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0引言自救捞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对海上人命救助不断重视,海上救助在确保海上人命、财产和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渔业部门及渔民对救助行业的认知度、信任度和渔船安全保障的依赖度不断加强,渔船救助在整个海上救助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其面临的问题也不断显现。据统计,2015年东海救助局辖区范围内的渔船  相似文献   

2.
关于海上人命救助报酬问题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婵 《珠江水运》2005,(4):39-41
本文从海上人命救助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各国以及国际法对该义务的规定,详细阐述了关于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问题的不同学说及立法.笔者对海上人命救助报酬请求权持绝对肯定态度,并由此提出了对我国海商法的立法建议,主张建立海上人命救助基金,对不能从财产救助款项中获得报酬的人命救助者支付报酬或者补偿,以鼓励海上人命救助行为.  相似文献   

3.
曲涛 《航海技术》2003,(5):75-76
此文分析了海上人命救助义务和国内外有关人命救助报酬的规定,提出了为鼓励海上人命救助应成立海上人命救助基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祖毅 《航海》2008,(2):48-49
在交通部东海救助局救助处处长张建新的日记本扉页上写着八个大字格外醒目:“忠于职守,不辱使命”,这正是他的“座右铭”。建局四年多来,他几乎没有节假日,不分昼夜,一如既往地奋战在救助指挥的岗位上,尤其是在重大海上“人命救助”和应急抢险行动中,沉着机智,果断指挥,展现出了高超的救助指挥才华。  相似文献   

5.
《航海技术》2006,(6):F0004-F0004
交通部东海救助局成立于2003年6月28日,是为适应我国海上交通、海洋资源并发和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需要而新组建的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机构之一。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海上救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我国东部沿海及相关水域的水上人命救助;以人命救生为  相似文献   

6.
海洋救助拖船是对海上遇险人员和船舶实施有效救助的专用船舶.为对接我国海洋战略发展需求,要适应在深远海大风浪恶劣海况条件下对海上遇险人员和船舶的有效救助.针对海洋救助拖船适应深远海救助需求的基本功能设置,就船舶救助和人命救生的拖曳救助作业、对外消防灭火、海面人命救生、海面搜救、获救人员救治及保障等主要设备及设施配置作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运》2011,(20):6-6
8月24日至28日,四年一次的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IMRF)会员大会——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将在上海召开:这是我国首次承办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会,也是大会首次在亚洲国家举办。  相似文献   

8.
救助船舶、直升机立体配合技术是海上人命救助中最为快捷高效的救助技术,此文研究分析了我国海上人命救助的现状及救助力量的特点,并结合典型救助案例,论述了船机立体配合技术在海难人命救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晓雷 《航海》2020,(2):23-23
2020年3月上旬,受冷空气影响,我国东海海区风大浪高,海上险情事故易发多发。3月9日夜间,东海救助局连续作战,成功救助7名遇险人员,切实保障了海上复工复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3月9日19:33,东海救助局接上海RCC险情信息:"台海66"轮在上海北港水道505号浮附近搁浅,船艏和机舱进水,有沉没危险,船上4人待救,请求救助。接获险情后,东海救助局立即启动应急救助预案,根据事发位置和险情特点,先后指派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和"东海救204"轮前往现场救助,并要求救助船舶在前往途中科学制订救助方案,做好大风浪中释放救助艇接救等救助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航海》2017,(1)
判断海上救助的性质是人命救助,还是财产救助附带人命救助,要根据救助的起源、救助船(设备)与遇险船的接触、救助方所采取的实际救助措施、有无其他救助方进行财产救助、救助方之间的分工、救助措施与被救助方财产获救之间的因果关系、救助方与被救助方之间就财产救助有无约定等具体情况予以认定。人命救助方虽主张救助报酬,但未能证明实际采取了财产救助措施,或虽采取了财产救助措施、但未能证明该措施与财产获救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应不予支持。人命救助方不能依法取得救助报酬的,有权从财产救助方或污染防治方获得的救助报酬或特别补偿中分享合理份额;获救方因人命救助方的人道主义行为而自愿提供补偿或报答的,应予鼓励;可探索建立人命救助基金等方式或制度对海上人命救助予以保障和鼓励。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成立于2003年6月28日,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海上救助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在我国沿海及相关水域的国内外船舶、水上设施和在我国沿海水域遇险的国内外航空器及其它方面的水上人命救助;负责以人命救助为目的的海上消防;承担以人命救助为直接目的的船舶和水上设施及其它财产的救助。  相似文献   

12.
陶雪松 《中国海事》2014,(12):43-44
文中通过分析海上医疗救助与海上人命救助的区别,指出建立海上医疗救助制度的意义,并对建立此制度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祖毅 《航海》2008,(3):14-17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担负着中国东部海域和黄海以南海域的救助任务,救助辖区北起连云港绣针河口,南至厦门宫口头,华东三省一市大陆海岸线长7202公里,岛屿海岸线长8532公里,包括长江口、舟山和台湾海峡等重点救助海域,代表政府履行海上人命救助神圣使命和国际海上安全义务。东海救助局下辖单位设有:救助船队、应急反应救助队和后勤保障部。救助基地有连云港(在建)、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和厦门共6个,各基地均建立了应急小分队,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揭牌,标志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正式开始运行。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承担实施三沙周边海域应急救助和抢险工作,为区域内救助船舶、航空器实施救助任务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沙海上救助中心正式运行,将进一步优化南海救助力量布局,为建立中国救捞24小时管辖海域应急救援网络夯实基础,对保障南海海上人命环境财产  相似文献   

15.
唐盘润  王祖毅 《航海》2005,(5):42-42
“全天候”新型海上专用救助船“东海救131”轮6月12日正式交付交通部东海救助局使用。  相似文献   

16.
1月23日,2008年春运大幕拉开,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华东三省一市沿海、台湾海峡及长江口中外航船的航运安全,成为交通部东海救助局一项重要的使命。是日,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宣布,在辖区26个站点部署21艘救助船、3架救助直升机,并由应急反应救助队在辖区基地待命,24小时全天候应对可能发生的海上安全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7.
中外海上救助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明远 《世界海运》2011,34(12):43-45
通过对中外海上救助的对比分析,找出中国海上救助的薄弱环节,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整合海上救助资源、完善救助协调机制、降低海上运输风险、保证海上人命安全的对策,以促使中国海上搜救水平快速接近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8.
<正>"跳入水中的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我早已做好了准备!’"这是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上海救助基地潜水救助队队长唐顺杰的心里独白。这位出生于上海的80后,从海军陆战队转业,2006年进入东海救助局工作,先后担任救助船队水手、原应急反应救助队潜水员、队长助理等职,曾参与马航MH370搜寻、"东方之星"号沉船打捞、"桑吉"轮碰撞失火应急处置等重大海上救援工作,曾获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特别勇敢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问起队员们对唐顺杰的印象,"正气、朴实、严格、专  相似文献   

19.
汤忠法 《珠江水运》2006,(Z1):75-77
介绍南海救助工作的现状,探索南海救助工作的新办法,开拓新思路,增强使命感,努力提高救助成功率,为海上人命安全提供最有效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1月23日,2008年春运大幕拉开,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华东三省一市沿海、台湾海峡及长江口中外航船的航运安全,成为交通部东海救助局一项重要的使命。是日,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宣布,在辖区26个站点部署21艘救助船、3架救助直升机,并由应急反应救助队在辖区基地待命,24小时全天候应对可能发生的海上安全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