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客车高速发飘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客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发飘、方向盘发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高速发飘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整车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动力转向系统液压匹配的相关注意事项,给出了现有客车选择转向系统零部件的推荐参数范围。介绍了客车动力转向系统中液压系统关键零部件的匹配和参数选取。  相似文献   

3.
大型客车方向发飘是常见故障,但往往不好排除.笔者从事陕汽产品维修服务多年,就曾遇见由陕汽生产的SX6122型系列客车出现过以下情况.  相似文献   

4.
大客车在运动过程中,需随各种外力的综合作用,文章析出了由于轮胎与地面之间正压力减小和附着性变差。直接引起大客车主速“发飘”的现象,讨论了气升力对大客车“发飘”的影响,通过以DD6125H大客车的风洞试验,提出了改善大客车高速行驶“发飘”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造成客车方向“发飘”的因素很多,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造成KL6120H系列大客车方向“发飘”等操纵不稳定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经试验对比后发现,由于增加了板簧的垂直刚度,提高了整车横向刚度,增强了前悬架导向杆系的变形能力和导向作用,从而大幅度降低前轴及车身摆加速度值,消除了客车方向“发飘”现象。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有的汽车理论公式对汽车发飘现象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分析了汽车底盘车“高速发飘”的原因和汽车重 载爬坡时“低速发飘”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客车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空气升力与阻力,这些气动力会降低轮胎的侧偏刚度,使得在方向盘输入时横摆角速度达到稳态的反应时间较长,超调量较大,给驾驶员的感觉是车辆飘忽不定。这里通过将建立的三维Catia客车外形模型导入Fluent软件中进行仿真,在不同车速下计算出气动升力和阻力,再将其转化为轮胎侧偏刚度的变化作用于多自由度客车动力学模型,研究在力阶跃输入下的客车发飘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理论上对汽车在高速时产生发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通过改进相应的汽车设计参数及结构来尽量避免高速发飘现象的发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动力转向装置亦称转向助力装置。它是在传统转向装置中增设了一些动力装置.在驾驶员的操纵或控制下。借助于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并将其转换为液压或气压来驱动转向轮偏转。从而达到汽车转向更加灵活省力的目的。也就是说,汽车在停车或低速行驶时转向,动力转向装置能够提供较大的转向助力.使操纵力减小(转向轻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转向助力较小,使操纵力增大(转向沉重),避免方向“发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中型客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的问题,介绍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优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大中型客车的EPS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电子控制液压动力转向技术是通过对传统的液压动力转向器的控制阀进行改造,增加一套通过电子控制的电动旁通阀,根据车速和方向盘的转角,控制进入转向器工作缸的助力油,从而改善车辆在高速时转向器的助力特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控制液压助力转向器的组成﹑原理及特点,及其在混合动力客车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及原理,阐述转向系统部件的参数特性对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影响,并提出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人们对转向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结合某氢燃料车型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就该系统中的转向器和电动转向泵压力和流量进行匹配设计,对转向器垂臂摆角、转向油管的内径和油罐的容积、转向直拉杆的间隙和强度等进行设计和校核,确保了转向系统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汽车转向系统的分类,以及主动转向系统的组成、原理、应用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汽车配置的助力转向系统做了简要比较,指出了机械液压和电子液压助力的缺点,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设计参数和控制特性。此系统的优点是节约能源,提高操作稳定性,是将来动力转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介绍燃料电池汽车转向系统的要求与特点,综述现有适合燃料电池汽车的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及未来线控转向系统技术,分析各自的特点,并阐述了燃料电池汽车转向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汽车转向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历了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电控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主动转向、后轮随动转向、线控转向和操纵手柄式转向等形式。本文对各种助力转向系统技术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为转向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飞速发展,助力转向系统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和更新换代,从最初的机械助力转向,到液压助力转向,再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尤其是随着当前汽车行业智能驾驶和车联网的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高级功能开发和技术进一步提速,通过冗余设计从而来支持整车自动驾驶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万科 《客车技术与研究》2010,32(5):47-49,58
对汽车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优点、缺点及相关标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