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公路》1966,(1)
我们用药室爆破是自1957年起,通过学习先进单位,并经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协助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我们水平低,自感很不完善,还恐存在错误,请同志们提出批评指导。一、关于药包定位 (一)药包的布置 1.步骤:布置药包时要: (1)核对测设图表,调查地形地质水文的情况和主要控制点(主要药包位置); (2)在平、纵、横断面图上综合考虑主药包以外的其它药包的总体布置。其它药包的布置,可先利用路线纵横断面图,绘出最小抵抗线折线草图来进行初步试定; (3)按布置图在实地初步放样定出桩志,组织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在石质坚硬、高边坡、周围环境复杂等条件下,采用大抵抗线布置药包,经验法取爆破作用指数n值,分条形药包控制爆堆方向,集中药包改善端头爆破效果进行洞室爆破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3.
斜坡地形半路堑的石方施工,通常采用抛坍爆破。在工程实践中,抛坍爆破多为若干个药包组成爆破炮群。因此,确定各个药包的合理位置,一般采用反复试算调整的方法,它是抛坍爆破设计中最细致而又繁琐的过程,致于爆破方量的多少和效果分析等数据,在设计阶段只能凭经验来预测。随着袖  相似文献   

4.
雪宝山互通式立交是G69银百高速公路重庆城口至开县段的一座服务型地下互通式立交,位于主线间距只有1 100 m的财神梁隧道和双河口隧道之间,所处位置地形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匝道布置不当则安全风险大。因此,如何选取地质风险最小的匝道布置方案,是该互通式立交匝道布置独有的特点。介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该类立交的选型和设计思路,为类似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晋 《路基工程》2004,(6):50-52
总结冷水铺站既有线路路堑挖方区控制爆破施工 ,根据工点的地形、地质和环境条件采用“侧面微差控制爆破”技术 ,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总结锦(州)阜(新)高速公路第12合同段A匝道挖方区深孔爆破技术,介绍工点根据地形、地质和环境条件采用了深孔减弱松动爆破及边坡预裂爆破开挖法。  相似文献   

7.
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破碎,不良地质发育极其严重,针对在此区域选线极为困难的问题,本文深剖影响区域综合选线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充分利用平面曲线左、右线不同偏角的设置,以非平行的楔形线路布置形式,避免了四线大跨断面隧道工程的设置,解决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选线难题,对今后类似地形、地质条件下的综合选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博莱高速公路深路堑山体一次性控制爆破技术设计实例,简要介绍了多点式条形药包爆破原理,详细叙述了多点式条形药包爆破与预裂爆破技术组合设计。经过几年的定期追踪观察检测,证明其是一种先进的爆破新技术,具有推广应用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春先 《路基工程》2009,(3):129-130
结合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工程实践,采用LS-DYNA程序对条形药包的不同起爆方式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相应的硐室控制爆破不同质点振动速度的变化规律,为路基工程中的硐室控制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区高等级公路路基石方爆破工程施工实际,以及地形地质相对复杂,周边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石方爆破施工困难的情况,通过采用多种爆破技术综合爆破,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条形药包硐室控制爆破工程实践.采用IS—DYNA程序对药包的不同起爆方式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相应的硐室控制爆破应力场和爆轰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药包无论是一端起爆、两端同时起爆,还是从中间起爆,均存在明显的端部效应;从岩体全应力场的强度和均匀性综合考虑,在工程中以两端同时起爆的爆破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论述了路堑石方爆破技术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以及不同岩层走向 ,探讨了如何选择不同的爆破方法 ,使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施工区域地形复杂且狭窄,特别是云南岸无任何道路,地势陡峭。拱座基坑开挖深度51 m,峭壁接近90°,且与周围民房距离较近,施工安全风险大,基坑为饱和抗压强度90 MPa以上的白云灰岩,开挖困难。针对布拖县冯家坪跨金沙江大桥桥位区域复杂的工程地质、地形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及工程要求,结合专家意见特编制此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以达到拱座深基坑爆破开挖安全与技术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跨径桥梁的桥型方案拟定与比选是一项综合性很高的工作,该文结合江门市江顺大桥桥型方案的设计情况,介绍了如何在地形、通航、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合理布置桥孔,合理选择桥型,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无臂索斜拉桥的受力特点,考虑各种荷载作用,确定了贵溪大桥主桥的设计参数;根据桥位处地形、地质条件,对桥梁跨径和结构布置、主梁、拉索、索塔等进行了设计;介绍了桥梁各部分的施工技术及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隧道施工经验,提出隧道机械化施工方法和长大隧道通风方法。开挖爆破掏槽眼的布置及光面爆破;隧道防排水;软地质隧道施工等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南宁市郊区一试验场地进行了爆破震动信号判别软弱夹层试验,在试验中采用了无线网络控制的爆破震动信号测量系统,并针对以前试验中的不足,改变了药包起爆顺序和改进了监测点布置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在软弱夹层上方爆破的震动信号时域曲线比较规整简单,频域曲线主峰非常突出明显且高频部分很少;在软弱夹层处及其下方爆破的震动信号时域曲线相对软弱层上方要复杂的多,频域曲线叠加了较多的高频成分,曲线中呈现多峰特性,因此根据爆破震动信号的变化规律可判别软弱夹层是否存在。提出采用应力波初至时刻来计算缓倾斜或水平软弱夹层厚度的简便方法,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软弱夹层厚度是近似均匀分布的。  相似文献   

18.
悬索桥以其气势磅礴的外型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对于景观要求较高的风景旅游区,悬索桥往往成为最受欢迎的桥型之一。文中从地形、地质、施工条件、桥梁总体布置等方面论述了某风景区人行悬索桥的设计过程,并对人行悬索桥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孙振川  王亮 《隧道建设》2015,35(9):897-906
引松供水工程4标段饮马河调压井深50 m,直径为20 m,为圆柱形竖井结构。主要岩性为凝灰质砂岩,竖井井口地形陡峭、环境复杂,便道及施工场地布置困难,大型设备很难进入,施工难度非常大。为解决因边界条件复杂而造成施工方案选择困难的问题,通过资料查阅、国内外现有竖井方案调研、专家咨询等方法,多方案反复比选评审,大胆试验,提出并试验成功超大断面超深孔反向爆破成井技术,特别是对爆破分区、爆破方案及关键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及参数,在施工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为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东勇 《隧道建设》2000,20(B05):16-19
株六复线J标段DⅡK814+580~+750路基边坡高30m,距既有线2~5m,且为二级台阶直立开挖,地形特殊、地质条件复杂,是株六复线重点、难点工程之一。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安全防护,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已初步成功地解决了此难题,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