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君 《铁道勘察》2009,35(6):66-68
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是一项高新技术,它能实时观测钻孔孔内情况,生成虚拟岩芯图及岩芯展开图,并能计算和统计孔内结构面产状及裂隙视宽度。该项技术的引入,丰富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手段,提高了勘察精度。针对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的功能,介绍了该系统在铁路勘察中判断顺层边坡、划分隧道围岩等级以及调查钻孔水文地质情况等六方面的应用,体现了该系统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谷熠岩 《铁道勘察》2007,33(5):55-57
通过在钻孔中进行声波测试、孔内全景数字摄像、孔内弹模测试等方法,可以精确划分岩体的破碎程度,更直观地观察岩体在无扰动状态下的裂隙发育情况,得到岩体地下三维无扰动状态下的强度指标,有效弥补单一钻探手段在破碎岩体勘察中的不足,准确确定岩体的工程性能。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岔板制造平整度要求高,采用机械化和标准化作业预制,采用数控机床精确加工钻孔胎具定位,采用高精度仪器测量和数字软件处理,来保证道岔板的钻孔精度.此文针对路基和桥梁上使用的2种道岔板及在钻孔和装配上的不同,分别阐述道岔板的翻板、道岔板与钻孔胎具的定位、钻孔、道岔板孔位测量、道岔板高强螺栓的装配、植入预埋套筒等施工技术与工艺.并提出道岔板钻孔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处于风化页岩地基上,采用岩石锚杆基础,通过数字钻孔成像技术查明了工程场地的主要岩层完整性.实践证明,基于数字钻孔成像技术,选用岩石锚杆基础可充分发挥原状岩体的力学性能,避免土石方大开挖,使得建筑物周围植被免遭破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地质钻孔图和地质纵断面图特征,从地质钻孔图着手,批量提取各钻孔编号、里程和土层分界点高程存人钻孔存储表中,通过表中里程和高程数据在地质纵断面图中找到钻孔土层分界点位置,与钻孔连线进行匹配,确定钻孔连线的上下土层信息存入表中,根据地质数据表设计反演算法,可得到任意里程位置处土层信息.将该方法应用于铁路桥梁设计任务量高峰期,可缩短桥梁基础设计时地质资料处理时间,在工期短、人员少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结果表明:该算法反演速度快、结果准确,可实现桥梁专业与地质专业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6.
结合西平铁路新沟特大桥钻孔桩基础施工,通过优化旋挖钻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钻孔和清孔施工技术,使钻孔充盈系数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成桩的质量和工效,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更为后续的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介绍隧道掌子面画像处理系统的开发、构成及功能。利用数字摄像及图像处理技术,快捷、准确地描述隧道掌子面地质构造的揭示情况,为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施工及时提供指导性的参考资料,并可作为对其他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的验证环节。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高速、重载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巡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线路日常检查的需要,铁路线路智能巡检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摄像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和新光源等技术,实现了计算机自动识别线路钢轨、轨枕、扣件存在的故障,自动判别钢轨垫板的厚度,为提高线路质量、保障运输安全、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铁路减员增效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轨距左右偏移信号和左右高低偏移信号、加速度计输出信号和车体惯性平台输出的轨道倾角信号进行合成处理,得到准确的轨距和轨向测量结果。从理论上推导轨向的合成算法,对安装于轨距测量梁中心的轨向加速度计的响应进行重力和旋转运动修正后,与三角窗函数卷积运算,得到轨距测量梁中心横向位移的二阶差分,然后再通过二次积分和滤波得到左右轨向值。通过设计模拟低通滤波和相应的数字滤波器,实现了加速度滤波器的幅频响应与检测车速度无关,保证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对轨向加速度计测得的位移和摄像式轨距系统测得的位移进行比较,验证了系统测量原理和合成算法的正确性。经静态验证和现场试验,结果证明构架式轨距—轨向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性能稳定和故障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车工怕车杆,钳工怕打眼".对于钻孔工艺而言,指的就是孔的位置精度难以掌握.钻孔是各类钳工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也是钳工技能的重点和难点.钣金钳工钻孔主要是指在金属板材加工的零件上钻孔,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有:高度尺、手锤、冲头、麻花钻、划线平台、台钻等.影响钣金钻孔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关键是钻孔的准备工作及钻孔加工2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