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政策,开放了汽车市场,众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从此,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融入了世界。一方面,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跨国公司拥有技术的控制权,我国成了跨国公司在华的贴牌生产基地,让出了市场,却没有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致使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不清晰。这种现状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提出了要避免汽车产业陷入“产业资本金融化、民族资本边缘化、制造领域空心化、支柱产业附庸化”风险泥潭的忠告。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我国一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崛起,使我们看到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希望。通过这样的历程,显示出一个道理: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成就我国的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5,(6):23-25
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动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是随着整车制造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如图1所示,汽车零部件产业大致可以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是依靠原有基础的自主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主要以商用车零部件为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只能与规定的整车企业配套;市场需求的规模有限,产品制造与质量水平不高,基本上没有研发能力。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是依靠自主力量引进国外设备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以上海大众公司合资生产桑塔纳轿车为代表,开展了大规模的国产化替代工作,培养了一批中…  相似文献   

4.
一、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汽车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国还没有像样的轿车工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轿车工业,决定寻求国际合作。在“以市场换技术”的背景下,二十多年来,与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合作,在我国建立了一批汽车合资企业。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也都来华投资,  相似文献   

5.
我国客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国家重点改造,通过引进技术和中外合资,现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客车市场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大中型客车已经形成了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  相似文献   

6.
谈及我国微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日本铃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铃木汽车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国微型汽车工业的起步,得益于引进了铃木微型汽车的车型和技术。目前国内五大微型汽车巨头,有3家企业微型汽车的技术来源于铃木汽车公司。与国外汽车巨头刚刚进人中国汽车市场就在新闻媒体面前公布“豪言壮语”的发展战略不同,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并收获颇丰的铃木汽车公司却一直低调行事。  相似文献   

7.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实施本土化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跨国汽车公司先后来到中国进行技术合作或者合资合作,在我国境内生产汽车。而今,从我国汽车制造业以及整个汽车产业看,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市场的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产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中苏友好的结晶。1956年第1辆国产解放牌CA10型4t载货汽车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50多年的风风雨雨缔造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辉煌——从年产3万辆到产销几百万辆;从单一的载货汽车到拥有解放、红旗等自有品牌以及合作生产大众、奥迪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汽车制造业从长春发展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发展合资企业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如何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生存环境,如何面对强大的跨国公司,是摆在中国汽车行业面前的重要问题。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1我国汽车工业合资合作概况近年来,面对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全球汽车核心6 3跨国巨头蜂拥而至。目前,世界汽车产业排名前10位的汽车集团无一不在中国建有汽车整车合资企业。在中国有代表性的中外汽车合资企业见表1。此外,外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立体式停车设备的新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式停车设备是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而兴起的新兴行业,亚洲的停车设备技术起源于日本。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机械停车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韩国和台湾的机械停车设备技术是日本技术的派生。我国的停车设备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已经历了引进、发展、壮大的阶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占全国汽车总量近三分之一份额的微型汽车行业,逐渐形成了产品多元化的格局,微型汽车种类由单一品种向厢式客车、单双排货车方向发展,从而使微型汽车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微型汽车基本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尽管在一定的时期内,微型汽车受到了政策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其产销量增长率略低于全国汽车平均增长率,但微型汽车行业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的前三家微型汽车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行业的90%以上,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上海是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自行车二厂就生产了“乐达”牌电动自行车(当时用的是汽车电瓶),上海自行车四厂也曾于90年代初生产过“飞达”牌摩擦轮式电动自行车,但都因技术问题而未能持久。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国外向中国出口整车的力度将会加大,我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巨大压力,进口车将占领一部分国内市场巳成定论。但是,由于汽车关税是逐步减让的。配额限制的取消也非一日之一事,进口车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中国加入WTO后,由于中国国内的自身优势和跨国汽车公司本身的因素,跨国汽车公司将会“以本地化生产为主,而向中国出口整车为铺”,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通过合资合作,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车用柴油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过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其中493系列柴油机作为轻型商用汽车理想的动力机种,得到了尤为迅速的发展.我国493系列柴油机已有七八家企业生产的15个品种,其中以引进技术(合资)为主的,如北京内燃机集团、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四川汽车发动机公司等分别引进了日本五十铃的4JB1和4JA1柴油机技术,主要用于利用引进五十铃技术生产的轻型载货汽车、皮卡车、多功能车以及其他轻型客车、越野汽车等,还有南京汽车集团依维柯公司引进的依维柯SOFIM8140.61系列柴油机,主用于依维柯轻型汽车.  相似文献   

15.
《中华汽摩配》2005,(7):45-4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国有资本的摩托车企业开始和日本品牌展开合作。在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这种合资战略被套上一个美丽的、充满智慧的名称:市场换技术。  相似文献   

16.
古岩  敏高 《上海汽车》2005,(10):1-3
1基本思路1.1迎接三大机遇和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汽车业总体趋势可以概括为:技术大变革和产业大调整。一方面,面对汽车能源、环保、安全三大挑战,以节能和智能为基本特征的新一代汽车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面对能力过剩、利润降低、竞争加剧的挑战,全球汽车业兴起兼并重组浪潮,使世界汽车业更加集中化、全球化,对全行业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汽车制造业、公路基础设施和汽车消费市场均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产销量2004年超过500万辆(成为全球第四大生产国),2005年有望接近550万辆。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成长期。1…  相似文献   

17.
孙雪 《商用汽车》2005,(12):102-103
东风汽车公司与美国康明斯公司的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东风康明斯曾是新一代柴油发动机的标志之一,其业绩表现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成功投资的一种典范。在合资上自主创新1985年,东风汽车公司引进美国康明斯B系列柴油发动机进行许可证生产,在“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政策引导下  相似文献   

18.
汽车行业是中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未来10年、20年里,中国汽车业无疑将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加入WTO后,对中国汽车行业受到的影响或冲击要认真研究对策.回顾中国汽车发展史,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汽车最初的产品和生产线是从苏联引进的,到后来中国自主开发的一些产品主要是轻型车和越野车.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汽车产品以引进为主,技术来源已呈多元化趋势,在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上已有发展和提高.中国汽车产业最初的设想是,走引进产品技术、消化吸收、国产化和自主开发的路子,但实践证明,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而且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9.
胡安生 《汽车情报》2006,(15):14-19
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建立始于1953年,当时主要是依托一汽的建设,以及后来的二汽的建设,是为卡车的零部件作配套生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轿车工业的起步和发展,我国整车企业通过与跨国汽车集团(6+3)合资,引进国外技术生产轿车。同时,国际汽车大公司在国外的零部件原配套供货商,纷纷紧随整车公司一同进入中国,新建合资或独资企业,相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本土化的轿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零部件产业步入了成长期,为轿车配套使产业技术含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0.
雷达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就开始研究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探地雷达,并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将雷达技术用于公路无损检测.中国在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雷达技术在公路的建设和使用的各阶段中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