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汽车座椅用涂层织物耐磨性的MIE测试法具有耗时和摩擦路线单一的缺点,拟用马丁代尔(MARTINDALE)测试法予以替代。对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后者不仅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而且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采用MARTINDALE测试法。试验次数达400次时。试样表面光泽度变化明显,可以据此快速评价PU合成革的耐磨性;试验次数达1600次后。试样表面光泽度变化基本稳定,可以将该试验次数设置为耐磨性指标的标准测试次数。另外。摩擦介质的选择将影响PU合成革耐磨性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估红土砾料结构层的路用性能,以赤道几内亚三个路段的红土砾料底基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承载板试验、PFWD动态回弹模量测试和贝克曼梁测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土砾料的结构承载性能较好,影响因素有板结、湿度、荷载作用次数等,动态回弹模量与承载板模量、CBR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以LABCAR为平台搭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硬件在环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混合动力控制器的功能验证测试和性能测试,以及模拟实车故障验证诊断策略等,针对实车较难测试的电驱变速器的液压油路系统和离合器等故障进行模拟,体现出硬件在环测试在难以实现的特殊或危险驾驶工况中,减少实车路试的次数,降低测试危险方面的优势,在混合动力控制器开发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汽车时代》2009,(3):14-15
为了实现削减成本的目标,F1将从今年开始完全禁止在赛季中进行测试。如果今后F1延续实行这一规定,那么大奖赛以外的赛道测试将在3月下旬的揭幕战——澳大利亚太奖赛之前截止。这一规定十分苛刻而实际上即使是在之前进行的测试也要受到若干限制。首先针对参加测试的次数。联合测试被限制为4次,每次为期4天,其中1月在阿尔加维举行,2月在赫雷斯、巴林举行,3月1—4日在赫雷斯举行9~12日在巴塞罗那举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开展硫酸盐干湿循环侵蚀环境对五种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侵蚀试验,以抗压强度、电通量、硫酸根离子浓度为相关测试指标,测试经过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后混凝土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硫酸盐干湿循环对高性能混凝土的侵蚀特性,提出增强混凝土耐久性的合理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德  谢胜加  程志强 《公路》2023,(9):104-109
依托实际工程,在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下面层AC-20C沥青混合料中引入智能颗粒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了双钢轮振动压实、胶轮碾压等作用下颗粒接触应力、加速度以及旋转姿态等细观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振动初压阶段,沥青混合料骨料间处于松散状态,应力以及加速度等动力响应变化剧烈;初压结束后,随着胶轮碾压的进行,接触应力峰值与幅值均随着碾压次数呈显著收敛特征;而终压阶段压实对细观响应的影响较小,可认为仅具有平整效果。当缺少振动初压时,接触应力特征值在胶轮碾压过程中不能随压实次数收敛。且后期采用双钢轮振动补压时,颗粒动力响应变化剧烈,表明仅靠胶轮碾压并不能达到要求的压实稳定状态。测试的细观响应不仅能够反映现场压实状态,还能够及时判断现场施工是否存在漏压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炭罐作为燃油蒸发排放的主要控制部件,对蒸发排放测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试验中的炭罐状态尽可能一致,是保证蒸发排放试验科学准确的必要条件。不同的炭罐吸附状态对摩托车蒸发排放测试结果有明显影响;炭罐老化过程需根据实际情况,对老化次数有所增加;丁烷作为炭罐吸附介质远优于汽油,建议以丁烷作为炭罐预处理及性能试验的吸附介质;环境湿度对炭罐预处理结果影响较大,应注意测试中环境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车队在干道交叉口的尾气排放,本文根据比功率排放模型,构建了尾气排放量与延误时间、停车次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根据干道协调控制下延误时间、停车次数与相位差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种以干道车队尾气排放总量最小为目标的干道双向信号协调控制模型,并利用MATLAB编程软件实现了信号周期与相位差的优化;最后应用该模型对相邻信号交叉口进行了算例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未饱和状态下,双向车队尾气排放总量与其总的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尾气排放总量最小是延误时间最短和停车次数最少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9.
成型温度与击实次数对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显著。为了确定MAC改性沥青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法,首先采用软化点试验,分析了加热温度对MAC改性沥青软化点测试结果的影响,推荐了MAC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其次采用大型马歇尔击实试验,分析了击实次数对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MAC改性沥青软化点增势先急后缓,以195℃为变化节点;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毛体积相对密度先增大后减小,而空隙率则相应地先降低后增高,均在112次击实次数时达到极值;推荐195℃沥青加热温度、112次击实次数作为MAC改性沥青大粒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室内成型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考虑冰冻温度、融雪剂浓度、冻融循环次数,并选取相应的因素水平,利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对SBS改性沥青在盐冻循环前后的感温性能、高低温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冰冻温度、融雪剂浓度、冻融循环次数对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为:融雪剂浓度冻融循环次数冰冻温度;对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程度为:冻融循环次数融雪剂浓度冰冻温度;融雪剂浓度的变化对SBS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低温性能影响较显著,融雪剂对SBS改性沥青中某些成分(改性剂)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阶段颗粒物数量的分布特性,对发动机原始颗粒物排放进行优化,并在整车WLTC排放测试中进行了验证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喷油时刻、喷油压力、喷油比例、喷油次数等因素对涡轮增压直喷(GDIT)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产生影响;通过发动机原始排放优化,以及在不同工况下使用多次喷射等策略能够大幅降低颗粒物排放量,满足排放法规限值要求;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WLTC测试颗粒物排放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两种黏性土中分别掺入不同配合比的阻水剂,制备成试样,进行吸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和不同次数冻融循环条件后的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性指数大于15的黏性土中掺入15%的胶凝剂+配合比为1%~2%的阻水剂,改良土的吸水率是未加阻水剂的10%~20%。改良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衰减较小,24次冻融循环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率在10%以内,而未改良土强度损失率高达50%以上。另外,含阻水剂的改良土试样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变化率均小于5%。  相似文献   

13.
公路运输超载现象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交通量及交通组成调查,利用HPS便携式轮重仪进行现场轴重测试,得到车辆的轴载谱及超载的可靠数据。从重载交通的标准轴载换算和累计当量作用次数人手,得出超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路面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超载运输影响及针对重载交通的公路技术、汽车技术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PROTANIUM推出的此种名为“DOPEDNANO”的蓄电池,充放电次数最高可达3000次左右,充放电次数为另一种蓄电池(充放电次数达1000次)的3倍,确实是一种使用效率极高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此外,该蓄电池使用也绝对安全。PROTANIUM现将其所生产的各种电动白行车以集装箱(至少65辆)方式发往各地的生产厂商或相关的自行车经销商。  相似文献   

15.
C20喷射混凝土冻融力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大板法制做C20喷射混凝土试件,使用压力试验机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试件进行了抗压和抗拉强度测试,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其变化规律,采用共振法和超声波法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喷射混凝土进行动弹性模量测试,分析其抗冻耐久性,并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试件外观进行了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对喷射混凝土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影响较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抗拉和抗压强度衰减程度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也逐渐衰减,呈线性降低趋势;C20喷射混凝土的相对耐久性指数非常低,经历50次冻融循环后的耐久性指数为10.1%,与C20普通混凝土相比,其相对耐久性指数更低,抗冻耐久性更差;C20喷射混凝土经历75次冻融循环后出现严重的酥碎剥落情况,不能满足工程抗冻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季节性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经受长期冻融循环作用除了受温度条件影响外,还受油石比、循环次数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油石比(4.5%、5.0%、5.5%、6.0%、6.5%)的AC-13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作用后,采用单轴压缩试验测试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对比分析不同油石比、不同的循环次数下的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期得到材料参数随着循环次数、油石比的变化关系,为季冻区沥青路面设计强度参数取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万军  于丽 《路基工程》2009,(3):116-117
通过以灰水为渗透液进行溶滤试验,测试和分析了土样的渗透系数、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同时进行渗透破坏试验测试了不同密实程度土样经灰水浸泡后的临界坡降;运用土力学原理,分析了土样含水量、渗透性和水压力变化引起地面塌陷的机理。结果表明:溶滤后土体的含水量明显增大,且其渗透系数随溶滤次数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当溶滤次数超过4次后,渗透系数的增大变缓;当土样含水量相同时,临界坡降随着土样密度增大而明显增大;灰水将从减小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土体的重度等方面引起地表塌陷,此外,土体中动水压和渗流引起土中的空洞也诱发了地表塌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红砂岩的试件(样)基本物理指标测试、浸水循环试验、偏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从岩石的基本物理指标、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元素以及它们的宏观物理裂隙特征入手,探讨红砂岩的崩解、软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红砂岩浸水后,水分子首先进入孔隙中,可溶盐矿物与水发生水解反应,随着易溶盐矿物的溶解,孔隙变大,进而失去黏结力,导致崩解、泥化。烘干后的红砂岩的崩解软化性比天然红砂岩的更为强烈;其崩解量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化,次数越多,崩解性越为强烈,反之,越弱。同时,红砂岩的崩解性与其矿物成分、含水率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重型车PEMS测试排放结果满足国六法规要求,文章基于发动机在环系统对重型车PEMS试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驾驶员模型换挡策略的研究使VSM模拟工况与实际道路PEMS工况分布一致。经过对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发动机在环测试系统油耗及排放水平能达到与实际道路试验相近的测试结果。发动机在环平台可以实现PEMS循环重复性测试,减少实车测试次数和风险,缩短整车正向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20.
单点交叉口信号实时配时模型及蚂蚁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颜艳霞  李文权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16-119,125
以延误时间、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作为性能指标,各性能指标的加权系数随交通需求的不同而变化。提出交叉口实时配时,采用一种新型随机搜索思想——蚂蚁优化算法来求解此模型的非线形问题。仿真试验表明,所得结果优于经典方法,降低了交叉口的总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提高了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