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高含泥量的粉细砂地基中,强夯法的处理效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水力冲填砂土地基和天然砂土地基中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也不同。结合具体工程研究水力冲填粉细砂的工程性质,进行5 MN·m能量的强夯试验性施工,对全场地强夯后的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载荷板试验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强夯法适用于平均含泥量为22.7%的水力冲填粉细砂地基,5 MN·m能量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约为11 m,大于规范JGJ 120—2012建议的8.0~8.5 m。强夯后的粉细砂地基满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低于150 kPa、压缩模量不低于10 MPa的要求,并达到7度抗震设防烈度的抗液化标准。当砂性冲填土上部覆盖薄层黏性冲填土时,采用夯坑内回填砂的方法减小上覆软弱层对处理效果的不利影响。在高含泥量的水力冲填粉细砂中进行强夯加固效果良好,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取0.49。  相似文献   

2.
通过漳州港^#4、^#5泊位后方堆场强夯加固地基效果的实例分析,探讨强夯法应用于沿海回填陆域进行加固地基的适用性,强夯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强夯中试夯对地基加固效果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魏斌  戎建国 《中国水运》2007,5(8):81-83
基于应力波的传播理论,对强夯法加固回填土地基机理进行分析,绘制出强夯法加固模式图;讨论了强夯技术参数的选取对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证明强夯法加固地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强夯具有加固效果好、工效快、造价低等优点。对采用强夯加固施工且面积较大的工程项目,应进行强夯试验施工,以调整和确定强夯的技术参数,为大面积强夯提供指导。本文通过海沧港区4~6号泊位陆域回填的试夯施工.对强夯法加固地基试夯施工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针对孟加拉国某港口工程海陆交互相复杂互层地基加固中遇到的地层特性复杂、加固效果难以预测以及软黏土和粉细砂互层土场地地震液化的问题,结合场地地质条件、使用功能、工程特点等,对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在该场地条件下的加固效果展开研究。依托项目试验区块,通过对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的对比分析和沉降-时程曲线、孔隙水压力-时程消散曲线等的研究,得到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加固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原状土和吹填土的加固效果。研究表明,插板预压联合降水强夯法对于复杂互层土上吹填砂场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加固效果可满足设计承载力和工后沉降控制要求,该法对于减轻砂土层的液化具有一定的作用。研究成果对于南亚地区复杂互层土吹填场地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强夯法加固地基因其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以及经济易行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调查研究,较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强夯加固机理、有效加固深度、振动影响范围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各种加固机理的适用性和有效加固深度预测的合理性。此外,还介绍了强夯联合其他地基处理技术的进展,分析预测了强夯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塑料排水板联合强夯加固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峰  廖志强 《中国水运》2006,4(11):68-70
介绍了塑料排水板联合强夯加固法的加固机理以及处理后的效果,与真空井点加强夯加固法进行了简要对比,并根据东莞南玻绿色能源产业园生活区工程的地基处理监测数据结果,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估,阐明该法在工程中的适用性,为实际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春  马永峰 《水运工程》2016,(11):167-173
依托沿海地区某大型工程地基处理实践,开展无填料振冲和强夯法加固地基的现场试验对比。施工结束后,采用孔隙水压力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平板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取得相关试验数据。对孔隙水压力变化、地基的承载性能及砂土液化处理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无填料振冲处理效果差,本场地地质条件下不适宜采用该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使用强夯法对地基处理后土体工程特性有了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液化可能性得到消除;场地中分布的软土夹层对强夯加固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夯后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有所减小;5 000 kN·m能级强夯加固深度约为10 m。  相似文献   

9.
李莉  吴峰 《水运工程》2017,(9):186-191
真空降水结合强夯方法在港口吹填土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潍坊港岸滩整治软基处理工程,开展真空降水深度、土体渗透性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合理布置深浅管时,即使土体渗透性变幅较大,对于真空排水及强夯的作用效果影响较小;当降水深度达3 m左右时,强夯及真空排水联合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低能量强夯法在港口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勇 《水运工程》2004,(5):35-40
结合上海外高桥四期工程地基加固,对井点降水联合低能量强夯法在吹填细砂和下卧扰动软土层双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提出了大面积加固时的施工工艺。试验结果和工程实际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强夯新工艺对饱和软粘土地基加固处理的适用性,并从工艺角度进一步完善了该套工艺的技术参数内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细颗粒泥沙絮凝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河口泥沙絮凝研究工作中有关絮凝机理、絮凝特性、影响河口细颗粒泥沙絮凝的若干因子。一般研究表明,泥沙颗粒越细,絮凝现象就越明显。絮团的沉降速度主要取决于絮团密度和絮团大小。水流一方面能加强细颗粒泥沙的相互碰撞,促进絮凝作用的发生,另一方面水流又具有剪切破坏作用,因此水流对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表现为在低流速时的促进絮凝作用和高流速时的阻滞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neural network (NN) controller for fine trajectory tracking of surface vessels with uncertain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Regarding to the new demands for fine trajectory tracking, especially to the requirement of high-accuracy tracking in limited working space, the proposed NN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contain a tracking error control component and a velocity error control component, aiming to converge both types of error to zero, separately. It utilizes radial basis functions to approximate a vessel’s unknown nonlinear dynamics. Therefore, there is no need of any explicit knowledge of the vessel. The online learning ability is obtained during the stability analysis using the backstepping technique and the Lyapunov theory. Theoretical results guarantee both the convergence of tracking error and velocity error and the boundedness of NN update. Through simulation and tracking performance study based on the CyberShip II model,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is verified effective in fine trajectory tracking.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根据实测的冲刷率和床面切应力来分析细颗粒黏性原状土的冲刷特性,考虑水压力的大小和临界起动状态的不同对冲刷率源项公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压力下,粉沙和细沙的冲刷率都与相对剩余切应力成相同的指数关系,中值粒径较小的粉沙的能量指数取0.5,细沙的能量指数取1。以普遍连续起动为起动状态的冲刷系数较以少量起动状态作为起动状态要略大,能量指数要略大。此外,粉沙的冲刷系数为(0.8~9.8)×10~(-2)kg·m~2·s~(-1),细沙的冲刷系数为(0.2~5.5)×10~(-2)kg·m~2·s~(-1),细沙的抗冲性能要略强于粉沙。  相似文献   

14.
由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设计的精益求精要求,该项目地质勘察严格采用国际标准实施精细化地质勘察,以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项目所在区域的岩土物理力学特性。借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精细化地质勘察成功经验探讨如何进行高素质管理人员全员管理、全过程控制管理及全方位协调保障的精细化地质勘察管理,以满足高标准项目的进度及质量要求,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钱塘江河口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剑  陈刚  熊绍隆 《水道港口》2010,31(5):347-351
采用泥沙水槽试验研究了钱塘江河口不同粒径的泥沙起动流速。针对室内水槽试验水深条件的局限性,提出了以实测含沙量过程线拐点附近相应的垂线平均流速为泥沙起动流速的方法,得到了水深范围介于0.15~13.6m、中值粒径介于0.002~0.07mm的泥沙起动流速。张瑞瑾、窦国仁公式与沙玉清泥沙起动公式对比结果表明,各公式对于浅水深的水槽试验值均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而对于大水深起动流速均明显偏大。以张瑞瑾公式为基础,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修正有关系数,建立了适合于钱塘江河口细颗粒泥沙的起动流速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6.
波浪作用下粉沙质底沙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利用山东潍坊现场沙(d_(50)≈0.0813mm),通过水槽试验研究了波浪作用下粉沙质底沙的运动特性、床面形态、起动特点及输沙规律等,为分析研究粉沙质海岸的泥沙问题提供了基本数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条子泥表层滩地土极易受水流影响而起动,导致堤坡脚塌陷,需要进行保护,而合适的保护方法与泥沙起动流速有关。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得到了条子泥表层粉细砂不同水深下的起动流速,与当前使用较多的起动流速计算公式,包括张瑞瑾、窦国仁、唐存本等公式,进行比较。给出了条子泥表层粉细砂起动流速计算公式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行桩基规范缺少极密实粉细砂层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规定。结合某海港工程钢管桩基静载及高应变检测,探讨大直径钢管桩在极密实粉细砂层中的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高应变检测结果显示,极密实粉细砂层单位面积桩侧阻力范围为93~120. 01 k Pa,平均值为106. 6 kPa,1 500 mm钢管桩桩端阻力范围6. 742~6. 845 MN,平均值6. 780 MN。针对国内外规范对桩基承载力的估算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建议极密实粉细砂层桩侧阻力值取90~120 kPa,桩端阻力值取8~12 MPa。  相似文献   

19.
王立军  李玮 《中国水运》2006,4(8):49-50
对成本精细管理依据的理论进行简介,对目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做了对策研究,同时提出了推行成本精细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雾喷射技术冷却舰船烟囱能够有效降低舰船红外辐射强度,对于提高舰船海上生存能力有重要意义。由于水滴蒸发和气流浮升作用相互影响,细水雾和热烟气在烟囱表面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多相湍流流动。建立水雾在烟囱壁面空间中的蒸发和运动方程,应用多相湍流大涡模拟方法对舰船烟囱壁面空间的热烟气-水雾流动进行建模与数值仿真,分析烟囱壁面热气流浮升作用对水滴到达壁面能力和蒸发过程的影响,以及水滴直径与流量对烟囱壁面区域内热烟气下沉区域大小和流场分布参数的影响,得到水流量和水滴直径与烟囱壁面冷却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舰船烟囱或其他热固表面冷却方案的选择和优化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