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屈指算来,F1登陆中国已经5年了。可以说,每年的F1上海站都是中国车迷的盛宴。在F1登陆中国的第5个年头,我们想对所有的车迷说:请去现场享受F1吧!!!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运动》2008,(10):144-147
从2004年开始,F1上海站就一次次地带给所有车迷快乐的回忆。这一次鼓励大家去现场感受F1的速度与激情,也是因为这4年来的比赛,确实有不少精彩之处值得欣赏。很多车迷都在说,电视转播如此发达的今天,去现场的意义到底有多大?那么,就让我帮您一起回顾这4年来的精彩,顺便也和您说说为什么要亲眼看到才算是精彩。  相似文献   

3.
或许有很多人说,F1有什么好看的?到现场看比赛和看电视转播有什么区别呢?作为一个车迷,如果不能到现场亲身感受一下赛车带来的震撼,体验一下赛车在眼前飞啸而过的冲击,那就很难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车迷,虽然我每年一次不落地到上海看比赛,但自从得知新加坡即将举办夜赛的消息后,它就牢牢牵住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4.
或许有很多人说,F1有什么好看的?到现场看比赛和看电视转播有什么区别呢?作为一个车迷,如果不能到现场亲身感受一下赛车带来的震撼,体验一下赛车在眼前飞啸而过的冲击,那就很难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车迷,虽然我每年一次不落地到上海看比赛,但自从得知新加坡即将举办夜赛的消息后,它就牢牢牵住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5.
去年的10月.当看完F1的车迷回来后都这样兴奋的列我大喊大减:“你知道吗?太棒了!那引擎声真是太美妙了!你真应该去听听……”  相似文献   

6.
谭德凯 《汽车杂志》2004,(5):114-117
受奔驰中国的邀请,3月中旬我们远赴马来西亚吉隆坡观看最顶级的赛车运动——F1.一连三天在雪邦赛道内近距离接触了周末赛事活动。笔者希望通过此文让从未现场接触过F1的车迷对比赛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九月上海站比赛将会是众车迷的朝圣地.在此先预祝上海站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尽管F1进入中国已经是第12个年头,但对于中国车迷而言,F1依旧是一项透着高大上气息的汽车赛事。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中国车迷的热情,这点从现场看台上黑压压的人群就可见一斑。12.5万的现场观战人数,不知道会不会让那些连主看台都坐不满的分站赛凭生出几分"恨意"。12年,F1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冠军人选,当然,那些单纯为"颜值"而来的除外。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轿车情报》2007,(4):28-29
期待2007年F1赛季 在舒米宣布退役后,我就想再也不要看F1了,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不仅仅是铁杆舒迷,也是真正车迷。我热爱F1这项运动,它是我无可或缺的兴趣爱好。2007赛季的F1大幕即将拉开,在这里谈下我的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浮华摩纳哥     
童子 《汽车时代》2009,(6):83-87
独特让我心飞扬 马上就要到F1摩纳哥之战了,在法国图卢兹留学的我,作为F1车迷的我,又怎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如果不去看比赛那会是终身的遗憾。  相似文献   

10.
杨云飞 《轿车情报》2014,(6):256-259
了解60年代F1的车迷,和喜欢汽车运动的车迷,再或者关注赛车模型收藏的车迷一定知道胡安·曼纽尔·方吉奥的大名。他不仅是F1历史上的传奇车手更是—位“指挥家”。他为F1做出的贡献和在F1比赛中所取得的成就连迈克尔·舒马赫也无法企及……  相似文献   

11.
《汽车杂志》2014,(4):238-240
只有一哨尖刻到骨子里的呼啸才能代表F1!作为一个车迷,我反对把这项比赛带到沟里的所谓技术规章——拜托,这是F1在比赛,不是割草机聚会!  相似文献   

12.
《车时代》2008,(11):14-14
《车时代》同仁你们好!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F1的车迷,家里面大大小小的F1各个车队汽车模型摆满了我整个书柜。以前看F1大奖赛只能通过电视上的现导播直播,而如今我在关注比赛现场直播的同时,还开始仔细阅读一些媒体上的后期报道文章,这样一来感觉自己对F1这项汽车运动了解更多了,自从我接触了《车时代》杂志后,就开始关注贵刊上的F1版块。  相似文献   

13.
倪巍  阿水  卓鹏  王晓静 《摩托车》2012,(3):74-79
男人们喜欢摩托车,喜欢那种自由无束的骑行感受。女人喜欢摩托车,喜欢那种放松心情寻找真我的情怀。于是就有了数目众多的男女车迷驰骋在路上。但是往往出于各种原因,男性车迷和女性车迷似乎都只在各自的车友圈子中打转。直到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那就是一个好的摩托车厂家,可以生产出让男女车迷"共同飞翔"的精品摩托,这个厂家就是光阳摩托。  相似文献   

14.
邂逅     
男人们喜欢摩托车,喜欢那种自由无束的骑行感受。女人喜欢摩托车,毫欢那种放松心情寻找真我的情怀。于是就有了数目众多的男女车迷驰骋在路上。但是往往出于各种原因。男性车迷和女性车迷似乎都只在各自的车友圈子中打转。直到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那就是一个好的摩托车厂家。可以生产出让男女车迷“共同飞翔”的精品摩托,这个厂家就是光阳摩托。  相似文献   

15.
当F1第四次开进上赛场时候,车迷队伍中拥有独具个性装扮的车迷,已经不只有老外,更多的是我们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4年,听起来很长,却又是过得飞快,因为F1在这里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15年前,是否有许多车迷和我一样,在上海国际赛场看了中国历史上的首届F1分站赛。在这15年里,上海国际赛车场承接了千百场比赛,接待了千万人次的观众……上海国际赛车场一度被认为是全球最"烧钱"的F1赛道。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5年里,为了承办F1大奖赛,已经用去近90亿人民币。每年电视转播权就需要1.5亿元,平均每年的花销接近6亿元,而每年的经济收入仅有4亿元左右,但作为车迷的我们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月30日,"我和光阳有个约会"(华南站)赛事在广东省江门市圆满结束,共有来自华南多省的近500名光阳车迷来到了现场。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天,还有两位分别来自贵州与广西的车迷朋友不远千里而来,使现场众人充分感受到了光阳车迷的热情。据了解,本次赛事由光阳摩托发起,旨在令广大车迷朋友们充分感受到光阳  相似文献   

18.
F1观战手册     
柴颖慧 《汽车杂志》2004,(9):120-122
上海F1大赛在即,众多车迷磨拳擦掌,蠢蠢欲动,想在第一时间赶到赛场去体验这一汽车运动的顶级赛事,然而由于F1大赛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许多车迷对如何才能顺利圆满的到场观看赛事还不甚了解,这里我们就将观看F1所要注意的各项细节为大家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WRC战况     
《汽车杂志》2005,(9):197-197
我是一名F1车迷,最崇拜“大舒”。由于长期在校,所以不能在电视上欣赏激动人心的F1大奖赛,只能通过《汽车杂志》来了解F1赛事,《汽车杂志》里有我喜爱的车模,但由于经济原因,只能保保眼福,故希望成为会员以优惠的价格买到车模,最后提出一点见意:  相似文献   

20.
马尔蒂尼 《摩托车》2012,(6):115-115
2012年4月30日,“我和光阳有个约会”(华南站)赛事在广东省江门市圆满结束,共有来自华南多省的近500名光阳车迷来到了现场。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天,还有两位分别来自贵州与广西的车迷朋友不远千里而来,使现场众人充分感受到了光阳车迷的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