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解决当前城市物流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不良影响,提出将物流系统从地面转移至地下,建立一种新型物流系统——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统,以解决当前城市物流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为建立全面、系统化的新型地下物流系统,首先,依据城市物流需求情况对城市进行区域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下物流系统的主干线路规划设计;然后,在充分考虑地下物流内部空间利用率的情况下,对干线路段物流系统的运输管道断面进行分舱布置,实现"干线共同运输,支线分散运输"的理念,达到不同货物按舱运输、高效运行的理想效果;最后,通过理论分析,验证建立新型地下物流系统的重要性、发展前景性以及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建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经济、社会、环境、工程地质四层面指标,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构建了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建设适应性评价体系;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建设适应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在项目建设中的可行性,为管理者进行城市地下物流项目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下称“先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利用地下物流系统发展智慧城市配送的创新思路,可提升城市物流的运行效率,形成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支撑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以先行区的地下物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地下物流规划建设可行性,得出先行区内的大桥组团适宜发展地下物流系统的结论;对大桥组团内地下物流的需求进行预测,据此设计了地下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物流节点、物流廊道、运输设备和技术参数等;对研究难点——地下物流廊道建设形式开展了详细设计,以此制定了地下物流近期建设方案,为先行区的智慧城市配送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发展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地下隧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衍生出了路面反复开挖、地面塌陷、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城市管网隧道多布置在现有道路下方;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如减少道路开挖面积,降低对地面交通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道路转弯及避让重点建筑设施等难题,是对现有施工技术的一种考验。本文介绍的推盾施工技术以始发工作井小,占地面积少,对地面交通影响小、可连续实现小半径曲线三维转弯、地面沉降小等优点无疑会成为未来城市地下隧道工程建设的首选工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建设周期长、投入大、隐蔽性较强及众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其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为了对地下物流系统建设风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文中在属性权重信息尚且未知的情况下,以政策审批、工程地质、经济、环境、技术与施工等5项可能引起重大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系统建设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程度不断提高,顶管法在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道(包括排水管道、电力管道等)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顶管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顶管技术在城市地下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技术难点和重点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并以某市顶管排水管道施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数值模拟手段,详细介绍了不同顶管施工技术在此类地质条件下的施工特性,包括土压型平衡顶管技术、泥水型平衡顶管技术、气压型平衡顶管技术,得出泥水型平衡顶管更适宜此类土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市政道路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吉见 《路基工程》2007,(4):142-144
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给排水管道顶管施工技术,在穿越城市建筑、公路、深埋等重难、复杂施工条件时,有其独到的优势,本文就广州大学城外环路排水工程污水管的顶管施工技术运用,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城市地铁建设尤其是施工技术将是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的现状,重点讨论了应用于不同施工方法中的施工辅助技术,即岩土加固技术、防水技术、信息技术和环保技术,对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分类。最后展望了未来我国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下方带状地下空间是轨道交通、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及地下物流等市政设施的主要敷设载体。为了提高此类带状地下空间的高效、集约化利用,以国内某新区的开发建设为例,将地下道路、综合管廊、地下物流等设施进行集约化共建方案研究,并通过对共构体的横断面、平面接口、纵断面及关键节点进行详细设计,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地下市政设施的共建技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国富  唐卓华  路林海 《隧道建设》2016,36(12):1487-1491
盾构隧道管片内径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隧道的整体性能,为优化盾构隧道的管片内径,调研国内外各大城市既有盾构隧道管片内径的情况,从隧道寿命、建筑限界、轨道铺设和技术经济性方面对管片内径选择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为确保特殊地段道床的减振效果,建议将盾构隧道的建筑限界调整为5 300 mm;地铁盾构隧道寿命应与城市发展寿命相一致,管片内径加大到5 800 mm及以上是符合实际需求的,可为后期二次衬砌加固预留空间,并且能够大幅降低后期的维修保养投入。  相似文献   

11.
地下磁悬浮交通设计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七虎 《隧道建设》2011,31(2):154-160
通过分析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和交通事故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详细论述了发展地下磁悬浮交通的动因。提出未来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方式宜考虑发展地下磁悬浮交通,其中未来的城市客、货运交通宜发展地下中低速磁悬浮交通,而未来的城际交通宜发展成为绿色、低碳的地下高速磁悬浮交通。详细介绍了地下磁悬浮交通和地下物流系统的构造组成,重点介绍了地下磁悬浮系统具有节约土地、环境友好及高速大运量等优越性以及与该系统当前有关的试验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隧道的真空压力范围确定、截面设计、空气动力学试验模型、机械电力设备研究、生命支持系统研究以及建设成本估计等。  相似文献   

12.
0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公用设施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城市公用设施中,电缆管、上下水管网、热力(动力)管道同地下铁道一起被称之为城市的生命线。而这些管道大多是埋在地下的。过去城市中地下管道的施工多采用开挖沟槽铺设管道的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并不适合对旧城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因为旧城区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没有施工场地。特别是对于如北京、西安、天津和上海等城市的旧城区有许多风景名胜和有影响的建筑景观,不能随便开掘、降水、挖土、埋管。因此采用非开挖技术对旧城区的地下管道进行改造是十分有利的。随着非开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铺管道的施工也采用此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指的是在同一个人工空间中集中布置各种城市管线,从而形成一种集约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基础设施,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总体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地上空间资源的利用日趋饱和,城市面临着“摊大饼”式快速扩张问题。随着地下隧道、地下车站、地下综合体等重点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工程呈现出微变形、小间距、大断面、大埋深、高精度、长距离和超大规模等特点,面临着“水、软、变形难以预测”三大技术难题,严重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发展,给我国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装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总结分析了近年来地下空间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近接施工技术、施工装备和数智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展与创新,详细分析了软土富水地层位移和变形控制技术,提出富水地层冻结技术和跨地铁运营隧道综合辅助施工控制技术;介绍了集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前沿技术和隧道装备核心共性技术,以及具有绿色化、智能化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典型超级地下工程装备。从设计、施工、监测、运维4个方面介绍了现代地下空间数智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强调通过地下空间信息的共建共享,构建可视化的地下空间信息平台,是实现“透明地下空间”的基础;对复杂地质条件灾害的预警与控制,是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有力保障;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控制管理系统,是支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的关键;并指出未来地下工程需加强数智化技术应用,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地下市政设施、人防设施)发展的特点。从开发总量与人均水平、空间分布与开发深度、开发功能3个方面介绍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策及管理方面与功能开发方面。同时介绍未来杭州地下城的发展策略,并展望其发展蓝图。最后分析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特殊地质及工程技术问题(粉土、粉砂地层,淤泥地层,上软下硬地层等问题;近接施工技术,地下立交技术等)、地下工程防灾问题、景区环境保护问题、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程。  相似文献   

16.
林志  刘旺  陈川  蒋树屏 《隧道建设》2020,40(Z1):1-8
为评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情况,系统梳理了近14年来我国交通隧道在工程勘察、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装备、通风与照明、运营养护和环保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进步与创新。对未来隧道行业的技术发展作出展望,提出复杂条件超长隧道、跨海隧道修建技术、城市地下道路网建设与运维技术、隧道绿色可再生能源互补式综合利用技术、隧道病害智能诊断与快速修复技术、超长复杂隧道与地下工程智慧防灾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0月18日举行的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交流会透露,我国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对于有条件的老城区,可以结合市政路改造,把各种地下管线尽可能规划布置在步行道或其他空间下。目前,扬州5.09 km2的老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通过专家评审和验收,未来扬州市地下管线普查将覆盖310 km2的规划区,统一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影响面广的综合项目。由于线路一般设在人流密集的城市建成区,且沿街道路埋地(地铁)或架空(轻轨)铺设,因此在建设期间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及市政管道的影响较大。由于地铁车站、区间等工点的覆土通常为2~6 m,占地面积大,一般采用明挖施工,这对同处于浅层地下空间的重力流污水管道的影响很大。该文通过分析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对污水管网系统迁改建设、运行等方面的影响,结合部分典型设计案例,提出优化建议及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由于各类管线的无序发展,竞相争夺着有限的地下空间,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建立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综合管沟),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形式,有效的解决城市地下管线无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大规模新型地下空间的施工风险防控问题,提出城市地下大空间定义,分析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风险的特征,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风险的理念,将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风险系统分为工程结构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3部分。首先,在分析各子系统特点及子系统间关系的基础上,整合贝叶斯网络、模糊综合评价法、马尔科夫链和系统动力学,构建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重大风险多因素耦合演变模型; 然后,在贝叶斯网络框架下提出风险因素耦合系数的概念,实现在定量描述风险因素耦合效应的同时简化贝叶斯网络的构建过程,并分别以马尔科夫链和系统动力学作为描述环境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演变行为的工具,实现对施工过程中风险演变趋势的预测; 最后,运用多因素耦合演变模型对北京地铁17号线东大桥站进行施工风险分析。结果表明: 1)城市地下大空间施工风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开挖阶段达到最大; 2)风险因素耦合效应对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有显著影响,忽略风险因素的耦合效应会使风险分析结果出现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