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翔 《路基工程》2009,(1):120-121
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基床的弹性变形,检验其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以此来确定高速铁路基床的厚度和基床表层厚度.以及合理的基床表层和底层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2.
遂渝铁路缺乏优质填料,路堤填料采用红层泥岩,为弥补基床底层相对偏弱,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本表层的基床结构形式。利用足尺模型试验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床结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床表层能够大幅度降低基床表层以下各层的动静应力和动变形,提高基床结构的刚度,对行车舒适性有改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床结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轨道-路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路基动应力沿线路横向和纵向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轴重和基床表层模量对路基动应力的影响,为以后重载铁路基床的设计和养护维修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路基面竖向动应力沿线路横向和纵向的分布都不均匀,横向大致呈“M”形。基床表层动应力的衰减最为急剧,约为40%。随着轴重的增加,路基各层竖向动应力都在增加。基床表层弹性模量为150 MPa时,轴重每增加5 t,基床表面竖向动应力最大增加26.1%。40 t轴载下,基床表层弹性模量每增加50 MPa,基床表面竖向动应力最大增加2.68%。  相似文献   

4.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基床表层一般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可为同类工程的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基内部不同深度处列车动压应力的计算方法和路基基床厚度的控制标准,首先将列车轮对动荷载简化成作用在轨枕底的矩形均布荷载后,按布辛尼斯克传递法计算轨枕中心下不同深度处的动压应力,然后对动压应力沿不同深度处的衰减情况和静压应力的比值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按动静比小于等于20%控制标准计算了基床总厚度;分析了采用动应力一个参数确定基床表层厚度和基床总厚度的具体控制值,并对计算得出的基床表层厚度和基床总厚度与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
株六复线增建第二线施工中,对于路堤基床表层填料及路堑基床表层土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段,采取了多种加固处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对其加固方法及施工技术关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基床表层水力损伤病害问题严重,按照多雨地区基床表层多功能组合结构的设计思路,拟定了基床表层全段面聚氨酯防水基床表层结构。以聚氨酯碎石防水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度水力耦合作用力学性能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其力学行为。聚氨酯防水层可以满足规范要求,受力情况良好,有效减弱了应力集中和动力响应;同时发现聚氨酯碎石防水层厚度控制在5 ~ 8 cm范围内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李建 《路基工程》2002,(3):35-39
我国首条开通速度大于160km/h的铁路-秦沈客运专线,其基床表层和路桥过渡段填料均采用级配碎石。本文主要叙述A14标试验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混合料配比试验、毛体积密度等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9.
路基参数对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影响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路基上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并从应力极值的角度研究路基关键参数对板式轨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影响。结果表明,路基参数对板式和双块式轨道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基床表层厚度和基床表层弹性模量变化对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影响很小;基床底层弹性模量增加有利于改善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分布,板式轨道轨道板和底座各向应力均有小幅下降,双块式轨道道床板和混凝土支承层纵向最大拉压应力均有较大幅度减小,基床最大压应力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
薛世龙 《路基工程》2007,(2):111-112
结合广深准高速路基基床加固前后实际工况,利用路基动力分析模型,对路基基床表层加固效果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列车速度160km/h时加固前后基床动力性能指标,并与测试结果比较,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