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3万公里。高速公路的建设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原有地形、地物和地表植被也造成了破坏。如何在满足公路建设经济技术要求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成为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绿色交通和生态设计理念在潼荣高速公路设计工作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贯彻绿色公路理念,减少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当地环境的不良影响,达到了保证公路固有功能同时,公路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早在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就已经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一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对现有资源进行精细、清洁、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形式来达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交通循环经济的特征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引言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2005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中都强调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温家宝总理在2004、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近期工作重点之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的“十一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中,也均将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此外,我国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也正在加紧研究制定中。总之,循环经济已由一种理念提升为国家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4.
鹤大高速公路纵贯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其中吉林省段(小沟岭至抚松)为长白山区高速公路,被交通运输部列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科技示范工程",又是部"绿色循环低碳公路主题性项目",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条新建的双示范高速公路。由于鹤大高速公路吉林段沿线动植物自然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土壤肥沃,途经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是吉林省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分布区,因此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资源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以鹤大高速公路小沟岭至抚松段建设中的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为依托,在公路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了资源保护利用对策和措施的现场实施,最后通过总结阶段的实施成效,形成了鹤大高速公路资源环境保护管理的经验。研究成果对吉林省乃至全国其他公路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的工程,高速公路网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一定程度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国际社会已把环境问题看成人类面临最重要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问题之一。因此,我国面临着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寻求一条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隧道、路基弃渣减量化合理综合利用与弃渣场环境保护的研究,将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有机协调、有机统一,从废弃资源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有效的对策研究和实践应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4月,河南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工人们向路面铺设建筑废弃物的举动引来媒体关注。可实际上,这却并非"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据项目负责人孙民刚介绍:"用建筑废弃物替代土方,可节约耕地,按平原区取土计算,每用1方建筑垃圾可节约耕地1平方米,节约废弃物占地面积1平方米。"他们是将城市遗弃、无处存放的建筑废弃物变废为宝,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再生利用。随着河南省交通厅印发《全省交通运输系  相似文献   

8.
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要使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需要从设计、施工、运营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重庆江习高速公路项目为例,介绍生态设计理念在高速公路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岳武高速公路安徽段桥隧比占57.6%,隧道单幅里程达到38.276 1 km,其隧道酸性洞渣矿料数量巨大。大量酸性洞渣如果不能够利用,填埋堆弃则需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岳西山区地形狭窄,土地资源稀缺,不符合当前绿色循环发展理念。为此,紧密结合岳武高速公路隧道密集的工程实际,开展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渣分类和加工工艺研究,为岳武高速公路因地制宜,就地选材,进行酸性隧道洞渣片麻岩粗细集料在高速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是安徽省坚持创新绿色高速公路的建设理念,改变传统的高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建设模式的重要工程示范和重大展示。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并相应提出了高速公路工程应围绕绿色低碳线路设计、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管理创新五个方面进行项目建设,为全国高速公路工程节能环保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道路施工行业的环境保护,从最初的主要为了防护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而需要的环境污染控制,到如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绿色施工,越来越强调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节能减排.循环经济"3R"原则作为绿色施工主要的基本原则之一,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根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产生的废弃物.本文结合上海的案例介绍以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循环再生利用为基础的环保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给今后道路施工中的环保施工措施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是山东省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中的一号工程、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省级重点项目、交通运输部绿色科技示范工程,也是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者通过"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秉承"安全耐久、资源利用、节能环保、智慧共享"四大示范理念,围绕"全寿命周期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不间断交通的施工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提升技术、旧路材料与大宗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生态  相似文献   

13.
1引言高速公路建设在为人类经济活动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失衡、绿化面积缩小、水土流失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安全舒适、生态环保、最小程度破坏自然、最大程度控制水土流失是新时期高速公路建设目标,更是交通行业"十二五"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吉林省高速公路在"十一五"期间,强调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注重与周围自然协调、植入地域文化,将安全、生态、环保、景观路作为建设目标。同时,结合平原、山区不同地域自然环境,针对性地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力求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路施工会造成土壤侵蚀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土壤侵蚀的现状与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预防土壤侵蚀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关注高速公路的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自1988年10月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零的突破,至今已有16年的发展历史,为改善交通环境及拉动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速公路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除了要安全、方便、快捷之外,对景观、生态、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不论是在建设阶段,还是在运营阶段,高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常见路面积水、服务区供水不协调、边坡水毁等现象,极大影响行车安全,并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为建设绿色智慧的高速公路,参考海绵城市理念,提出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恢复自然"的海绵型高速公路建设理念,并结合实际项目以排水降噪路面,海绵服务区,海绵边坡等三模块构建了海绵型高速公路.并对海绵型高速公路建设范围和内容作了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为同类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普遍存在再生材料价格障碍和循环过程成本障碍,使得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难以显现,究其根源是由于支撑循环经济的物流管理和技术发展滞后,物流活动的规模效益差、成本高。本文借鉴国外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采取的物流措施,从目前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物流问题入手,并结合循环经济理论、现代物流理论,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物流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第一条按典型示范工程要求建设的荒漠地区高速公路的桥涵结构物勘测设计中,贯彻典型示范工程所要求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尊重地区特性、切近自然、与环境协调等设计理念和原则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也在逐步加快,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然而,在实际建设中,特别是一些新建高速公路,时常出现早期结构破坏的情况,严重影响到公路建设形象与交通运榆的安全。故从分析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现状入手,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展开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设计技术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土石材料,项目完工后,弃土场将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面积的重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的要求。本文从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场自身特点出发,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用地状况、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按照经济、技术可行、效益高效的总要求,利用弃土场设计技术和土地复垦技术,将弃土场用地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弃土场用地进行复垦变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