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提出并讨论了作为新型高速率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原料嵌钾的KKC8的制备和特性。它比传统的石墨负电极优越性在于电化学反应过程快和正极材料的选择性更广。  相似文献   

2.
雷津  邓磊 《船电技术》2016,36(9):57-60
铅酸电池作为储能电池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广泛应用于舰艇上,铅酸电池的可靠性在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但其能量和功率密度低、析氢等固有缺陷致使储能电池的发展受到局限。近年,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使储能电池性能得到显著提升,但其集成和应用存在着安全性的严重挑战。Thyssen Krupp船舶系统公司研制出适用于潜艇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系统集成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克服了安全性问题,使艇用电池性能提高,能满足更强作战力的潜艇需求。相比传统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容量提升30%,放电倍率提升2倍,另外,锂离子电池可免维护,提高了运行灵活性。本文采用实例对锂离子电池技术在潜艇上的发展与集成进行介绍,总结了艇用锂电池的必要性和应用难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技术特点分析归纳,结合其装艇适用性方面所遇到的组合特性、能量适配性以及成组电池安全性问题开展分析,利用离线仿真、半实物仿真的技术手段进行了探讨.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考虑,对潜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各种组成结构进行仿真建模分析,提出了潜艇总体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块的组合特性要求.搭建了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编制模型程序对锂离子单体动力电池采用与实际使用环境一致的恒功率放电模式进行缩比测试,得到了恒功率放电特性曲线,科学评判了其能量适配性.同时从潜艇安全性设计的角度考虑,提出了总体对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块的容量设计准则,并对潜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安全措施设置提出了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锂离子电池的试验、特性测试和评估要求,设计了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包的组成、结构;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组成,详细叙述了锂离子电池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通信设计、软件设计及实现。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传喜 《船电技术》2009,29(4):50-53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特点着手,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研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电池设计、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和电池使用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电池安全性的各种因素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研究是锂离子电池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表面包覆改性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的方法和材料,并对未来表面包覆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船舶电力推进等领域前景十分广阔。然而锂离子电池大规模成组使用时,热问题凸显,制约了锂离子电池在上述领域的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组冷却技术能保证电池组在安全温度范围内运行,是保障锂离子电池成组后性能发挥与安全工作的关键技术。该文将当前锂离子电池组冷却技术分为风冷、水冷、新型冷却技术和耦合冷却,并分别概述了每种冷却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结构改进。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船舶电池的故障情况,对宽温型锂离子电池在船舶智慧交通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在船舶智慧交通中应用宽温型锂离子电池,并对宽温型锂离子电荷状态估计。在此基础上,对船舶中宽温型锂离子电池电压均衡进行处理,以此完成宽温型锂离子电池在船舶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船舶智慧交通中应用宽温型锂离子电池后大大减少了电池维护时间,并减少了故障发生次数,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节贵  程冰冰  盘毅 《船电技术》2017,(10):41-45,67
随着能耗的增加和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锂离子电池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存储无法避免,因此存储性能是锂离子电池很重要的性能指标,甚至成为制约电池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锂离子电池的存储性能着手,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两个方面综述了存储性能衰退机理,并且阐述了通过在电解液加入添加剂以改善电池存储性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方明 《船电技术》2011,(11):16-18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是其固有特性,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及其添加剂、电池的结构以及制备工艺条件都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电极、电池结构、电池使用、成组技术安全性设计可提高锂离子电池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