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典型地铁折返车站的运营方式、折返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结合北京地铁9号线先期开通运营的特点,对终点折返站郭公庄站和站北京西站的临时折返方案布置图以及作业流程、折返进路、时间参数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其折返能力,为北京地铁9号线先期开通区段的正常运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站"W"型折返线为北京地铁9号线列车故障救援困难点。结合北京西站"W"型折返线的信号系统和线路特点,分析其行车组织方式和折返能力,并在保证最大限度地维持区段运营的情况下,提出列车故障情况下的列车救援方案和行车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3.
2011年底北京将有3条地铁新线开通,北京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到372km,日均客流量预计将突破7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3条地铁新线开通后可惠及沿线的近百万居民,使他们的出行获得极大便利。另据新华社报道,北京西站有望在2011年底通地铁。北京地铁9号线南段从郭公庄站至北京西站站,共9站,全长10.8km,目前正加紧空载试运行。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铁9号线北段工程概况北京地铁9号线北段自北京西站向北.沿途设军事博物馆站(与1号线换乘)、白堆子站(与未来3号线换乘)、白石桥南站(与6号线换乘,同步开通),国家图书  相似文献   

5.
结合深圳地铁14号线岗厦北站周边规划、客流预测、地下建构筑物及关联线路等因素,对14号线续延及11号线东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在保证14号线站后折返、故障停车及与11号线过轨运营、停车场共享等功能需求前提下,本着过渡期间减少站改废弃、不阻断列车运营、不大幅提升工程投资的设计理念,提出岗厦北站预留接口设计方案:(1)在岗厦北站站台西侧150 m折返线处预置平面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同时预置坡度为29‰纵向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以满足延伸线下穿11号右线净距要求,利用混凝土填充层过渡底板与故障停车线2‰的坡度变化;(2)在岗厦北站站台东侧300 m处预置平面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利用各比选方案共线段落作为万能接口,增加11号线东延方案路由弹性。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铁6号线终点站折返线方案综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提高地铁终点站折返线的折返能力,文章以天津地铁6号线双港车辆段站的折返线方案为例,通过对天津地铁已建成和在建地铁终点站折返线的设置型式进行优缺点分析,经过技术方案比选和折返能力的计算,最终确定天津地铁6号线双港车辆段站折返线的设置型式。研究结论:终点站站后折返线的设置应根据规划地形条件,以工程难易程度、折返能力、运营灵活性、客运业务组织、运营灵活性、远期路网发展等因素为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合理的折返方案。  相似文献   

7.
天津地铁5、6号线均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外部填充线。根据建设规划(初、近、远期分别为2016、2023、2038年),初期5号线从体育中心站开始与6号线共线运营至终点李七庄站,近期若运输能力富余,也可以考虑共线运营,远期两线分开运营。对5、6号线的共线运营段即体育中心站—李七庄站进行能力适应性分析。首先介绍5、6号线的编组方案、行车计划、运行交路等;其次检算5、6号线共用的小交路折返站即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需要,分别计算了两种情况下的列车最小出发间隔时间;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体育中心站的折返能力不能满足要求,从近期开始5、6号线已经不能共线运营,两线应分开运营。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系统中,列车在折返区域的追踪间隔是单条线路提升运力的瓶颈.分析北京地铁5号线折返追踪间隔,以实现“列车2 min运行间隔”的目标.首先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分析5号线列车在折返区域中的进站追踪能力、折返追踪能力和出站追踪能力,进而计算列车在折返区域的最小运行间隔;其次,基于列车运行图编制理论提出通过缩短列车站停时分、出入库时分、转台时分来减小列车折返追踪间隔的方法;最后,结合北京地铁实际的运营管理经验,从系统设计角度提出缩短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折返追踪间隔的技术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列车在车站的折返能力,是决定系统能否实现最大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地铁6号线远期最大通过能力为30对/h,列车采用B型车8辆编组,列车长度160 m。起点五路居站受车站站位工程条件的限制,在站前设交叉渡线,列车通过站前交叉渡线折返。为了保证五路居站的折返能力,对站前交叉渡线采用12号道岔和常规9号道岔两种方案,从折返能力、工程规模、检修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给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就北京地铁九号线郭公庄站卵石地层钻孔灌注桩旋挖钻施工的施工工艺、方法进行些介绍。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站前折返能力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站前折返一般应用在两条线路呈T型交叉的车站。通过对站前折返车站的运营方式、折返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影响站前折返能力的原因,提出提高站前折返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纠正目前折返能力计算所存在的计算误区。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仿真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运行仿真基于节点导纳矩阵方程的迭代求解,采用了LU三角分解法。运用BorlandC Builder6.0编制了仿真程序,并结合北京地铁1号线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西涧河站为太原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终点站,站后未设置停车场,车站配线须满足初期折返和夜间停车。线路受现状地面纵坡、建(构)筑物、交通疏解、地震液化等因素控制,边界条件复杂。从矿机—西涧河三站两区间入手,对满足运营需求的多个备选方案,从运营组织、工程规模、交通疏解、工程风险等多方面分析比较,最终确定矿机站、小商品市场站分别为地下二层、三层岛式车站,西涧河站为地下二层一岛一侧车站的综合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分析影响北京地铁运量的因素,选取城市轨道交通内部生产、人口因素、乘客收入因素和交通因素等作为运量预测的关键要素,应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NN,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对未来几年内北京地铁运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发现B-P神经网络对地铁客运量的预测较为适用,可为北京地铁运营规划提供决...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铁运营的特点及国家地铁建设法规及运营标准的要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构建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弥补现有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方法的不足,建立以可拓法为核心的地铁运营安全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并以北京地铁某线路为实例,确定该线路及其运营子系统的风险等级.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预防地铁运营事故的有关对策,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有较好的适用性.该项工作可为我国地铁运营安全评价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明北京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的目标及其特点,认为北京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必须采用超前预防型的管理模式,谋求全过程降低整体风险的本质安全,深化"治、控、救"管理体系.详细阐述北京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风险源辨识及其风险管理、运营过程的安全控制以及建立新型抢险救援模式、防恐处突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更好地针对地铁网络化运营的特点,分析地铁网络安全的管理方向,选取 2009、2012、2015 和2019 年 4 个时间节点,运用 Space-L 方法构建北京地铁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对比分析地铁站点与线路加入所产生的变化情况。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相关概念,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提出了 6 个评价指标,从而定量分析地铁网络建设对网络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铁在网络结构上的变化不大,并且从站点的比例来看,北京地铁网络中的功能特性仍然集中在少数站点。然而由于网络规模的迅速扩大,这部分站点的绝对数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因此北京地铁的网络化管理需要从关注重点站点向网络化、系统化过渡。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地铁各种换乘车站进行分析,着重从换乘形式、运营管理、开通时序等角度,对换乘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方案进行阐述;借鉴上海、广州的调研结果,通过对北京地铁实际工程方案的对比,得出适合北京地铁换乘车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资源共享的最优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地铁列车精确定位是地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地铁信号控制系统(ATP/ATO)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准确、及时、可靠的获取列车位置信息,是地铁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也是发挥效率,提高运能的前提.介绍跟列车定位密切相关的设备——信标,以及在北京地铁13号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广州地铁6号线的客运量和满载率情况,从交路匹配、客运需求等角度分别构建了以大交路开行为基础和以小交路开行为基础的列车交路优化方案。经分析得到了折返点位置选取、折返时间、行车间隔、运转周期等两组行车组织参数,为广州地铁6号线的行车组织提出改进建议,为地铁列车的合理开行和车辆配备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