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久前,国产新型船坞登陆舰公开曝光,再度引起了海内外对中国海军装备发展水平、尤其是中国海军两栖作战能力的发展及未来作战样式的广泛关注和评论。有海外传媒渲染报道,“该舰表明中国海军开始由传统的平面两栖作战样式向西方发达国家海军推崇的两栖机动登陆作战样式,甚至超地平线登陆作战样式转变”;也有海外军事评论员指出,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由于未采用直通甲板而限制了直升机搭载数量,因而对提高中国海军立体垂直登陆作战能力的辅益并不大。中国新型船坞登陆舰所具有的大载运量、适航性以及成建制投送距离,无疑标志着中国海军两栖舰船装备设计生产乃至两栖作战力量建设方面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但中国海军的两栖作战样式多年来是始终根据本国国情发展建设的,并且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现代条件下多兵种协同实施立体登陆作战的实践。新型船坞登陆舰的面世与其说表明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开始发生转变,倒不如说是对中国海军两栖作战样式的丰富和发展。中国海军无疑会对机动登陆、超地平线登陆及立体垂直登陆作战的优点有所认识和吸取,但更重要的还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走自我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通长甲板型登陆舰外形与航母相似,也拥有通长型甲板。该舰种用于执行登陆作战任务。在现代登陆作战中,直升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登陆舰上搭载的直升机增多使其船型与航母相似。介绍以美国海军为主的世界各国的通长甲板型登陆舰的技术特征,包括美海军的“塔拉瓦”级和“黄蜂”级、英国海军的“海洋”级、法国海军的“西北风”级、意大利海军的“圣乔治奥”级以及日本的“大隅”型。  相似文献   

3.
边辑 《航海》2003,(2):37-38
现代登陆作战中直升机的重要性已被证实,新造的登陆舰能装载为数不少的直升机,以发挥直升机和登陆艇的立体作战能力。这类船型类似航空母舰,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能单独实施直升机和登陆艇立体登陆作战的登陆舰称作航母型登陆舰。它们已成为沿海作战的最重要的舰种。世界上已有和正在建造的航母型登陆舰有,美海军5艘塔拉瓦级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和8艘黄蜂级多用途两栖攻击舰、英“大洋”号两栖突击直升机母舰、法海军正在建造的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意大利海军3艘圣乔治奥级船坞两栖运输舰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3艘大隅级运输舰。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第一艘船坞登陆舰在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由美国库尔船坞公司建造,船名为“爱施兰特”号,代号为LSD-1。其后,美国又陆续研制成了多种型号的船坞登陆舰,并在其基础上研制成功了全能的登陆舰艇——两栖攻击舰,将登陆作战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除美国外,像英、法,俄等海军强国也都研制了多种船坞登陆舰装备其海军,从而使其具备在远洋进行中等规模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一些中小国家也根据自己的需要,装备了一定数量的船坞登陆舰。由此可见,这种现代化的两栖登陆舰艇已成为现今各国海军重点发展的装备之一,也是现代进行远洋登陆作战不可缺少的必备装备。而我国海军目前装备的两栖战舰无论在装载能力,登陆方式及吨位上都与美,俄,英等海军大国有较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的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对我国未来两栖作战也将会有较大的限制。因此,加快发展我国新型两栖船坞登陆舰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改变我军两栖战舰相对落后局面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海疆某海域.一支由新型登陆舰组成的登陆输送群.在导弹护卫舰和歼击轰炸机的掩护下。沿着扫雷破障舰艇开辟的航道.高速驶抵某岛屿滩头.成功地把陆军某部装甲突击群输送上岸这是中国海军某登陆舰支队为苦练登陆作战硬功而进行的一次实兵演练.  相似文献   

6.
中国登陆舰     
中国海军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我国古代的平底帆船、沙船、连环舟等,具有吃水浅、平底等特点,适宜于冲滩登陆,是当时水师登陆作战的主要船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扶持蒋介石集团,美国将一些坦克登陆舰及其它登陆舰船赠送给国民党海军。日本投降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又从日本人手中接收了  相似文献   

7.
两栖渡海登陆作战是多兵种的联合作战,需要海军和空军等互相配合。我国未来两栖作战的主要假想敌均具有较强的海空力量,而我军目前制空能力和空对地打击能力都很有限,所以需要在未来渡海登陆作战中加强防空和对陆打击能力。渡海编队两栖登陆舰艇负责兵力的投送,火力支援舰等负责对岸火力打击。在战斗进行中,两者都会成为敌人反击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提高两栖登陆舰艇的防御能力,更要加强火力支援舰的对敌打击能力。在众多防御和打击手段中,导弹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其代价较大,而且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在两栖舰艇上装备价格昂贵的防空导弹并大量使用导弹武器来打击对方滩头及纵深目标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成本等因素,不能放弃火炮这个传统武器(当然这里也包括火箭炮)。  相似文献   

8.
徐菊英 《船舶》1991,(1):7-8
美海军舰队中的登陆舰艇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文概要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的攻击型登陆舰、船坞登陆舰及登陆艇运输舰。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船坞登陆舰的现状、总体技术性能、装载系统、防御作战能力及其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以及国外船坞登陆舰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各国发展的两栖战舰中,法国船坞登陆舰的设计和总体布局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舰坞登陆舰相比较,总给人一种匠心独具、别具一格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余力  石爱国  肖冰  代亮  杨波 《船舶》2006,(6):52-56
舰载直升机起降训练仿真系统是以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及直升机、舰船运动数学模型为基础的复杂系统。提出了研制舰载直升机起降训练仿真系统的具体思路和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本系统中的海浪生成、舰船运动、直升机操纵等模块的数学模型及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了陶瓷/金属复合靶板的研究现状.根据船用钢的吸能特点和船用陶瓷轻型复合装甲的特殊性,将10 g破片模拟弹侵彻陶瓷/船用钢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计算了破片模拟弹的侵蚀变形能和船用钢背板的隆起-碟型变形吸能,并将后者分为径向弯曲变形能、径向膜托伸变形能及周向弯曲变形能等,给出了各种能量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计算弹道极...  相似文献   

13.
登陆作战中的火力支援既是整个登陆作战的重要环节,也是登陆战役成败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在远离大陆作战时,没有充足的空中支援的情况下,海上的火力支援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水面舰艇对岸火力支援的特点,建立了水面舰艇对岸火力支援效能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火力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4.
非接触水下爆炸舰船结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舰以及实施水下爆破任务的舰船不可避免要遭受水下装药爆炸的冲击载荷,舰船上人员与设备要承受由此带来的强冲击.确定舰船遭受水下爆炸引起的冲击环境,对舰船人员和设备的防护都有指导作用.针对3 000 t级水面舰船,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舰船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距舰船水平距离60 m,装药水深60 m,1000kgTNT当量装药水下爆炸,舰船的冲击环境.得到的舰船典型部位结构的速度响应数值合理,规律正确,得到的舰船冲击环境可以指导舰船人员及设备的冲击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15.
张宗科 《船舶》2016,(1):21-28
美国气垫登陆艇(LCAC)的艇体浮箱及上层建筑均为焊接铝结构,板厚较薄,防弹能力较差,LCAC对驾驶舱等重要部位采用额外装甲进行防护。随着轻质装甲材料的发展,其单位面积质量大为减轻,LCAC将装甲防护范围进一步扩大,以增强中弹后的返航能力。文章系统介绍LCAC装甲防护技术的发展,并就装甲防护对总体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也可为国内气垫船的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飞机轮载作用下的甲板动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逆求飞机起落架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的方法,并将飞机起落架系统以及在波浪运动的船体国反结构看作一个耦合的动力学系统,建立了一套着舰飞机与甲板瞬态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方法,用该方法可以预报在各种海况,航速及机降工况下舰船甲板的动应及飞机承受的冲击过截,本文给出了计算例子。  相似文献   

17.
针对登陆台风对长江口口门水域产生的影响问题,采用统计学方法对3次登陆台风期间现场采集的长序列定点观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有效波周期减小至常态天气水平,未出现长周期涌浪;台风登陆前水位抬升,最大增水与最大有效波高均出现在登陆前高潮时;台风登陆前有效波高在2 m以上时,波浪对口门处由南向北的横向流速分量起到抑制作用;其他时段,口门处由南向北的横向流速分量变化与涨潮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加科学、高效地计算出由各种不同型号登陆舰艇所组成的登陆输送编队的装载方案,通过建立登陆输送编队战斗装载方案模型及优选模型,给登陆输送编队战斗装载方案决策软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对作战通道进行分类,分析作战通道的基本组织形式,以某舰的6条通道为例,确定影响作战通道选择的几个因素,对各因素评价、分析。最后,采用专家评价法,建立评价指标集,确定各因素的权值向量,依据权值向量比较各通道的性能。对舰艇战时防空作战通道选择及平时作战通道建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舰艇的论证过程中,评价论证方案的好与坏或评比不同舰艇作战能力的强与弱,就要研究舰艇的作战能力评估。登陆舰艇与驱逐舰、护卫舰等作战舰艇的使命任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不能完全采用作战舰艇的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对登陆舰艇进行评估。首先根据登陆舰艇的使命任务和特点,建立了登陆舰艇作战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作战模拟方法和层次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进行了计算,其次对作战模拟方法中的仿真模型和仿真平台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