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舰艇电磁兼容顶层设计思想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舰载电磁收发设备之间存在的电磁干扰问题,这些问题难于用传统的规范法和问题解决法解决,提出舰艇电磁兼容顶层设计思想,并介绍了电磁干扰预测、总体电磁兼容优化设计和全舰电磁兼容管理设计等舰艇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海军舰艇通信的特点,综述我国海军舰艇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提出21世纪舰艇通信向综合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就强化通信电磁兼容设计与研究;加速对潜通信安全与可靠性的发展;发展舰艇通信对抗技术;软件无线电在舰艇通信中的应用等问题提出见解与看法。  相似文献   

3.
舰艇现代化改装是舰艇提升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改装过程中确保新老设备兼容工作、保持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至关重要.改换装工程受到经费、进度和设计受限等方面的制约,电磁兼容控制较在建舰艇更具难度.论文结合舰艇电磁兼容实践经验,综合平衡工程现状,提出了一种舰艇现代化改装电磁兼容控制策略和要点,实践证明,该控制策略在舰艇现代化改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国内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顶层设计与规划的现状和特点,阐述了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顶层设计与规划的重要意义,从树立电磁兼容顶层规划思想、建立电磁兼容顶层管理机制、加强舰艇装备电磁兼容顶层设计规划和电磁频谱使用顶层规划等方面探讨了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顶层设计与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管理系统的组成,分析各个模块的功能,研究编队电磁兼容系统的接口关系和工作流程,提出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管理系统初步构想,为研制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管理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舰艇电子设备高速发展.由于电磁干扰(EMI)引发的问题日益增多.通过简要分析电磁干扰对舰艇的危害,对舰艇电磁干扰抑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便于实现舰艇的总体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7.
薛坚 《船舶》2007,(2):50-52
对电磁兼容性的一般概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电磁兼容的三个因素,并对舰艇电磁兼容性设计提出了初步的思路,解决舰艇电磁干扰问题的最好办法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采取确当的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舰艇内电缆耦合及分类敷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艇典型系统不同的电缆传输信号特征、不同的电缆种类及不同的敷设方式等进行分析、试验,研究干扰源电缆与敏感信号电缆间的耦合效应,以期对舰艇电缆分类敷设设计提供依据,提高舰艇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管理控制措施,并根据不同的管控措施提出相应的评估模型.依据编队防空作战的使命任务,考虑编队电磁兼容问题的特殊性和防空作战效能评估的普适性,初步提出了基于电磁兼容管理控制的编队防空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结合AHP的指数合成模型评估基于电磁兼容管控的编队防空作战效能,给出了仿真算例,并得出了结论.对电磁兼容管控对舰艇编队作战效能的影响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用质谱仪作为舰艇舱室气体测量的主要设备,其电磁兼容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舰艇舱室环境检测的准确性,对艇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舰艇的作战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依据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从屏蔽和线缆敷设2个方面对船用质谱仪进行电磁兼容结构设计,使仪器满足GJB151B《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的相关规定,从而保证仪器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测量的准确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舰船电磁兼容设计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新技术、新装备的发展对现代舰船EMC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加快提升舰船电磁兼容仿真预测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并在完善电磁兼容考核评估方法的同时,大力发展专用的电磁兼容控制装备,才能主动应对新形势下舰船装备发展新趋势所提出的电磁兼容需求。  相似文献   

12.
交流电机驱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利  赵峰 《机电设备》2007,24(2):16-18
交流电机驱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设计是保证其可靠应用的重要因素.该文介绍了电动汽车用交流电机驱动控制器的电磁兼容设计,分别从控制电路和信号电缆、功率电路和驱动电路等方面入手,概述了电磁干扰的产生机制及电磁兼容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战场电磁环境日益复杂,舰船装备面临的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电磁兼容性标准是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舰船电磁兼容性的基础.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将电磁兼容性论证、设计和建造工作标准化和量化,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和满足舰船研制对电磁兼容的迫切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舰船电磁兼容性特点,按照提出的体系建立原则及方法,建立了舰船电磁兼容性标准体系,为舰船电磁兼容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现代舰船作战能力需求的大幅提高,舰载电力电子设备配置方案日趋复杂,舰船隐身性、集成性与电磁兼容性(EMC)成为论证和设计的焦点,EMC论证和设计迫切需要向数字化、精确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出了舰船EMC数字化设计方法,定义并阐述了EMC顶层量化预设计概念和内涵,提出了设备EMC指标设计和预检验方法以及EMC设计流程,并对进行EMC辅助设计的数字化平台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舰船EMC辅助量化设计平台"框架。该设计平台基于数字化预测的仿真系统,能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帮助论证和设计人员解决舰船EMC论证和设计中指标量化、方案优选和定量评价难题,将成为舰船实现EMC数字化论证和设计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舰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采用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发射接收对之间的响应,利用接收机、发射机等的数学模型,实例分析了某两部电子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对分析预测电子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GJB151A-97标准是我国现行的考核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性能的国家军用标准,现对该标准所规定的测试项目作了说明,阐述了军工电子设备的EMC特点和设计对策。以在军标EMC的各项测试中达标为目的,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设计经验。以某军工电子设备EMC设计为例,介绍了设计原则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气垫平台上装备了大量的电子、电气设备和大功率发射天线,同时,气垫平台的船体与一般舰船相比,在垫态航行时艇体与海水绝缘,电磁兼容十分特殊。天线之间的耦合是无线电系统间电磁干扰的主要传输途径,天线隔离度是分析天线间电磁干扰影响的关键指标,开展天线间隔离度分析对电磁干扰研究十分重要。针对气垫平台船体的特殊性和电磁兼容性特点,基于电磁仿真基本原理,建立了气垫平台电磁模型,采用电磁仿真方法分析计算了天线间隔离度,并分析了气垫平台与海平面连接和不连接时隔离度影响。通过实测进行了验证,为开展总体电磁兼容工程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面向现代海战的需要,世界各国海军都在加大力度,开发研制各型隐身舰船.射频综合系统是实现舰船隐身的必经之路,其中电磁兼容技术是关键技术.描述了舰船射频综合系统的典型布置和结构方式,针对其结构特点,对其电磁兼容特点和干扰形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舰船射频综合系统可能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和相应解决办法,论述了初步的电磁兼容设计和布置方法,为舰船射频综合系统布置的电磁兼容设计与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单舰存在的电磁兼容问题,研究了电磁兼容可能存在的解决途经。从设计阶段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到使用阶段的电磁频谱管理,提出舰艇电磁兼容性的相关解决途径,主要包括电子装备及船体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电磁兼容管理方式和流程,不同类型设备间的电磁频谱冲突调整方法,根据作战阶段和模式确定设备管理权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