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主机厂不同车型平台,往往有匹配同一套动力总成的需求,因此,动力总成及其相关系统模块化及共用最大化的研究工作在整车开发中意义非凡。本文从动力总成及相关附件布置的一般步骤出发,以某两车型平台为例,介绍同一动力总成匹配在不同车型平台上的关注点及典型布置问题,为不同车型平台匹配同一动力总成布置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汽车出口量的不断增加,右舵车出口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以往右舵车型的开发是在左舵车型开发完成后再进行适应性更改,但由于缺少右舵车型的设计预留,因此右舵车型的重新开发部件(新开件)范围难以控制,导致开发费用增加,且踏板系统的舒适性较低。在左、右舵车型同步开发项目中,以减少新开件和提高人机舒适性为目标,研究多用途汽车(MPV)右舵车型车体架构件和踏板系统的布置,以期为今后的汽车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概念设计阶段电动汽车开发周期长等问题,基于隐式参数化方法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全参数化车身的平台化与模块化建模策略。首先将车身结构分解为上车体结构与下车体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对上下车体各自进行区域划分,定义各区域关键平台化衍生尺寸并进行基线总布置,形成平台化建模策略;然后基于平台化建模对下车体进行功能性模块划分,对上车体进行匹配性模块划分,分别进行参数化建模,形成模块化建模策略;最终建立了某款电动汽车车身的全参数化模型。结果表明,建模策略可实现不同车型的快速衍生,并且根据性能带宽规律,探究了轮距、轴距、车高、前端长度以及后端长度变化对刚度和模态性能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基于性能驱动的电动汽车车身与电池包的短周期开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本公司车型为例,介绍了一种平台化的下车体结构设计方法,阐述了实现本平台车型在长度、宽度以及高度变化过程中下车体通用化的方案,能够满足轿车、SUV以及平台车型长度,宽度以及高度的变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冲压单件专用料架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及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模块化料架的设计和开发方案.结果表明,模块化料架可在车型产量波动或者车型提前量产结束(EOP)时快速调整切换.通过在不同工厂及车型间的调剂使用,提高了料架循环利用率,降低了料架投入成本,节约了仓储场地.同时,模块化料架可缩短料架开发及制作时间,缓解了项目预批量阶段对料架的紧迫需求.模块化料架的设计和开发对汽车行业新型工位器具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是在某车型研发过程中,其后悬挂系统中后导向臂需在原有车型平台上进行借用优化,以降低研发费用及缩短开发周期。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其后导向臂拉杆支架强度不能满足现车型设计要求,需对其性能及可靠性进行Hyper Mesh分析强度模态校核与提升。文章是在现车型载荷下对后导向臂拉杆支架强度及模态进行校核并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国产轿车中,红旗、奥迪的市场保有量相当大。本文就红旗和奥迪100、200、2.2E等各种车型所共用的中央配电盒的内部结构及原理展开.主要说明各继电器端子、各熔断丝走向及背部各线柬端子的关联性,配电盒的内部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8.
汽车制造厂会根据市场需求对现有车型进行改进。改进车型的开发周期一般比较短,通过CAE模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本文以奇瑞公司某款车型的改进为例,介绍了针对汽车正面碰撞性能的设计,建立LS-DYNA的有限元模型模拟车辆正面碰撞刚性墙,优化车辆前部结构,将LS-DYNA运算输出的车体加速度作为MADYMO的输入条件,分析对比乘员保护效果,保证了原有安全气囊与改进后车型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车市发展,新生代家用车顾客对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前驱车型,后驱车传动链长、传动结构复杂,传动系零部件容易受扭矩波动激励产生共振,并传递给车体,引起车体零部件加振,导致车内噪声显著增加。为解决后桥共振引起的传动系统轰鸣问题,文章建立了后桥总成约束模态CAE分析模型,在车型设计前期计算出后桥总成约束模态及振型,匹配模态使后桥总成零部件约束模态避开传动系能量大的激励频率,显著降低车辆振动、提升整车内噪声学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X-431PRO是目前市面上比较普及的一款针对互联网应用而开发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新型汽车故障诊断设备,具有覆盖车型广、测试功能强大、特殊功能多及测试数据准确等诸多优点,其通过汽车诊断接口与移动智能终端的蓝牙进行通讯,可实现全车型、全系统的故障诊断。本文将介绍使用X-431PRO对2012款北京现代悦动1.6 L车型防盗钥匙进行匹配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论文是在某平台车型开发初期,制定整车管线路布置原则,进行各分组管线路的走向和空间布置,并同步考虑生产工艺,装配工艺及各管线路支架的通用化,提升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各大汽车企业对平台化开发、模块化开发和架构开发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快速匹配出市场需求的车型技术方案,在保证高可靠性的前提下迅速抢占市场成为车企的制胜法宝。本文引入特性谱的概念,首先展示在平台架构开发过程中搭建特性谱的意义,再对特性谱搭建的方法进行探究,最后以可靠性为例介绍特性谱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某增压发动机冷却系统布置原理及水套三维流阻边界,建立匹配该车型的冷却系统一维模型,进行典型工况下的分析,得到系统各支路流量分配情况,并进行冷却系统专项试验,验证仿真精度,评估仿真分析在冷却系统开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轮胎是车辆部件中唯一接触地面的部件,整车的经济性、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等都与轮胎有着密切的关系,选择最优轮胎匹配车型,达到整车各性能的最优化,是整车性能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从基准轮胎和基准车型的选择出发,探讨整车开发过程中的轮胎选型及各整车性能间平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工程零件清单(EPL)用于向公司的其他业务部门传递开发车辆的零件信息,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影响整个车辆开发过程。当前各EPL信息分散,数据不一致,共用件,专用件查询困难,因此提出构建跨平台车型EPL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外开式全景天窗车型匹配设计方法,通过匹配设计,在原天窗基础上成功开发出可搭载某车型的新天窗,并首次提出了外开式全景天窗车型匹配设计流程,对新产品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拉维那式行星排:结构紧凑但比较复杂。现在大部分欧款车型使用的大都是这种形式的行星排。其实拉维那式行星排也是由两个单排组成,其中的一个单排上多了一组行星轮。它的定义是两个单排中有两个自由太阳轮同时共用一个行星架、共用一个齿圈,而且齿圈还永远作为输出元件。图35为丰田威驰轿车U540E变速器动力传递简图。  相似文献   

18.
平台化共用被认为是控制成本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一般的平台化开发多针对动力总成、底盘、下车体等架构系统,而对于易被消费者感知的如仪表板等内饰系统,则鲜有平台化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一般来源于产品的差异化及成本,内饰系统平台化的难点正在于此。一方面不同车型的内饰系统需要通过差异化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一味的差异化并不利于企业控制成本。本文以仪表板系统为例,探索了一种平衡内饰系统差异化与成本的开发方法,将仪表板系统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阐述各区域的核心功能及关键边界,并将这些边界与平台架构开发中的布置要素进行了关联。从而建立了仪表板各区域与布置要素的关联,得出了在不同车型之间,当布置要素变化时,可以灵活实现不同程度平台化的开发策略,为企业实现差异化与成本的平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翼子板在车身上与前盖、侧围、前门、前保险杠、前照灯等车身零部件匹配,而且尺寸匹配要求很高,因此翼子板单件尺寸质量直接影响车身前部区域的匹配质量。本文通过对翼子板车身装配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装配定位方案与RPS点之间的关系,为保证单件尺寸和车身装配的一致性,针对翼子板RPS方案制定和车身安装夹具设计提出了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基于翼子板单件尺寸与车身装配关系分析,详细分析了翼子板回弹补偿夹持方案和各区域补偿方案和目标,从而逐步实现模具设计从以往单件尺寸合格为目标转变为向面车身制造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目前各主机厂焊装车间常见的柔性生产线的自动化设备及其特点,并着重研究了白车身上车体自动化拼接工艺的实现方式即通过柔性总拼系统保证多款车型共线生产,针对不同的柔性总拼实现形式分别从定位精度、整车合格率、占地空间、投资成本、柔性化等几个方面评价其优缺点,为后期焊装车间厂房规划、设备导入及工艺布局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