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中兵器包括鱼雷、水雷、反水雷兵器及深水炸弹等,是海军作战使用的主要兵器之一,在历次海战中都发挥了巨大威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东面濒临太平洋,有绵延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有星罗棋布的5000多个岛屿。因此水中兵器在我国海军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是古代海军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已经诞生,并雄居海上长达21个世纪之久。16世纪中叶,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海军没落了。在这一时期,作为海军的主要作战武器的水中兵器多购自德、意、英、美及日本,旧中国仅生产过简易的水雷。新中国成立后的50余年里,水中兵器从引进苏联技术、进行国产化试制生产、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走上自行研制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自行研制并装备海军部队的有各种各样接近世界水平的鱼雷、水雷等水中兵器。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雷的发展,反水雷成为海军作战的重点和难点。从反水雷的特点出发,分析声纳技术在反水雷中的应用,介绍用于反水雷的声纳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杨毅 《航海》2003,(3):38-39
水雷是一种既具有战略使用功能,又具有战术使用价值的水中兵器。它具有布放隐蔽、威慑力大、作用时间长、价格低廉、使用灵活等显著优点,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水雷的发展,先后研制了多型性能先进的主战水雷。同时,为了使作用有限的单个水雷或雷阵发挥更大的作用,把水雷像网络一样连接起来,就能形成  相似文献   

4.
反水雷与UxV     
反水雷作战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作战任务,而无人作战平台(UxV)的特点决定了其可以降低甚至消除这种危险性,因此在反水雷作战中使用UxV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反水雷作战的特点、各种UxV的特点及其在反水雷作战中的优势,并根据反水雷的需求提出了在UxV中需重点解决的智能控制技术、精确导航与定位技术、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采用长基线导航定位系统和高精度GPS组合,对水雷的雷位进行精确测量,解决了在考核水雷各项指标时雷位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系统的构成与原理、海上工程实施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实用可靠,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战争中,其海军舰艇并不惧怕伊拉克微乎其微的海军力量,但伊军战前已经在海湾水域布设的大量水雷,却使大量拥挤在波斯湾联军的水面和水下舰只面临很大威胁。为确保联军海军安全地将援助物资运入伊拉克开辟海上通路、扫清水中障碍,英美澳联军已将经训练过的一批海豚紧急派往波斯湾执行扫雷任务。据英国《太阳报》2003年3月25日报道,这次派往海湾的是美军的“马克7号”和“马克8号”哺乳动物水兵系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海豚。这些被美国海军训练用来搜索水雷的海豚已经加入了海湾地区“马克5号”(几头海狮)的群体中。这就使这种最聪明的动物“蛙人”再次名噪海湾。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雷技术的进步,新型水雷的不断涌现,水雷已经从早期比较原始的爆炸物变为一种高技术设备,其中水声探测技术则是水雷武器的技术基础。从水雷武器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水声探测技术在水雷武器中的应用,介绍了用于水雷声引信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沈杰  罗杏春 《船舶》2008,19(5):6-9
以俄罗斯反水雷舰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俄罗斯反水雷舰艇及装备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借鉴俄罗斯发展反水雷舰艇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先进的反水雷理论思想和技术,对我国反水雷舰艇的发展是非常必要和极其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水雷战是利用水雷武器和反水雷装备进行封锁和反封锁作战的海战样式。台“国防部”202年7月23日公布的新版《国防报告书》中称,在制海作战部分,“未来将建立三度空间的完整反封锁能力、布雷能力和开放国际安全航道扫雷的水雷作战能力。”台军认为,未来一旦发生台海战事,攻方可能采取海空封锁、三栖攻台的作战模式,其中海上封锁的手段包括采取水雷封锁,因而水雷作战将是海上作战的重头戏。台军为了争夺台岛周边50海里的“制海权”将竭力消除攻方布雷封锁,另一方面将施放布雷进行反封锁作战。  相似文献   

10.
水雷战的防御的基本问题是如何配置反水雷兵力,使航运损失极小化。本文介绍的极小化-极大准则,为短缺的反水雷兵力的最佳配置研究发展了数学模型和求解技术。  相似文献   

11.
杨毅 《航海》2003,(1):41-42
美国海军历来重视航空反水雷部队的建设,并使之在美国海军反水雷战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水雷作战是1973年在越南海防港进行的“作战结束扫雷”行动。当时,美国出动了海军的12架直升机和海军陆战队的18架直升机,扫除了由美国布放在海防港航道中的水雷。在1974年春的苏伊士运河扫雷行动中,美国海军航空反水雷部队均身手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潜艇突破敌反潜防御能力及其布设攻势水雷线方法的基础上,以突防概率及所布水雷可控制的敌可能航路宽度为指标,定量描述了潜艇布设攻势水雷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马福民  丰雷  王毅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0):173-175
深入分析了隐身技术在水雷上的应用,着重探讨了一种基于新材料应用下的隐身水雷,设计、制造出了样雷,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效果显著。试验证明将隐身技术应用于水雷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杨燮庆 《船舶》1996,(1):51-55
反水雷舰艇是各国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即使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其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反水雷舰艇的船型,船体材料,主要武备,反水雷兵器,典型的反水雷舰艇技术性能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介绍MO2015研究计划,讨论未来水雷对安全的挑战和威慑,着重介绍正在研制中的水雷对抗措施系统及各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海光 《航海》1995,(3):23-23
激光水雷探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非声探雷技术。特别是对于浅海水域和浅层水下的水雷探测,激光探雷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国外目前已研制出一些激光探雷系统,其中典型的是美国海军的“魔灯”机载激光探雷系统。 “魔灯”机载激光探雷系统是美国卡曼公司研制的,装在海军直升机吊舱中使用。“魔灯”系统工作时的直升机飞行高度为400~1500英尺。 “魔灯”机载激光探雷系统的主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的火箭上浮水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雷的发展史来看,最先出现的水雷应该是漂雷,二战之前则以触发锚雷为核心,后来人们更偏爱无需与舰体接触而起爆的非触发沉底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水雷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致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现了由水雷和火箭或水雷和鱼雷相结合的特种水雷,如火箭上浮水雷、自航水雷、自导水雷、定向  相似文献   

18.
国外反水雷技术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外最新研制和在研的一些新型反水雷技术装备,其中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一些新型反水雷技术装备。文章指出,发展无人水下航行器和一次性灭雷武器是今后反水雷装备研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可在水雷上使用的有多重保险作用的装置。装有此种保险装置的水雷在运输、操作和布雷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爆炸事故。该保险要用分段配置的传爆药,在可溶块未溶解之前,传爆药之间是分隔开的,即使电雷管意外发火,也不会通过连通主装药的传爆药而引爆水雷。只有在水雷入水可溶块被水溶化,分段配置的传爆药才形成传爆通路。因此,它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保险装置。  相似文献   

20.
刘亭  严平  谭波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9):84-86,131
以水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水雷目标易损性研究的总体框架;通过对水雷的结构及功能分析、毁伤级别的确定以及构建水雷功能毁伤树,建立了水雷目标易损性模型;完成了水下射弹对水雷侵彻毁伤过程的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钨芯射弹能够穿透水雷壳体并破坏引信舱内构件,造成水雷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