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京地铁5号线充分体现轨道交通"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设计理念,采用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展现全新的轨道交通形象,在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很多方面都开创了北京乃至全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第一,如:开创在地铁开通运行之初就实现高密度4min间隔的新记录;在国内首次实施了AFC网络清算中心(ACC)、采用全高和半高安全门(PSD);首次系统解决了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形式的衔接问题;在国际轨道交通工程中首次设计了曲线梁斜拉桥、首次全面开展北京地区特有地层条件下地铁盾构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研究并成功应用;在国内外暗挖地铁建设中首次设计和实施了22.6m大跨度单拱单柱双层岛式暗挖结构;在国内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的轨道交通路网指挥中心(TCC),使轨道交通网络线路间的指挥协调以及轨道交通与城市防灾系统的联动成为现实,为网络化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北京正处在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加速期,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交通问题十分突出,日益为社会关注.为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北京市委、市政府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治本之策,而重中之重就是大力发展以地铁为主的轨道交通.为了更好地介绍北京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状况,本刊记者采访了市交通委周正宇副主任,他围绕北京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国内首套车载地铁接触网在线监测装置在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国博线上线首次采用,并在调试。为了更好地维护接触网系统,重庆轨道集团从国外引进了车载地铁接触网在线监测装置,用于监测1、6号线地铁接触网运行情况。该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安装在地铁列车上,而不需要借助接触网工作车。当需要对接触网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被称为“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中国在新一轮扩大内需投资中.轨道交通建设是一个突出的投资亮点。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建设速度,中国的轨道交通发展目前都正在经历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然而,大规模集中建设的背后.却给钟情地铁的诸多城市带来了地铁施工事故频发、巨额资金难以筹措.技术及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国产地铁设备技术有待提高以及运营后面临巨额资金补贴等难题.专家认为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会阻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州地铁3号线某区段的现场调查及掌握的资料,对接触网供电分区的改造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以保证接触网对机车车辆的有效供电,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营,并对其他同类工程项目接触网供电分区的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都市快轨交通》2010,(1):53-53
2009年12月30日,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委托运营协议》,委托运营期为10年。协议约定,委托运营期结束后,京港地铁负责将大兴线的资产完好无偿地移交给大兴线公司。大兴线公司是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代表市政府投资建设大兴线工程;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此前建设了国内第一次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运营的地铁线路——北京地铁4号线,因30年内需自负盈亏而颇受关注。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地展开,在国铁受到冷遇的小号码道岔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选用小号码道岔,可以节约土地用量,降低地铁建设成本,同时也迫使地铁车辆段的选址逐渐远离闹市区。广州地铁5号线道岔是全国最小号码的道岔,以此为例介绍了道岔的设计应用和维护。合理地选用小号码道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强 《科技交流》2005,35(3):116-118
通过简要分析哈尔滨地铁接触网覆冰原因、特点和接触网除冰的必要性,并结合国内外除冰方法的介绍,提出了与哈尔滨轨道交通工程特点相适应的接触网除冰方案,以提高工程的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轨道交通中的噪声和振动问题也随之凸现。上海的明珠线轻轨系统,北京的13号线轻轨系统都曾面临噪声振动的困扰,东京地铁12号线在运行中的噪声问题也令日本地铁界感到无奈。环境噪声和振动影响问题已经成为限制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形成原理与分类,介绍了多种城市轨道交通中减振降噪的措施。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开展新型产品的开发和相关规范的制定工作,以利轨道交通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家庄枢纽汇集了轨道交通5、10、11号线和亦庄线以及地面交通枢纽等多种交通方式,是北京市区东南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北京现阶段最大的枢纽站。同时,上述4条轨道交通线路的车辆基地也设置在此处。宋家庄站要解决好轨道交通之间以及与地面交通枢纽的衔接,保证客流交通与换乘通畅、方便,同时协调轨道交通建设的近、远期关系 ,以及考虑交通基地的综合利用,做到地铁枢纽站、公交枢纽、车辆基地、相关线网、道路市政等总体的最优化。现着重介绍宋家庄站的建设内、客流分析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1837年-1909年)清末大臣,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力倡修铁路,是中国近代铁路的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整合铁路资源 发展铁路物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是我国流通领域中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第三利润源泉"。铁路运输企业要根据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确定企业在发展现代物流中的市场定位,进行结构调整和经营策略的调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相关资源,增强铁路运输企业在现代物流中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中铁物资提出了发挥“一个中铁物资优势”、打造“两个领先者”的服务战略,中铰物费各事业部和子公司都适时制定了相应的服务子战略,一年以来,中铁物资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14.
结合2003年91-11月参加的中国铁路高级管理及技术人员赴德考察培训,总结中国铁路与德国铁路在铁路建设资金、路网的发展情况和运输压力、经营方式、设计思想、安全监管理念、养护维修方式、设计理念、管理体制等8个方面的部分区别.  相似文献   

15.
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是铁道部直属特种货物运输企业,具有铁路运输承运人资格。2003年11月4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依法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法人治理结构,依照《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  相似文献   

16.
王伟才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219-220
ABB公司为重型机车用现代的四冲程柴油机特别开发TPR系列增压器,本文介绍了TPR系列增压器主要设计特征,该系列增压器将满足下一代铁路市场高效、环保、节能和高可靠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22日,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时速30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CRH2-300),在位于青岛棘洪滩的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由此开启了中国列车制造的崭新时代。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这一动车组的研发制造单位——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据介绍,时速300公里动车组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时速200公里动车组技术平台的基础上,由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是中国铁路全面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标志着中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动车组的国家。这条消息的发布备受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业关注。仅用3年多的时间,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南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出中国企业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上非同一般的发展速度,同时也成为企业自身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坚持自主创新,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民族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全长1110公里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以来,各参建单位按照铁道部 提出的“拼搏奉献,依靠科技,保障健康,爱护环境,争创一流”的要求,克服高寒缺氧等重重困难,夺取了青藏铁路开局之年的全面胜利。 切实做到“三同时”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既是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又是世界山地生物物种一个重要的起源和分化中心。其生态环境既独特原始又脆弱敏感,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  相似文献   

19.
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4日10时25分,万众目光凝聚在银装素裹的唐古拉山上.帐篷造型的唐古拉车站站台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一声令下,南北两架装扮一新的高原新型铺轨机伸出长臂,分别从两个方向把两节长25 m的轨排稳稳落下,青藏铁路在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5 072 m铺轨通过,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功跨越"地球第三极",攀上世界铁路之颠.  相似文献   

20.
生于铁路大家庭 1979年,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正式成立,与铁道部物资管理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内称物资管理局,对外称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既是铁道部的职能机构,又是物资供销的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