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方案设计,要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体"的设计思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和系统的交通组织方案,尽可能降低改扩建工程对老路交通的干扰,发挥老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社会影响。笔者以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介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交通组织方案,对于改扩建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边坡路段原位改扩建将对采用"边通车边施工"方式的高速公路运营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改扩建方案和交通组织方式值得探索。结合杭金衢高速公路郑家坞至后宅连续高边坡路段的改扩建方案对利用新线扩容和老路拓宽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老路保通方案设计,是山区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施工现场保通关系到施工能否正常进行。通过分析国道317线汶川至马尔康公路改建施工过程中影响保通的因素,提出本项目保通方案有过境交通流保员,区间交通流保通,工点保通,并提出了各方案的保通措施,遵循了保障安全和影响最小这一原则,达到尽可能降低改扩建工程对老路交通的干扰,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充分发挥老路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转换段交通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平 《中外公路》2015,(1):314-318
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时,应根据不同路段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改扩建方式,因此常采用混合加宽的方式,即转换段加宽。转换段施工交通组织较单纯的单侧加宽、双侧加宽更为复杂。该文阐述了转换段加宽特点,并分析了转换段加宽施工组织、交通组织原则,在此基础上,以洛三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设计了转换段施工组织及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加宽方案,宜分则分,宜合则和;针对原路事故黑点,改善平纵线形,尽可能降低改扩建工程对老路交通的干扰,发挥老路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社会影响。本文以洛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渑池服务区至义马互通段为例,通过该段高速公路加宽改造的路线方案研究,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早期建造的高速公路逐步进入路面大修、改扩建时期,施工占据道路使得车辆运行环境更加复杂,不仅奖励了路段的同行能力,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本文将交通仿真技术引入公路改扩建交通系统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文中简述了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并以仿真软件Trans Modeler建立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仿真模型,分析研究京港澳高速扩建施工中的较适合的交通组织方案。实现了施工组织的优化,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改扩建工程对老路交通产生的影响。文中根据京港澳高速(漯河段)交通特点,采用"路基和路面下面层施工双侧同时拼接,中面层和上面层同宽度半幅分车道施工,行车不分流"的设计方案,保证全线全时段双向4车道通行,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老路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汪超 《公路》2012,(2):27-32
高速公路改扩建必然会造成公路通行条件改变.结合佛开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方案,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提出与其相适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道路施工对交通流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结合国道307、207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天花池路段,根据山区地形,按照"绿色交通、品质工程"和"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对典型路段的公路改扩建路线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比选分析,选择最佳改扩建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山区2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时,充分利用老路是节约工程投资的有效途径,故如何利用老路是方案设计中需重点考虑的内容。针对山区老路的特性,将其划分为几种基本路段,并根据各路段的特点,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运行速度等控制因素对路线方案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速公路交通量的日益增加,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而改扩建势必造成公路通行条件的改变,该文结合桂柳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方案,针对不同的分项工程,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及技术方案,以减小道路施工对交通流的干扰,为扩建工程顺利完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对沿线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对喀喇昆仑公路典型施工路段路侧地袁径流和冰川融水支流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并对K754+ 400~K788+ 000路段内公路弃渣对河道压缩情况进行了现场勘测.结果表明: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施工对沿线地表径流中悬移质浓度、离子浓度影响很小,沿线地表径流也未受到石油类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影响,局部路段路侧径流中悬移质浓度的迅速增加与汇入的冰川融水支流水质特征有显著关系.改扩建工程部分路段施工弃渣对路侧河漫滩地(老路路界至水体距离)产生了一定的挤压和占用,占用比例在12%~100%不等,但尚未对河道过水断面形成挤占.最后针对公路与河道的典型位置关系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根据柳(州)-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现状,结合其两侧直接拼接为主、局部单侧拼接或分离拼接为辅的扩建方案,通过分析几种可行的两车道、三车道、四车道保通方案的优缺点、使用条件及对交通的影响,对改扩建工程保通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老路路面双向四车道通行的保通方案较适合柳南改扩建工程现状。  相似文献   

14.
干线公路往往是其所在地区的唯一道路,一旦实施改扩建工程,将对所在区域交通出行带来重大影响,而针对干线公路改扩建期间的交通组织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河北省某二级公路升级改造为例,针对干线公路升级改造中的一些关键点段存在的标准规范未涉及的特殊情况,如便道通行、过街天桥施工、施工期间沿线厂矿进出口交通组织等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本文旨在分享一些具体经验,与同行共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早期建设的公路因交通量急剧增长而不得不进行改扩建,但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对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往往有很大影响。保持高速公路本身的正常安全运营是改扩建工程的前提条件,也是改扩建工程设计中所必须考虑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清连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的分析探讨,提出了各种交通组织方案,为今后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孙丹  杨军超  李星  吴善根 《公路》2022,(5):75-81
在保证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为最大程度降低对改扩建公路及周边区域交通的影响,以高速公路“四改八”工程为例,对改扩建施工期较复杂的互通式立交的交通组织进行了研究。在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对高速公路改扩建互通式立交施工期保通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改扩建施工期分流和保通两种交通组织模式进行了方案研究。分流方案以深圳市某条高速公路改扩建为例进行说明;保通设计研究为便于说明和理解,以单喇叭互通式立交为例,针对不同施工类型的互通式立交施工期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分类归纳,重点对互通跨线桥和匝道端部施工时需配套的交通保通设计进行研究。相关思路、具体案例可为国内类似项目的交通组织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连霍高速公路(G30)乌鲁木齐至奎屯段改扩建项目采用"边施工,边通车"的改扩建方案。该改扩建方案在新疆公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其设计难点和重点集中在以下3方面:1)对既有道路现状的评价;2)新老路基、路面及桥梁拼接;3)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题分析,其成果将为今后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项目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阶段施工与车辆以及与民众交通出行的矛盾,以神宜公路为例,从交通组织方案设计入手,对"全封闭施工"、"半幅施工半幅通车"、"分时段限制车辆通行"、"分时段封闭施工"4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多方共赢的最佳方案以及交通保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岩溶地区扩建公路路堑爆破对行车的干扰,确保公路在扩建期间具备安全行车的条件。本文以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通过对路线所经区域岩溶特征的调查及其对爆破影响的分析,开展了扩建公路路堑爆破技术研究,并提出了边施工边通车条件下扩建公路路堑爆破+防护+交通组织的系统实施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段采用多循环、中深孔、浅眼松动和隔墙拉槽等控制爆破为主的爆破扩堑方案,同时辅以弹性与刚性相结合的爆破点、边坡平台及老路路面三级临时防护体系,临时封闭交通时间宜控制在15~30min。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量及交通荷载得到快速增长,早期修建的公路出现交通拥挤,路面大面积破损的情况,许多等级公路渐渐进入改扩建阶段。其中低等级公路由于道路初期建设标准较低,道路病害严重,其改扩建设计更为复杂。现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对老路进行平面拟合设计和误差分析,为低等级公路水泥路面的改扩建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