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6年前,作为在中国市场全新推出的第一款车型,威驰为今天丰田在中国的丰硕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新一代威驰登场,它会成为丰田在中国向世界第一发起冲击的新起点吗?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5,(8):59-63
丰田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态度,明显有个“前倨后恭”的转变。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中国市场巨大利益的诱惑,迫使丰田的中国战略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向。在丰田前社长奥田硕提出丰田在中国“三级跳”发展战略之后,“利用日本大发公司与天汽的技术合作,介入天汽——以天津为中心,建立自己的零部件生产体系,并建立营销服务系统——与天汽合资,拿到轿车项目——以天汽为跳板,伺机谋求更强大的合作伙伴(或实现独资),与一汽和广汽合作——在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确立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地位,并完成自己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成为丰田的具体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汽车杂志》2007,(8):244-245
眼下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仅有丰田等日系经销商算是滋润有余,这并不出奇。丰田的利润超过大多数车厂,实力如此之强,自然在中国市场有所体现,而那些跟着丰田发展的经销商也渐入佳境。不过丰田的渠道建设还在进一步兴建之中,但市场就这么大,届时星如棋布的经销商还会有“肉”吃吗?可能丰田会给出很好的答案。就像卡罗拉的出现,并没有威胁到花冠,新老车并存的局面可以带来更多的生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杨亮 《运输车辆》2011,(11):40-41
对于四川丰田或其他制造“仿考斯特”产品的中国汽车厂商而言,宇通新推出威斯达已成为不得不关注的事件。对于中国广大团体、旅游、客运客户来说,宇通威斯达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声音”。丰田柯斯达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毋庸置疑,虽然这款产品从出现至今已长达40多年,且进入中国市场也已超过30年,但直到今天市场  相似文献   

5.
汽车狂人之一的王传福曾放言比亚迪在2025年将取代丰田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公司。笔者无意着眼世界风云幻化,只想关注中国汽车市场走向。在这里可以大胆预测,现有格局十年内将被完全颠覆!中国品牌两年内将稳超韩系车,最多五年时间甩下欧美车系,十年之后,中国的自主品牌将与世界第一的丰田共同统领中国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6.
张毅 《汽车杂志》2007,(3):54-54
丰田汽车2006年汽车产量首次突破900万辆.与排名第一的美国通用汽车相差无几。但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丰田不但落后于大众.通用,甚至落后于本田。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矶贝匡志先生在接受《汽车杂志》专访时说,丰田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合作已经有30多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田有能力夺回在中国失去的市场份额,让“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词在中国成为现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虽然2008年Camry在北美市场顶住了第八代雅阁的进攻,以微弱的优势保住销量冠军宝座。但在中国市场,凯美瑞最后还是把阵地让给了八代雅阁。丰田大概开始反思。为何本田如此运动激进的外形设计,还会如此卖座?于是丰田藉着Camry中期小改款的机会,全面把车系年轻化。在一款中期改款的车型作如此大的变化,且是丰田不容有失的Camry,的确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8.
《叉车技术》2010,(1):38-38
1月20日-21日2010年丰田经销商峰会在丰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日本丰田自动织机、丰田工业、丰田通商、丰田产业车辆以及经销商百余人。大会总结了2009年中国工业车辆的市场与丰田产业车辆的销量情况。2010年工业车辆的需求会进  相似文献   

9.
最强大的对手往往是最好的老师,丰田因此成为不少中国汽车企业追赶的楷模。 抛开丰田神话般的销售增长,其成功背后是强大的文化渗透力。无论在已征服世界企业界精益生产方式中,还是在丰田汽车人性化的细节设计中;无论在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全球战略中,还是在丰田的环保事业中,看到的都是丰田的独特个性。既然那么多中国车企想成为丰田式企业,不妨从文化、机制、人才、产品前景方面比较一下,看看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丰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昕文 《汽车与配件》2011,(26):41-41
在中国高端中型客车的市场,丰田柯斯达无疑占据了绝对垄断的地位,其价格也始终居高不下,从四五十万元甚至到100万元以上。凭借这么一款年销量不过5000辆的车型,丰田柯斯达的盈利能力就可与国内年销售过万台的客车企业相当。不仅如此,丰田柯斯达还成功地将同样来自日本的日产碧莲和三菱罗莎等同类产品挡在市场之外。在中国客车市场,丰田柯斯达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11.
陈然  马欣 《汽车导购》2007,(3):86-91
锐志(REIZ)一词源自德语,是“魅力,刺激”的意思。单就这个名字,就可以激发人们无尽的想象。车如其名。作为极少数国产的后驱轿车之一,锐志是中高档车型中的一个“异类”。但这个“异类”却早在2005年的10月底就登陆了中国市场,成为销量位居世界第二、至今仍在全球扩张的丰田汽车扣开中国中高档轿车市场的“敲门砖”。至于当初丰田为什么会选择锐志,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锐志的成功,给丰田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为普锐斯、凯美瑞等车型的引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欣 《汽车导购》2006,(8):58-59
一个品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不断推陈出新是最好的办法,对于汽车而言,如何能够保证时时跟上亩场的最耘动向成为了能否最终获胜的关键,作为丰田开拓中国市场的“试金石”,威驰轿车于2Q02年10目正式上市,在随后的几年里经历了面市之初的火爆抢购,经历了与捷达,爱丽舍等老睥选手的短兵相接,更经历了新生代车銎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而威驰也用自身品质的不断提升为一汽丰田在经济型轿车市场占稳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天津汽车》2012,(11):8-8
据报道,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日前表示,丰田计划在不久后将其泰国工厂的产能提高至100万辆/年,泰国也将成为丰田面向全球市场的重要出口基地。  相似文献   

14.
《汽车杂志》2006,(1):266-267
丰田在欧美,包括与香港市场,都是以物美价廉而著称的不过,到了大陆,丰田好像变了个面目:从威驰、霸道到花冠,看起来丰田总喜欢把一些好东西藏起来。有点偷工减料欺骗的味道。至于以往价格策略,更是让人觉得丰田这个后来者无意在中国市场做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陈庆 《汽车杂志》2006,(9):256-257
6月17日广州丰田凯美瑞全国正式上市,丰田将这款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的主流中型房车引入中国,充分显示了丰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虽然说凯美瑞“源于CAMRY但又高于CAMRY”,但不管凯美瑞再怎么变化,其耐用可靠的本质才是在市场上畅销不哀的法宝。  相似文献   

16.
霸道PRADO     
庞建明  谭德凯 《汽车杂志》2003,(10):134-137
在二手车栏目中,介绍最多的是丰田车。确实由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丰田各车系活跃在国内汽车市场,丰田车由此成为高品质的代表。经济、耐用是丰田车主的受益之处。近来,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国产车也不再是低质量的代表了,而且高档的国产车也越来越多,购买国产车也成为了购车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赵欢 《时代汽车》2013,(5):60-61
一直致力于丰田体系内运作和发展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丰田纺织力求在丰田体系外的业务有所突破。逐渐成长为世界最大市场的中国市场是丰田纺织集团最重要的市场。截至目前,丰田纺织已经在中国建立了14家公司,从事汽车座椅、座椅骨架等内饰件及发动机周边器件的研发生产。纵观丰田纺织在中国的工厂地图,可以发现,其子公司主要是围绕丰田体系的企业(如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四川丰田等)及关联企业(如一汽夏利等)布局。如此,可以在最合理的生产、物流体制中为丰田体系企业稳定供货,以实现节约成本。但近两年,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壮大及日系车在去年一度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丰田纺织显然不甘于固步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市场寄予了通用汽车东山再起的希望,又是大众超越丰田的福地。似乎谁能搭上中国市场的诺亚方舟,谁就能在搏斗中成为幸存者。中国一时成为跨国公司的新希望之城。  相似文献   

19.
凭借过去几年在美国豪华车市场的成功,丰田为进入中国市场积蓄了足够的勇气,而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美好前景。也让丰田不能再继续保持沉默。为了延续美国市场的传奇,已经被人们熟悉和朗朗上口的“凌志”,也被丰田改为更接近英语发音的“雷克萨斯”。此次雷克萨斯GS430和GS300两款车型的隆重上市。  相似文献   

20.
关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不管你喜不喜欢,你必须吃透丰田。时隔六年,再次访问丰田,丰田已经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