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自八五计划以来对铁路建设的投资大幅度提高,建设速度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时期。在今后十多年间,这种投资力度仍将得以延续。由于我们建设铁路有着数十年的计划体制下的历史,在积累经验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比如站场用地宽余、建筑物多为单层,密度小、容积率低。尤其是小站的规划设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在金温铁路的后续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从有了铁路,也就有了车站。从一定程度上说,铁路的历史,就是浓缩的中国近代史;车站的历史,就是中国铁路的发展史。百年老站像一位守望,在风云变幻中阅尽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3.
刘启琛 《中国铁路》2000,(6):42-43,55
针对城市地铁工程巨额投资的问题,结合北京地铁复八线的建设,从提高线路村高和车站型式多样化两方面进行研究,以降低地铁工程建设投资,加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法国高速铁路采取的政策是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相结合,实现相互兼容。因此,高速列车可以进入城市中心,这就促使历史悠久的火车站参与改造,既有利于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又有利于实施多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运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四个方面:①干道中心与站中心的偏差;②合理的流线;③特色——建筑的生命;④模糊空间。论述天水铁路新客站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以现实为基础,将建筑、环境、气候、历史文脉相结合,突出城市门户建筑形象,着重于“模糊空间”、“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方面的应用,并加以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控制地铁地下车站埋深的意义,分析了影响地铁埋深的因素及对造价的影响,提出了调整车站线路纵坡等减少地铁埋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铁路车站站间距离调整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目前我国铁路车站分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列车提速,测算了站间距离的合理范围,指出集中化是我国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主要趋势,对车站布局改革的方法、步骤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型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的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归纳,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得出了一些体会,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旅客出行心理行为对客运站选址的影响入手,通过建立客运专线客运站选址影响分析体系和影响评价模型,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此方法研究的武广客运专线客运站分布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发车频率及列车编组对站台有效长度的影响,以及车站结构型式、环控系统制式的选取和车站设施的布置对于车站面积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缩小车站规模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发车频率,以缩短站台有效长度;选择合理的车站层数来压缩车站的高度;从环控系统的选取以及各种设施用房的合理布置上来减少车站用房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