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N6嘌呤衍生物是重要的核苷类药物的中间体.以2-氨基-6-氯嘌呤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反应制得2,6-二氯嘌呤,收率30.5%.2,6-二氯嘌呤分别与苯胺、邻氯苯胺和对氯苯胺,通过N-烃基化反应制得2-氯-6-N-芳基嘌呤,收率75.2%;2-氯-6-N-2′-氯苯基嘌呤,收率68.5%和2-氯-6-N-4′-氯苯基嘌呤,收率63.2%.使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目标产品.2-氯-6-N-芳基取代嘌呤衍生物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2,6-二氯嘌呤)∶n(苯胺衍生物)=1∶5,使用戊醇为反应中的溶剂,其用量为m(C5H11OH)∶m(2,6-二氯嘌呤)=23∶1,反应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2.
利用Tenax-TA吸附管采样和ATD-GC/MS检测方法分析某舰船蒸汽动力系统汽轮机油散发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特征。结果显示:散发口附近污染物浓度最高达16.1 mg/m3,为舱室环境浓度(0.83 mg/m3)的近20倍。除常见的芳香烃和烷烃外,散发口附近还检出高浓度的2,6-二叔丁基苯酚(DTBP),该物质为汽轮机油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此建议我国在进行舰船舱室空气治理时,应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开展汽轮机油品质改进和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近年来利用Friedel-Crafts反应、取代反应、催化脱氢反应等方法合成2,6-二苯基苯酚的工艺,评价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2,6-二苯基苯酚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2,6-二苯基苯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三甘醇苯并[5,6]香豆素-3-甲酸酯(Ⅳ)并经1HNMR、13CNMR、FTI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化合物Ⅳ和三甘醇二苯并[5,6]香豆素-3-甲酸酯(V)发出蓝色荧光,它们的最大发射波长λem受溶剂极性影响较小.甲醇和乙醇能使V的荧光强度增强,二甲亚砜是该类物质的荧光猝灭试剂.在乙腈中,Ca2+能使化合物Ⅳ荧光强度降低30%,而使化合物V荧光强度增大40%.  相似文献   

5.
利用 Tenax-TA 吸附管采样和 ATD-GC/MS 检测方法分析某舰船蒸汽动力系统汽轮机油散发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组成特征。结果显示:散发口附近污染物浓度最高达16.1 mg/m3,为舱室环境浓度(0.83 mg/m3)的近20倍。除常见的芳香烃和烷烃外,散发口附近还检出高浓度的2,6-二叔丁基苯酚(DTBP),该物质为汽轮机油添加剂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此建议我国在进行舰船舱室空气治理时,应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开展汽轮机油品质改进和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采用静态呼吸图法,以导电玻璃为衬底,以三氯甲烷(CHCl_3)为溶剂,制备聚苯乙烯-b-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蜂窝状多孔结构薄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溶液的浓度、嵌段比,以及不同溶剂对多孔薄膜形貌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于PS(122k)-b-P4VP(22k),以CHCl_3为溶剂时,获得规整多孔结构薄膜的最佳浓度为30 mg/m L,3种嵌段共聚物中嵌段比为5∶1时,获得的多孔结构薄膜的有序性最佳.而以二硫化碳(CS2)为溶剂时,在较低浓度(10 mg/m L)会获得孔径更大的多孔结构薄膜.对多孔薄膜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后发现,随着温度升高,薄膜孔径有所增大,当被加热至120℃并保持1 h后,多孔结构仍能保留;而当温度上升至160℃后,多孔结构消失.  相似文献   

7.
以醋酸钠为矿化剂,通过水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MIL-101,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气体吸附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利用静态吸附法对苯、甲醇、甲苯和水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IL-101形貌为八面体,颗粒尺寸约为500 nm,其VOCs吸附性能与220℃制备所得的MIL-101(HF)性能相当,优于210和200℃制备所得的产物,明显优于商业活性炭,在25℃下,对苯、甲醇和甲苯的吸附量分别达到1 300、1 127.7和750 mg/g.通过比较吸附等温线的初始斜率发现,甲苯/水的吸附选择性最好,苯其次,甲醇最差.  相似文献   

8.
以二茂铁吡嗪环钯氯桥连二聚体1为原料制备单核含氯环钯加合物2-3,进一步经卤素交换反应得到含碘离子的氮杂环卡宾(NHCs)-二茂铁吡嗪环钯化合物4-5,用质谱、核磁共振和单晶X-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这类NHCs—环钯化合物在Suzuki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HCs-环钯化合物可高效催化溴代芳基邻二胺与芳基硼酸的Suzuki反应.该催化体系提供了一个有效制备联芳基邻二胺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9.
用DFT- B3 LYP/6 -31G*方法模拟研究了2,4,6-三硝基甲苯(TNT)、2-氨基-4,6-二硝基甲苯(2A)和4-氨基-2,6-二硝基甲苯(4A)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还原中间体亚硝基芳烃与一模型靶分子的动态反应过程,从理论上探讨了硝基芳烃的关键致毒反应机理.通过计算获得反应各驻点的电子结构、能量及相应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溶液法合成无色棒状化合物1,4-二异丙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四氯溴-锌(II),分子式为C_(12)H_(26)N_2·ZnBr_(1.25)Cl_(2.75)(1).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235.2 K时发生了可逆相变并伴随有8.4 K的滞后.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从室温相的Pmna空间群[a=13.746 9(13),b=10.160 8(10),c=13.160 4(12),V=1 838.2(3)~3和Z=4]变化到低温相的P2_12_12_1[a=10.0987(7),b=13.0778(10),c=13.6093(10),V=1797.4(2)~3和Z=4],这可以归属为铁弹型相变,Dabco环的扭曲可能是导致发生相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6-氯-2,′3,′5′-三-O-乙酰基鸟苷是一类有应用价值的核苷类药物中间体.本文以鸟苷为原料,经酰化、氯化合成6-氯-2,′3,′5′-三-O-乙酰基鸟苷.重点研究了酰化过程中溶剂选择、物料配比和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出的较佳制备工艺为:8.5 g鸟苷(30 mmol)溶于10 mL吡啶和25 mL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加入18mL(0.3 mol)乙酸酐于80℃反应3 h;将所得产物溶于10 mL DMF和40 mL二氯乙烷混合溶剂中,加入8.3 g氯化四乙铵,滴加14 mL三氯氧磷于85℃微波反应10 m in,即得产品,总产率达75.2%.使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和质谱对所得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目标产品.  相似文献   

1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稳定剂和模板,利用再沉淀法制备了偶氮苯类有机小分子2-(4-羟基苯基-偶氮)苯甲酸(HABA)的纳米粒子,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镜(SEM)和圆二色谱(CD)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HABA纳米粒子为带状,在无手性诱导剂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子表...  相似文献   

13.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有机氯农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同时测定水中20种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并对固相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 0~0.999 8),对于1 L添加0.5 μg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溶液水样,其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64.1%~123.2%,检出限为0.001~0.01μg/L,多次重复实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n=6).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不对称酞菁(化合物B),采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质谱以及红外光谱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确认了化合物B的结构,化合物B在近红外区有一个宽的吸收带。通过溶剂扩散方法,把化合物B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又称作有机玻璃进行掺杂,得到一种具有近红外吸收的有机玻璃材料,该材料即可以在紫外可见区300~400 nm和600~700 nm有吸收,又在近红外区1000~1500nm有一个宽的吸收带,是潜在的光热转换材料。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铝酸酯偶联剂X-30制备超疏水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为溶剂用自制的廉价铝酸酯偶联剂X-30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然后构造一个具有微纳米结构的二氧化硅表面使其达到超疏水效果.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镜(SEM)、表面水接触角测量(WCA)对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成功地被偶联剂包覆,其表面水接触角为150.1°,达到超疏水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笼形八聚(二甲基硅烷基)倍半硅氧烷(Q8M8H)、烯丙醇、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了八聚(2-溴-2-甲基异丁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OBPS)星型引发剂,并通过FTIR、1 HNMR、29SiNMR和GPC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溶剂、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结构和产率的影响.酯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四氧呋喃(THF)为溶剂,0℃反应3h,室温反应20h,产率可达85.0%.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苯丙酮在手性胺膦配体与[IrHCl2 (COD)]2组成的催化体系下不对称转移氢化合成(S)-(-)-1-苯基-1-丙醇的反应,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n(底物):n(铱催化剂)、n(铱催化剂):n(手性配体)和碱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丙醇中,利用该体系催化苯丙酮反应6h后,反应转化率可达94.5%,对映选择性(ee)达96.0%.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芹菜素脂质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卵磷脂∶胆固醇、乙醇浓度、有机相∶磷酸缓冲液对芹菜素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并进一步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BBD)优化芹菜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实验工艺条件为: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2.4,有机相∶磷酸缓冲液为10∶1.6,乙醇浓度为26%.在此条件下制备芹菜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可达50.01%,与预测值53.99%接近.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芹菜素脂质体,表面光滑,粒径约为20μm;进一步用分子量为2 000,浓度为2%的PEG修饰芹菜素脂质体,并于5℃、室温及45℃下分别保存.结果表明,所得芹菜素脂质体在室温条件下保存效果最好,经36 h仍能保持较好的形态且数目稳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液法将1-乙基-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与溴化锌反应,得到一种新型的结构相变材料,其分子式为[CH_3CH_2-DabcoH][ZnBr_4].差示扫描量热法结果显示,化合物在215.13 K左右发生了可逆相变并伴随着5.78 K的热滞后.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化合物从室温相的Pnma空间群(a=11.446(3)?,b=10.195(3)?,c=12.682(4)?,V=1 480.0(7)?~3和Z=4)变化到低温相的P2_1/c空间群(a=9.99(2)?,b=12.49(3)?,c=11.29(2)?,V=1 406(5)?~3和Z=4),发生了结构相变,Dabco环的扭曲及镜面的消失可能是导致相变发生的原因.对化合物进行介电性能测试,在180~223 K的范围内,其介电实部(ε′)有明显的介电转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溶胶-凝胶法将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KH-560)改性SiO2硅溶胶,并用其掺混改性环氧树脂,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涂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热失重(TGA)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等对制备的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改性SiO2硅溶胶与环氧树脂的质量配比为3∶2时,涂层的附着力、硬度、抗冲击和柔韧度性能最佳,同时涂层的耐酸、耐碱、耐汽油、耐蒸馏水和耐盐水效果也达到实际使用标准.杂化涂层中无机SiO2相与环氧树脂相间存在化学键及氢键作用,有机-无机杂化交联的结果提高了涂层的耐高温及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