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份国内油价的两次上调,依据都是发改委颁布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似乎合理合法。但市场却不给调价决策者以丝毫的面子。涨价大幕刚刚拉开,国内成品油批发价应声而落,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7月初,重庆市场甚至出现了低于国家规定最高限价800元/吨的批发价。同时,各地成品油零售价也打起了价格战。  相似文献   

2.
事出有因:对消耗品的关注度远远大于人们的想像成品油价格机制是由发改委牵头,从2008年11月25日开始实施的机制改革方案,主要是将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新方案提出,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降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油价在降低4%后,往往会以连续两次提升4%为计策,如此走势使得国内油价一度进  相似文献   

3.
每周新闻     
油价上涨对汽车市场影响不大为了理顺成品油价格,减缓成品油继续出口的趋势, 增加国内供应量,根据国家统一布署,从5月24日凌晨起,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约在10%左右。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的第二次调价。最近一年多以来,由于地缘政治动荡,国际油价高位徘徊,造成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倒挂。以中石化炼油业为例,2004年赢利208 亿元,到2005年净亏300亿元,今年一季度又亏损78.75 亿元。因此成品油价格上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8月份,我国南方部分城市成品油供应紧张,甚至一度出现所谓“油荒”问题。其原因舆论普遍认为是四点:一是,国际油品价格飙升,影响国内成品油正常供应;二是,台风等各种不利气候的影响,造成运输跟不上,局部地区成品油供应紧张;三是,成品油批零价格倒挂,成品油经销商亏损,经营积极性受挫;四是,石油垄断企业要挟涨价。据分析,上述四点原因只是产生“油荒”的表面现象,而不是根本原因。第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不是产生“油荒”的主要原因。不可否认,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确实存在这样和  相似文献   

5.
李金 《城市车辆》2006,(4):51-51
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再次大幅攀升,在每桶价格升值已达70美元2006年5月24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汽、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这是继本年度3月26日成品油价格第一次上调后的第二次,也是历次提高油价幅度最大的一次,零售价上涨4角多,据专家估计,2006年油价仍然保持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6.
暮宾 《经济导报》2007,(5):40-41
内地油价下调,为以油为主的相关行业带来利好,尤其是直接对交通、汽车、航空,石化四大耗油最高的行业带来减低成本的机会。由於内地油品价格仍受垄断行业影响,对国际市场价格反应迟缓,因此要求尽快推进“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的呼声来得更为强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孙立坚 《经济导报》2009,(30):20-21
发改委日前宣布,7月29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相当于汽油每升下调0.P6元,柴油每升下调0.79元。近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但7月中旬曾一度持续下跌。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表示,这次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说明国内油价调整严格按照定价机制进行,有升有降.并非“跟涨不跟跌”。  相似文献   

8.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9,(36):14-15
从5月份这个所谓“成品油定价机制”试行以来,就像一个反应迟钝、行动笨拙的跛足巨人,根本无法适应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元贬值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快速飙升,特别是今年2月以来,涨速加快。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化情况,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调整了国内成品油的价格;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再次调整成品油价格,汽油、柴油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每吨提高1500元。调整后,汽油、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吨7540元和7040元,每升约分别提高0.80元和0.92元。有关专家认为,我国油价将可能与国际接轨,年内可能还将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世界汽车》2009,(6):144-144
5月8日.为完善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并印发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成品油价格区别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  相似文献   

11.
大事记     
在我国成品油价格难得地下调了6个月后,在国际油价的催逼下,国内石油巨头们已经在推动新一轮的成品油涨价。据悉,中石油、中石化等已向发改委价格司提交了成品油涨价申请。由于燃油税很可能在十一前后推出,因此国内成品油很可能在今年10月涨价。据称,国务院已经同意财政部适时出台燃油税,因此燃油税很可能在十前后推出,该税推出的个前提条件就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因此,10月涨价很可能成为必然趋势。而这一信息目前仅仅在业内一个极其小的范围内流传。眼下,2006年净利润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的中石化作为中国最大的原油炼化企业,已然苦不堪言。"每多炼1桶进口原油,我们的亏损额就会增加至少10美元以上。"中石化炼油事业部人士慨叹,去年发改委决定下调成品油价格时的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60美元以下,而今,盘桓于70美元以上的国际油价正在给企业带来压力。  相似文献   

12.
特许价格的确定是高速公路公共私营合作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项目可行性的关键,直接影响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如今常用的PPP项目特许价格的确定方法较单一,仅考虑某一方利益,没有综合考虑政府、私营部门及高速公路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定价标准过于局部,不能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文中通过文献综述确定高速公路PPP项目的定价参数,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特许定价模型,使特许定价达到政府与私营部门满意的平衡点,并通过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05,(14):11-11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涨,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3月23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300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同一天,北京、上海、天津等各地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成品油的价格。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汽车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正在研究制定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相关政策,其中负积分企业可通过购买积分完成政策考核。由于积分交易在我国尚未有先例,积分价格如何确定成为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本研究从企业交易预期所得出发,以节能技术升级边际成本为切入点,模拟企业交易过程的价格博弈,提出成本因素的积分交易定价模型,利用技术经济性相关数据提出积分交易的预期价格。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05,(41):10-10
8月份.我国南方部分城市成品油供应紧张,甚至一度出现所谓“油荒”问题。其原因舆论普遍认为是四点:一是,国际油品价格飙升,影响国内成品油正常供应:二是,台风等各种不利气候的影响,造成运输跟不上.局部地区成品油供应紧张;三是,成品油批零价格倒挂,成品油经销商亏损,经营积极性受挫;四是,石油垄断企业要挟涨价。  相似文献   

16.
《公路与汽运》2007,(1):110-110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飞涨,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攀升,燃油费用在汽车使用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节油”成为最时髦乃至最热烈的话题。各种节油招数千奇百怪、层出不穷,其中有些偏重节油而忽视安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6月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6月9日凌晨将下调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汽油下调530元/吨、柴油下调510元/吨,折合升价90号汽油0.39元/升,93号汽油0.43元/升,0号柴油0.44元/升,这是继2012年5月10日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30元和310元之后的年内第二次油价的下调。此次油价大幅下调,使得国内油价又重新回到7元时代,达到了2011年年初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8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35元和22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17元和0.19元,调价执行时间为8月30日24时。此次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是根据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8月30日前10个工作日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可人 《运输车辆》2008,(12):25-25
2008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表示,国内成品油将降价,但不会建立与国际油价联动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同时,酝酿多年的燃油税也将很快开征,关于实施日期,曾有2种说法:2008年12月1日或2009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20.
本以为成品油价格的形成机制,通过200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文)下发之后就已经解决。但3月25日零点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90元和180元的通知发布之后,又重新把“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提到了桌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