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还是我告诉你吧,杨书记卖弄地说,那就是--"我还要".众人欢呼雀跃. 两个故事听完了,马俊的汗就干了.原来市领导之间也是很随和的,他们也都会笑,而且笑得都很灿烂,很是平易近人的模样.他想.  相似文献   

2.
(三) 我看到他时,他已经完全不是当年的样子了.他原来在我心里就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加之长久不见,我根本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他.当时我正狂说一辆CBR是如何地破,如何地烂,然后附带一句:"这车不是刘伟卖的吗?"旁边有个人立刻盯着我问道:"你认识刘伟?"我很随意地应了一句:"当然."他便问道:"那我是谁?""我怎么知道."我嘀咕着.他告诉我:"我就是刘伟,我怎么不认识你?"我的嘴型保持成"O"状大概有好几分钟.  相似文献   

3.
只需短短一瞬,奥迪RS5 Cabriolet就能变成一部可以徜徉于日光之中的敞篷轿跑车,其兼具磅礴与优雅的完美气质让人无法抵挡。不是每一部跑车都有敞篷版,也不是每一部敞篷版轿跑车都像奥迪RS5 Cabriolet那样能够给人愉悦与快感的。拥有敞篷跑车的理由很简单,无非就是可以开着它,晒晒太阳。尽管看似有些奢侈,但这一切都是能够享受到的。你会说呼吸新鲜空气这未免有些难吧。其实在上海,蓝天白云的天还是会有很多,并且除了早晚高峰外,没有尾气的排放和令人厌恶的PM2.5,开着敞篷车还是十分惬意的。何况驰骋的心情本就不应该有限制,何不敞开车顶,徜徉于日光之中呢?  相似文献   

4.
<正>1978年,Jean-Pierre Nicolas成为20年中首个获得蒙特卡洛拉力赛的私人车手,而且和他获胜所用的车是一台保时捷911。40年后,他驾驶着当年同样的车开到了同样的路段。我们搭了个便车。"我这把年纪还是坐电梯好," Jean-Pierre Nicolas说道。其实就是上一层电梯到餐厅,但他确实腿脚有些迟缓,毕竟都73岁了,借助一些工具无伤大雅。我静静等着,眼前电梯配重在金属门后缓缓上升。我们聊着,海鲜的香味从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汽车系的,是近年把喜欢上汽车的,对汽车的了解也只是表面一点。在博客上我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的,所以我说的有错误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 说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这里我还是只说乘用车,不说商用车了。中国的汽车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由最初的红旗到现在各种各样的轿车,经历也很曲折。中国的红旗由一汽生产,最初是毛主席的座驾,所以在中国人眼里红旗是神圣的,那种感觉不亚于劳斯莱斯。其实红旗的技术也是用的别人的。老红旗和奥迪100怎么那么像呢?因为他就是用的奥迪的技术,而现在的红旗还用的日本丰田的技术。说自主创新,红旗也不是完全的自己研发。但是它始终是中国的牌子,毛主席邓小平都坐过,就是现在的胡锦涛也还是坐这。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07,(3):48-48
汽车有多少个部件?谁知道啊!(专业人士的答案) 是阿,汽车是多么复杂的玩意,而且现在的车好像不是越做越简单,而是越做越复杂了,特别是线路纵横的高科技电子设备。你想钻进去非晕菜不可。我不想说汽车应该如何,我只想说,其实汽车是可以很简单的,用从方向盘,仪表板、  相似文献   

7.
低调内敛的性格是我对罗飞的第一印象,罗飞在北京某知名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身为一名老师的他,看上去斯文柔弱,但其实还有颇具活力的一面,如果不说谁都不知道,他曾经还获得过健美操全国冠军,可谓文武双全。至于上杂志这事,罗飞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还有些犹豫。心里多少有些顾虑,因为作为一名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要经常和学生打交道,不想过于张扬,罗飞说道:"毕竟学校还有很多贫困学生,我这样做是不是会很不好"。之所以买这辆相对不便宜的小车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因为家人也很  相似文献   

8.
交警在纠正交通违章行为中,常常会听到违章者各种各样的"理由"。他们的目的就是一个:想逃避或减轻处罚。现例举一些"经典语言":"我这是第一次违章——"人家是新手,难免会出差错,又是初犯,和屡犯当然应该区别对待,当然应该"宽大处理"。"你知道我是谁?"违章者口气之硬告诉你,我不是一般人。在他们看来,交通法规是管普通群众的。你要再给他"难堪",很可能会招来拳脚,他甚至故意会造成交通堵塞来要挟你。这种人十有八九和黑恶势力有关。"把你们领导喊来,我跟他说!"言下之意  相似文献   

9.
信息部门将搜集到的信息提供给领导,而领导依据信息决策之后,有时会出现不很理想的结果。这时领导人往往责怪信息部门提供的信息不准,而信息部门也是一肚子委屈没处说,感到把千方百计地搜集到的信息提供给领导,反到落了一身不是。其实这问题很简单,就是没有对信息进行过滤,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下面就自己的体会,介绍几种过滤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直记得在某本杂志上看过一位车迷说过的一句话:我到摩托车厂工作可以不要一分儿,条件是让我骑遍厂里所有的摩托车。语言虽有点夸张,但那种对于摩托车的喜爱之情却溢于言表。其实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一家规模比较小的摩托车厂,一年的产量也有几万辆,是根本不可能都骑遍的。但只要到某家摩托车厂工作,作一名试车员,那你  相似文献   

11.
霓虹,霓虹     
"如果唱片大卖,我说不定会买一辆""两三年前,我通过了考试,然后就买了辆旧的尼桑蓝鸟,我开着它穿过欧洲,还为它写了首歌。可那车子实在差劲,到最后付了别人25镑的拖车费。"这是"超级毛兽"(Super Furry Animals)乐队主唱格拉夫·莱丝(Gruff Rhys)在回味自己拥有过的唯一一辆汽车。"我现在有辆自行车,但轮胎是瘪的,我其实不大操心出行的事。"他用一口放松轻快的威尔士腔对我们说。不过联想到他最近  相似文献   

12.
潘瑞云 《摩托车》2011,(6):50-53
对于一个酷爱旅行的骑手来说,他很少会这样想:"今天我要旅行",因为这很空泛;更多的骑手想的是"今天我要跑更远"、"这次我要跑得更快",其实他是在说出行方式,特别是对座下的骏马提出的要求——要具备充足的动力,要有灵活的身手。这就是本田"泛欧旅行"ST1300 Pan European的主旨:跑得更远、跑得更快!  相似文献   

13.
sky 《汽车与运动》2008,(12):124-125
其实马萨完全可以不那么激动,不过说心里话,看到他把汉密尔顿撞得转了个圈,我还是对这个巴西人好感大增。这一站的比赛断不能只用"精彩"二字就形容了事,如果要让我加上定语的话,那绝对是一场"波澜起伏、荡气回肠、出人意料、无法置信"的比赛。我想,如果不是在这一站汉密尔顿颗粒无收的话,那么最后一场巴西站的比赛也就不会成为近年来最精彩的收官战了。且不说赛后法拉利和迈凯轮的口水仗,单是本站比赛那两次撞车和赛会判罚,就绝对让现场观众花钱看比赛超值。好久没有看到巴西人有这么勇敢的表现了,如果在赛季中段他就这样的话,没准总冠军早就尘埃落定了。  相似文献   

14.
苏启泰 《汽车生活》2009,(5):114-119
那一天5时左右,我一个人从日内瓦飞到阿姆斯特丹,到了酒店放下行李,极速跑去坐轻铁往市中心去,就是电影《雏菊》里面常常出现的广场。整个车程大概只有10分钟,车费却十分昂贵,尤其是以欧元计算,我暗里大叫"抢钱"啊!入夜后我回到酒店,朋友说有朋友住在阿姆斯特丹,我就在酒店等这个朋友的朋友来找我,毫不客气请他当个义务导游。朋友的朋友到了酒店大堂,热情地与我握过手,客气地说欢迎我来到阿姆斯特丹,还不忘加上一句,这个城市在这个季节是最漂亮的。义务导游首先建议到运河的另一端逛逛,那边还有一些酒吧可以顺道去喝杯酒。我应和着说好啊,然后义务导游微笑着说要先出去拿回车子,说my car的时候却带点奇怪的表情,我心里想他的车究竟是超级豪华还是超级残旧呢?不过也没有所谓,反正不用再"豪搭"轻铁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5.
<正>靠颜值赢得订单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但潇洒的线条绝对是奥迪TT的拿手好戏,有人说在此之前的TT并不崇尚操控,惟有设计师的勾勒值得一赞,但这次它会不会给我一个惊喜?我本以为这个故事会从初次谋面奥迪TT开始,但第一印象我还是留给了那个敢于在瓢泼大雨中降落的飞行员,是他让我开始了这一次的"挑T"之旅。可以说,自打TT脱胎换骨之后,就几乎成为了英国同事继各种捷豹之后的又一个最爱,屡屡出现在各种大选题中的  相似文献   

16.
司机阿昆     
龙庆祥 《汽车生活》2008,(1):165-165
司机阿昆一年前来到我们公司工作,负责开那部半新不旧的金杯海狮。坦白说,我不是很喜欢坐他开的车。每天上下班,由公司到宿舍几分钟的车程,他都可以令我这个坐了几十年车的老头差点晕车,技术可想而知。大概他是公司内某人的亲戚或亲友,被"关照"进来的。不过,在广东地区招人本来就不容易,介绍熟人进来也不是坏事,反正他的技术还不至于到危险的阶段。但有一次,我坐他的车上高速公路,情况比我想象中更坏了。  相似文献   

17.
<正>当我看到奥迪S3 Limousine的测试结果之后彻底惊呆了,目前要想在国内花费40万元以内找到一位跟它一样快的朋友,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对不起,没有!卖点1、在奥迪A3 Limousine的基础上增加了S系列运动车型的专属套件;2、它真的很快,可以说是40万元以内难逢敌手,而且驾驶毫无难度。其实我一直对大众高尔夫R情有独钟,原因很简单,够快,而且价格接地气儿。不过从今天开始,它已经成为了过去时……起初,我对眼前这辆S3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毕竟这只是一辆"S",而并非"RS",但当与它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尤里"其实是很常见的俄罗斯人名,但对于中国的朋友们来说,无论是《尤里的复仇》,还是第一个升上太空的尤里·加加林,以及最近正火的《冰上的尤里》,都会让我们充满了对这个名字的俄式想象。震惊!他来中国竟然是为了……Yuri Antonov今年27岁,他的家在莫斯科旁边很小的一个小镇,骑行的人很多,自己也非常喜欢自行车。说到与自行车结缘的契机,尤里进入自行车世界的那条路,跟大多数车友差不太多。"我在附近的社区里有几个朋友,都是我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老师傅,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杨师,一个很喜爱摩托车的性情中人。关于他对以前那辆摩托车的钟爱,我都是听他自己说的,并没有亲自看到过,不过从他对现在这辆摩托车的日常护理上,我依稀能够感觉出他对以前那辆车的珍爱之情。在1996年,他好不容易说服老婆,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辆在当时看来非常奢侈的五羊摩托车,这也是他们水电厂400多人中第五个买摩托车的,他因此一时也成了厂里的风云人物。从此,这车就成  相似文献   

20.
挚爱     
我的丈夫对摩托车的钟爱有些年头,而且执着的精神让人感叹。从结婚前至结婚后,每到礼拜天,逛的不是超市、商场,而是摩托车市场,家里书柜每月一期摩托车刊物排列有序,一层又一层。有了女儿后,我想这下可把他拴住了,责任和义务能使他这样"神经质"吗?没想到再大的压力一点也没减轻他的看车欲望,弄得我是叫苦连天,哭笑不得。由于条件限制,买车的愿望没有实现,他还是依旧买书、看车,本市看不够,还要骑单车跑到省城去看。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说:"如果摩托车在你的眼里那么重要,就是不骑,也得买一辆放在家里看,省得成天‘犯病’。"也许我的话刺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