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我国正式批准加入海事劳工公约8月29日,经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我国正式批准加入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公约批准书递交国际劳工局登记之日起一年后,公约将对我国正式生效。公约规定了海员最低从业要求、就业条件、船上生活设施标准、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等内容,明确了海员权利和成员国义务。我国批准加入公约,将有利于加强海员权益维护,促进我国海运业健康发展。目前,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  相似文献   

2.
葛春凤 《珠江水运》2012,(15):16-18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保障船员"体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公约的生效将对我国海员及海运业产生深远的影响。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2006))旨在改善海员工作和生活,全面保障海员权益,全面倡导海员体面劳动。日前,随着俄罗斯和菲律宾的批约,标志着该条约至少获得30  相似文献   

3.
海事消息     
《水上消防》2013,(5):42-43
《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开始生效8月20日,《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LC 2006公约)正式生效。该公约是在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框架下经政府、船东和海员三方取得共识后缔结的一部综合性海事劳工条约。公约将海员权益纳入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利于实现海员在船上的体面工作和生活。据悉,公约2006年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获高票通过。按照规定,公约在合计占世界船舶总吨位33%的至少30个成员国批准书登记之日12个月后生效。作为MLC 2006公约的发起国之一,我国政府在公约的制定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正>《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作为保障海员利益的"权威法典",对于海员的权利和成员国的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批约后,我国的海员权益将纳入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利于实现海员在船上体面工作和生活。然而,从我国批准正式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到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这条履约之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两部联手协商合作共履责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船员处于洪江介绍:我国批准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决定。11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吴海龙大使向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盖·莱德递交了中国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外交文书,标志着我国政府完成了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程序。根据公约规定,《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将于2016年11月12日对我国正式生效。该公约的批准将对我国海员群体、整个航运界  相似文献   

6.
国际劳工组织(ILO)于2006年2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94届大会暨第十届海事大会,以绝对多数票通过《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为全球超过150万海员提供各种权利和保护,致力于保证海员的体面工作和保证船东在公平竞争中的经济利益。《公约》于2013年8月20日起正式生效实施,对我国船公司的船员管理运作、船员的福利待遇、船员职业安全与健康、船员招幕与安置、船舶设计与建造等诸方面带来一系列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履约之路     
<正>2015年11月12日,我国政府正式向国际劳工组织递交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批准文书,完成了我国政府批约环节的登记注册工作,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的认可,这也标志2016年11月12日该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是在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框架下经政府、船东和海员三方取得共识后缔结的一部综合性海事劳工条约,生效后将会对国际航运业,尤其是对保护海员权益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200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94届国际劳工(海事)大会审议并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生效后将有助于海员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体面就业的权利和体面的社会地位。国际海事界普遍认为,这项影响全球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09,32(11):30-31
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海事)大会审议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目前这个公约还在各国审议批准之中。国际海事界普遍认为,海事劳工公约的通过,在世界劳工史和海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对海事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构成今后全球质量航运(Quality Shipping)的重要内容。这项被称为全球120万海员的“权利法案”,将与国际海事组织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一起,构成世界海事法规体系的四大支柱。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国际劳工组织(ILO)在日内瓦召开了第94届国际劳工(海事)大会,最终通过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为日益全球化的海运产业制定了统一的海员社会和劳动保护国际标准。中国政府、船东与海员工会全程参与公约内容的制定与推动工作,使之体现了中国利益,为中国赢得更多话语权。近日,本刊专题采访了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主席吴子恒先生。  相似文献   

11.
背景情况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国际上就有了诸如《1920年(海上)最低年龄公约(第7号)《、1920年(海难)失业赔偿公约》(第8号)、《1920年海员安置公约》(第9号)《、1921年(海上)未成年人体检公约》(第16号)、《1926年海员协议条款公约》(第22号)、《1926年海员遣返公约》(第23号)等国际公约。据统计,迄今为止,国际劳工组织保存的国际公约已达近200个,其中与船员或航运有关的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就有45个。这些公约的规定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其基本原则仍然适用。为了体现现有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和建议书中的所有最新标准以及其他国际劳工公约,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8月29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加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这部被称为海员"人权法典"的公约,在全球生效2年后,正式在中国落地,涵盖国家达到66个。我们采访了广东海事局船员处副处长毛洪鑫,请一直从事船员履约工作的他对公约进行一番专业的解读。珠江水运:请您简单介绍《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主要情况?毛洪鑫:公约涵盖了海员在船上工作和生活的各项权利,包括就业和工作条件、遣返、职业安全与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膳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海员的基本权利,促进海员体面工作,提高海员职业的吸引力,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组织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在整合以前39项海事公约和29项建议书最新标准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国际统一海员保护规范——《海事劳工公约2006》(MLC2006).公约生效条件为"合计占世界船舶总吨位33%的至少30个成员国的批准书已经登记之日12个月后生效",该公约将与《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和《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一起构成世界海事法规体系的四大支柱,在世界劳工史和海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编者寄语     
正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13年8月20日生效,至此,《公约》将对一年前签署该《公约》的船旗国生效。自2001年以来,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国际劳工组织(ILO)整合并修订了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的现有ILO 60多个公约及建议书,形成了一本综合海事劳工公约,并于2006年2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了第94届大会暨第十届海事大会上以314票赞成、0票反  相似文献   

15.
2016年2月8日至10日,国际劳工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总部,召开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专门三方委员会第2次会议。会议由Naim Nazha先生(加拿大)担任会议主席,70个成员国政府、船东组织、海员组织的代表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应邀参加了会议,我国代表团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涉及《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导则B4.3和标准A5.1.3的修正案,明确了针对保护海员不受  相似文献   

16.
8月20日,《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LC2006公约)正式生效。该公约是在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框架下经政府、船东和海员三方取得共识后缔结的一部综合性海事劳工条约。公约将海员权益纳入统一的国际标准,有利于实现海员在船上的体面工作和生活。该公约被称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和国际海事公约体系的“第四支柱”,分别对“海员上船工作的最低要求”、“就业条件”、“起居舱室、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服务”、“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障”、“遵守与执行”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规定。这些规定有效地统一了全球海员权益的保障标准,并为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适用和执行提供了现实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0前言2006年2月23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94届大会暨第十届海事大会上通过了一项旨在全面保障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的综合性《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2006)。公约对海员的工作条件、健康、安全、最低工作年龄、招聘录用、工作时间、船上居住条件等制定了国际统一标准,并规定:至少有30个国际劳工组织会员国,且其所属商船合计总吨位占世界商船总吨位33%以上,交存批准文件之日起12个月后该公约将开始生效。  相似文献   

18.
文中结合对《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和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研究,探索将世界航运大国对海员个人所得税减免的政策纳入国际公约,通过修订公约的方式,加快对我国海员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新政的出台,保障海员的权益,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明华 《航海》2014,(1):12-13
被称为“航运业第四大公约”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劳工公约》)自2013年8月20日正式生效以来,目前已有超过50个国家批准并加入了这一公约,其船舶总吨位占全球船舶的75%以上。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至今尚未批准加入。“这一公约在我国国内适用的立法转化是不彻底、不完整的,与我国船队规模居世界第四位,拥有海员近65万人的现状,乃至建设海运强国的目标是不相一致的。”近日,来自海事院校、海员工会、船员外派和海事仲裁机构的专家学者、律师和企业高管在“香港旗海员劳动法规研讨会”上大声疾呼,海员权益保护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力图实现的目标,我国应尽快批准并加入公约,完整、善意地承担国际责任,确立国际公约在我国国内适用的宪法性依据,在海事审判中依法优先适用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20.
《海事劳工公约》在2006年通过以后,国际劳工组织开展了推进公约实施的五年计划,并广泛地进行了宣传推进,加速了对公约实施的进程,在2012年8月20日公约已经达到了生效条件,并在2013年8月20日生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生效对国际海运界和海员队伍的发展环境、切实保障海员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