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甬江大桥锚固区环向预应力施工实例,简要介绍了环向预应力的特点,重点分析了预应力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易图权 《中外公路》2001,21(3):38-40
广西龙滩大桥是一座需要通行大型水电设备的特殊桥梁。其设计和施工均有相当的难度,文中对刚构上部构造的高强混凝土施工管理及三向预应力的张拉过程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易图权 《国外公路》2001,21(3):38-40
广西龙滩大桥是一座需要通行大型水电设备的特殊桥梁,其设计和施工均有相当的难度,文中对刚构上部构造的高强混凝土施工管理及三向预应力的张拉过程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结合成自泸高速公路内自C合同段水井湾大桥施工的工程实例,浅谈预应力盖梁的施工过程,重点介绍预应力盖梁支架体系的搭设、模板安装、钢筋制作、预应力管道、预应力钢材加工及装置、砼浇筑、张拉灌浆封端、支座垫石及防震挡块和支架系统及模板的拆除等。  相似文献   

5.
缓粘结预应力筋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混凝土发展至今其施工方法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后张法预应力筋工艺又可分为先成孔后灌浆的常规预应力筋的施工工艺(以下简称有粘结筋)及无粘结筋施工工艺.这两种工艺既有其优点,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例如:后张法所需的铁皮波形管直径较大,而箱形梁、T形梁或空心板梁的底板和腹板的截面一般都较薄,这使得预应力筋的布置密度很大,若在大跨径上采用则梁高需相应增高很多.另外,浇制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桥时,常采用三向预应力,其横向及竖向预应力筋用量都较大,但由于箱形梁的顶板、腹板都较薄,钢筋布置纵横交错,密度相当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兰州新城黄河大桥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上部变截面箱梁结构设计和预应力钢绞线布置及施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三跨预应力连续梁的预应力施工和挂篮施工方法,同时对于临时体外预应力束承担施工荷载以及全桥全扰后进行梁体的预应力体系转换也作了说明。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检测和成桥试验来验证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在失稳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在贵州省玉屏——三穗高速公路失稳高边坡的应用实例,阐述预应力锚索的作用原理、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9.
黄锡明 《中外公路》2006,26(4):160-162
该文以广东东莞江南大桥(右幅)加固为例,介绍了环向预应力在桥梁加固施工中的工艺、作用及施工注意事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四田 《中外公路》2004,24(2):30-34
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中,预应力盲区普遍存在,但并没有被多数设计人员所认识,由此而导致的设计缺陷偶有发生。该文以T形刚构桥及斜拉桥主塔环向预应力为例,采用块单元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T形刚构桥预应力设计时,直线形布束方法具有施工方便,摩阻损失小的优点。但如全部采用直线型布束,在截面的下缘便存在应力盲区。应力盲区随着截面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采用挂篮悬臂法施工时,挂篮的下锚点常位于应力盲区内,挂篮(含其他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拉应力很容易超过混凝土的允许应力而导致开裂。因此,在中墩顶附近也就是截面较高处,不宜全部采用直线形布束,应设置部分下弯束(或其他有效措施)。既能增加截面下缘正应力,也可减小应力盲区。对于斜拉桥主塔环向预应力,应优先采用弧形交叉布置的预应力束,因为直线形布束在塔壁内侧加腋附近存在着明显的预应力盲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