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动力机车动力系统建模及能量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昕  田毅  张欣 《铁道学报》2012,34(5):20-25
针对混合动力内燃机车,基于车辆动力性分析软件ADVISOR,建立包括6个牵引电机联合驱动模型和轴重转移模型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调车机车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恒温器控制与功率跟随控制相结合的混合动力内燃机车控制策略。在机车手柄位操纵的基础上,该控制策略可根据列车所需求的功率调节内燃发动机及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并引入电池荷电量(SOC)补偿方法,通过控制电池充放电,保证电池SOC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优区域,从而减小了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车载储能器件的对比分析,提出基于双电层超级电容的复合电源方案,并以国内某规划线路为例,对不同储能电源方案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双电层超级电容的复合电源能够在确保车辆各项性能稳定的同时,更好地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及故障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TETRA数字集群设备在轨道交通的特殊需求及应用经验,阐明如何通过基于TET-RA技术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地铁无线调度需求。  相似文献   

4.
祁春波  邓文 《中国铁路》2012,(11):82-85
锂离子电池组作为储能和供电单元正逐步在机车辅助电源系统中得到推广.针对地铁供电系统,从直流辅助电源系统构成、容量范围、功率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选取磷酸铁锂电池代替传统铅酸电池,设计了直流110V辅助电源系统.分别从电池选型成组配置、电池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和电池系统充放电控制原理三方面阐述直流辅助电源电池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由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成的复合电源特点和应用于电力驱动上的优势,比较分析了复合电源几种电路的优缺点,并对合适的复合电源及功率分配控制进行建模仿真研究。利用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检查复合电源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为电力蓄电池工程车的复合电源应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BIM技术已经从概念普及进入应用普及阶段,铁路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也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站场路基因其涉及专业多,成为BIM技术推广重点和难点之一。为研究BIM技术在铁路站场路基设计中的应用,基于Bentley平台,结合沪通铁路BIM试点项目,探索站场路基多专业协同设计的解决方案。首先利用ProjectWise搭建协同管理平台,随后通过PowerCivil创建数字地模并进行线路平纵设计,再利用其横断面模板和廊道功能开展站场路基设计,同时基于Bentley平台开发插件实现框架桥涵和地基加固桩的参数化建模,最终进行多专业模型整合。研究表明,ProjectWise可以实现多专业协同设计,PowerCivil的基本功能结合相应的二次开发可以满足铁路工程站场路基基本应用,并初步实现正向设计功能,但精细化设计还需要进行全面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制动防滑系统的原理并建立数学模型,基于AMESim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AMESet建立了轮轨模块、制动阀信号控制模块。在AMESim软件中使用这些模块建立了制动防滑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8.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VRLAB)自问世以来 ,由于其操作维护简单 ,释放有害气体少 ,对环境污染程度大大降低 ,而受到用户的好评。然而实际应用中却因为使用不当 ,或使用环境温度过高 ,造成电池失水过多过快 ,使电池的化学反应无法进行 ,致使电池的寿命提前终止。下面是对使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实践体会 ,仅供大家参考。1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指标特性1.浮充电压。电池组长期并联在充电器和负载线路上 ,作为后备电源。一般情况下 ,都采用浮充充电 ,单体电池电压控制在 2 2 5V ,需定期观察、记录浮充电压变化。如果单体电池电压偏低 ,说明电池充电不足 ,容量不够 ,应注意跟踪。2 .浮充电流。其作用是补充蓄电池自放电损失 ,向日常性负载提供电流 ,维持电池内氧循环。3.端电压的偏差 (静态偏差与动态偏差 )。动态偏差在浮充运行初期较大。实际上 ,刚出厂的蓄电池可能因部分电池处于电解液饱和状态 ,影响氧复合反应的进行 ,使浮充电压过高。电解液饱和的电池会因不断的充电使水分解而“自动调整”至非饱和状态 ,6个月后端电压偏差逐渐减小。但偏差较大 ,不排除与制造质量有关。4 .气体的复合。正常浮充电压下 ,电流在0 ...  相似文献   

9.
Revit作为建筑设计领域经典的BIM平台之一,以其易用性得到广泛应用。空间网架网壳结构是主流钢结构体系之一,广泛应用于大跨结构中。因此,空间网架网壳结构BIM模型建立具有极大现实需求,而目前Revit平台并未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提出基于二次开发的空间网架网壳结构Revit参数化建模方法,对参数化建模方案、建模实现步骤以及建模关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编制的插件可有效提高空间网架网壳结构的建模精度和效率,所采用的方法也为Revit二次开发提供了思路和范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参数化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广泛应用,探讨了基于SolidWorks平台和Visual C++6.0开发工具的二次开发技术,研究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在参数化CAD系统的应用.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基于SolidWorks平台的机车车辆行业参数化CAD系统开发,对机车车辆行业应用参数化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CSB电池     
当今世界高级电池品牌之一的美国CSB电池在仅半年的时间内,在中国积极的将铅酸密闭式蓄电池的最新发展状况及CSB所生产的高科技电池带进中国,透过6月份的北京电池博览会、9月份电源展,已带给客户一种全新概念的电池观,因为CSB不仅仅制造电池,更了解客户需要的电池,不管在不间断电源、电信通讯、电力系统、电子设备等产品中,CSB都有适  相似文献   

12.
电源是通信网的心脏.是整个通信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动力源泉。南京地铁1号线使用的UPS为双变换在线式电源,用于保护其他通信子系统的设备,供给负载持续纯净的电源。在供给负载的同时还给电池供电.如果市电中断,UPS可没有任何中断的供给负载。如果电池的支持时间已超出.UPS会自动关机.以免使电池过放电。当市电再来时,UPS会自动启动,为负载供电并给电池充电。  相似文献   

13.
在.NET平台上,采用C#语言进行AutoCAD Civil 3D和Revit二次开发,即在给定路线平面曲线要素或已有二维设计图纸基础上,结合路线纵坡与竖曲线要素,实现AutoCAD Civil 3D中的路线对象在Revit中的模拟绘制和基于路线的结构物模型的定位计算。  相似文献   

14.
基于C#与AutoCAD的道路参数化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NET平台下的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探讨利用.NET下的语言开发AutoCAD的原理和方法。利用该技术,实现基于c#与AutoCAD的道路参数化绘制。  相似文献   

15.
从手机电源到铁路系统电源,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本东芝公司开发了“SCiBTM”锂离子电池,并将其产品化.这种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钛酸锂,与采用碳系负极材料的普通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高安全性、低温性能、长寿命等特性.这些特性已得到验证,SCiBTM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主流BIM软件未具备针对铁路路基工程的设计功能,无法满足铁路路基BIM设计要求。依托丽香铁路路基工程,结合铁路BIM联盟相关BIM标准,总结铁路路基工程BIM设计流程,基于OpenRail Designer进行二次开发。根据设计流程,在二次开发的系统中完成铁路路基BIM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设计中的构件库建立、工程结构检算、设计成果输出、信息附加与传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总结铁路路基工程BIM正向设计要点。研究结果表明,在Bentley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能够有效提高铁路路基BIM设计效率,设计成果可为后续阶段更深层次的BIM应用打下良好的模型与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AutoCAD平台的shapefile数据生产软件。首先设计一个配置文件,用于存储实体的属性字段;然后利用AutoCAD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进行批量和交互式属性录入,并提供几何和属性错误的检查、定位、修改功能;最后结合开源GDAL库,实现shapefile数据的生成。该软件直接基于AutoCAD平台,数据生产过程中无信息损失,可降低数据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软件可以根据作业流程定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主流BIM软件达索3DEXPERIENCE平台为研究基础,以实现基于隧道BIM模型的地层结构模型数值分析为研究目的,通过二次开发的方法开展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解决平台计算模块SIMULIA无法添加塑性参数及本构模型的问题;二是将计算过程流程化以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验证表明,通过二次开发的手段成功解决了平台计算模块SIMULIA不能添加塑性材料参数及本构模型的问题,扩大了软件的适用范围。将计算过程流程化减少了过程中的人工操作,极大提高计算效率。依托BIM模型开展数值分析,提高了计算模型精度,减少计算过程中的建模工作量。从BIM设计到数值分析计算全部在达索3DEXPERIENCE平台上开展,成功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依托BIM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的数据接口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号技术的发展,对铁路信号电源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设计新型不间断电源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力电子变流器冗余技术,研发铁路信号冗余电源控制系统,实现双路电源不间断供电.在仿真平台上进行仿真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朱鹏飞 《电气化铁道》2018,(3):36-38,41
对接触网刚性悬挂平面布置软件进行研发设计,以VS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基于CAD二次开发技术的MFC应用程序开发,并引入了ADO接口的ACCESS数据库。该软件实现了接触网刚性悬挂设计的自动计算、图像输出、人机交互、数据库等功能,提高了设计效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