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琴 《都市快轨交通》2018,(6):153--158
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及《地铁设计规范》中地下车站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泵房设置等相关条款进行对比,分析地铁工程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取值标准、室外消火栓设置位置及数量、消防泵房设置位置等方面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在工程实施上存在的难度。列举国内各地轨道交通单水源条件下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在室外消防水池、消防泵组及市政消火栓设置方面采取的多种组合设计方案,同时以中南某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通过对轨道交通消防给水系统既有设计方案的总结分析,提出轨道交通消火栓系统设计应根据地铁工程特点,结合消防实际救援,采取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2014年发布的《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相较于以往规范,针对地铁车站的消火栓系统提出增加室外消防水量、明确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稳压装置参数及消火栓按钮不宜作为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开关的描述。通过对新增要求的理解,以实践设计经验对地铁消火栓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地铁工程室外消防水量在双路市政水源的情况下可利用由市政水源接出的室外消火栓满足水量要求,否则需设置消防水池;临时高压系统的稳压装置流量取值宜为1~2 L/s,静水压力大于0.15 MPa且高于设定压力值0.07~0.10 MPa,储水容积宜为150~300 L;消防泵启泵按钮应保留。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地铁车站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需设置水泵接合器,以及水泵接合器数量与室外消防流量的矛盾等问题,认为:地铁车站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的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没有必要设置水泵接合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十分有必要设置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数量应与其服务的站内消防系统消防流量相对应,室外消防流量及室外消火栓数量应与水泵接合器数量匹配。  相似文献   

4.
江琴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3):119-12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国内城轨相继出现了车辆段TOD开发、综合交通枢纽、深埋车站等多种新的建设模式。在缺乏相应设计规范的情况下,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研究,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重新构建新建设模式下具备轨道交通特色的消防给水系统是必要的。解决方案:在深埋车站,采用常高压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组合方案;有地下车站消防给水系统利用市政自来水进行稳压,采用高位水箱和消防水池合建的新设计理念;研究综合交通枢纽地铁消火栓及喷淋系统设置方案;研究带盖开发车辆段咽喉区的消防设计方案,讨论不同形式车辆段单体消防设计参数取值,提出盖下单体喷淋设计方案等,为轨道交通消防给水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为规范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铁消火栓给水系统分区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地铁工程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特点,从市政水源条件、车站土建规模、运营模式、防迷流措施、系统控制、技术经济等方面,对城市地铁工程消火栓给水系统两种消防供水分区方案加以分析研究,结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简称"水消规")中消防泵自动启泵方式对消防供水分区方案的影响、建设及运营经验,研究确定更优化的"一站+一区间"给水分区方案,以减少区间消防水管过轨,降低火灾报警系统FAS控制模式的复杂性,满足"水消规"启泵方式对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要求。将各种外界因素对地铁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的影响尽可能地降低,为保证区间供水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在增加压力开关启泵方式的情况下,保留传统的消火栓按钮,通过FAS启泵方式,选用直径较大的9喷嘴水枪,实现系统初期的火灾最小消防流量大于系统正常泄漏量,增加一套增压稳压设备控制进水压力,实现管网泄漏补水和系统的自动启动,提高消防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设计,以及对地铁运营部门的调查和相关消防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方法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了采用气压水罐、稳压泵和消防水泵组成的稳高压给水系统替代屋顶消防水箱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天津地铁既有地铁车站结构改造工程,对大型地铁车站地下结构的改造方案进行研究。提出沿车站长度方向隔跨跳仓改造、沿深度方向自上而下分层改造的方案。在地下车站结构改造过程中,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既有地下车站结构、新设置的地下连续墙的内力与变形,在此基础上对改造方案进行了优化。改造工程实施效果良好,实测的变形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天津地铁既有车站结构改造工程,对大型地铁车站地下结构的改造方案进行研究。提出沿车站长度方向隔跨跳仓改造、沿深度方向自上而下分层改造的方案。在地下车站结构改造过程中,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既有地下车站结构、新设置的地下连续墙的内力与变形,在此基础上对改造方案进行了优化。改造工程实施效果良好,实测的变形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和分析轨道交通消防给水系统在不同阶段消防规范下的方案特点、新旧规范的差异和演变过程,对不同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案例比较分析与研究,总结出每个阶段地铁车站消防系统的方案特点。按有无消防稳压设备的方案差别,分析如何实现自动启泵,在设消防水池吸水加压和市政直抽两种水源条件下分析如何确定压力开关动作值。提出地铁车站消防系统的优化方案,不断调整设计思路,结合现场调试操作经验,找到符合地铁特点的消防方案,提高地铁运营的消防安全。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郊区线车站消防给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扩张和卫星城的发展,郊区线逐渐成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郊区线远离城区车站的特点,研究其给水设计尤其是消防给水设计的指导思路和方案。提出根据近、远期的车站周边水源条件,统筹、优化水源方案的设计思路;为保证偏远车站自救需要,强调设置消防水池、消防车取水口、室外消火栓管网及加压设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大型地铁车站消防设计性能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针对大型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多、换乘公共区防火分区面积超标、车站深度大、地下联络通道长度超过60 m、地铁结合商业开发等特点,进行消防性能化分析,供今后城市中心的地铁换乘站或枢纽车站的消防设计参考.研究结论:从利于人员逃生的角度设置出入口,消防出入口应减少和商业开发的结合;地下多层车站或站台距离地面的高度很大时宜设置封闭楼梯间;防火分区面积超出规范时要设置有效的排烟、蓄烟和自动灭火系统;车站商业开发部分应同步进行消防设计,并与地铁车站的消防设施协调统一,必要时应进行专门的性能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地铁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地铁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的监理与参观,针对消防水源与消火栓,管道防腐和车站污,废水排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铁内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消火栓系统是地铁消防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寒冷地区的地铁设计中,如按照常规方式采用湿式系统,区间隧道也需要保温,存在事故隐患。采用干式系统可以减少事故隐患,节约能源。 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汲取国外地铁工程实例经验及地铁运营的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并通过消防专题会议专家论证。 研究结论:在寒冷地区的地铁中,区间隧道会出现的气温在0oC以下;采用干式消火栓系统不需要保温;区间干式消火栓系统从时间上可以满足消火栓使用要求;半自动干式系统应设置快速启闭阀、排气阀等装置。  相似文献   

14.
地铁环控通风系统的任务是在正常运行期间为地铁乘客提供舒适环境,并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乘客,尽可能减少损失。不同城市的气候条件、室外温湿度差异很大,因此选用何种环控方案。应根据客观条件、工程造价、运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此文以沈阳地铁车站为例,对通风方案和空调方案进行了CFD仿真模拟和对比分析,探讨了东北城市地铁车站采用通风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CBD地下公共空间工程是集配套商业、汽车库、能源中心、智慧中心、市政管廊、人防工程、地铁车站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为提高车站服务水平,地铁车站采用大跨无柱、顶板设置采光天窗的方案;在介绍地下空间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大跨无柱车站的受力和构造措施.主要措施如下:利用围护桩兼作抗浮桩;采用斜撑解决大跨无柱车站...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地铁车站采用常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应用于地铁地下车站中。以重庆某地铁地下车站为例,对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为今后地铁车站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宁波市鄞县大道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实例,分析研究了结合地铁建设同步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适用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结合设计、同步实施必要性强,地铁车站、区间与地下综合管廊结合方案技术可行,并可节省投资,提升效益;结合方案的不同组合可适用于不同现状的城区,适用性广。  相似文献   

18.
严寒地区山岭隧道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适应于寒冷地区山岭隧道消火栓系统的设计方法,解决消火栓系统的选取及消防管道防冻等设计难题。研究方法: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并以内蒙某地区山岭隧道为工程实例,对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论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的系统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结论: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均可满足功能要求,电伴热保温方案的造价高;放水保温方案最经济适用;干式消火栓系统方案须得到消防部门的认可,可根据工程环境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李德辉 《中国铁路》2012,(5):106-110
介绍了蒸发冷却技术及其发展与应用。结合目前国内地铁工程中存在室外冷却塔布置困难、地铁高架车站环境舒适性差、机械通风系统难以满足舒适度要求等问题,对蒸发冷却技术在地铁车站中的应用作了分析与论述,得出在我国干旱、半湿润气候区的地铁工程中蒸发冷却技术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针对大连的气候特点及大连地铁的具体情况,对大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根据SES地铁环境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选择较为经济合理的通风空调系统方案及运行模式。研究结论:大连地铁通风空调系统采用机械通风,开闭式运行相结合的方式。(1)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依靠列车运行所产生的活塞风对车站和区间隧道进行通风换气、冷却降温,可减少通风设备的开启时间,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2)针对大连夏季室外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的特点,夏季最热月对送入车站公共区的室外空气采取除湿措施,可为乘客创造一个更为适宜的车站内部空气环境;(3)车站通风设备与区间通风设备相互兼用,根据不同的工况相应转换运行模式,可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初投资及维修保养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