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2011,(9)
根据交通运输部2011年第32号公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定价:110元,以下简称新《桥规》)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2.
我国1985年颁行的《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简称《桥规》)中,采纳了国内有关“部份预应力混凝土”的最新研究成果,明确规定在公路桥梁中“允许采用部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扩大了桥梁设计的理论领域。在此之前,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一直沿用这样一个原则:结构或构件的受拉混凝土不容许出现拉应力。通常把按此原则设计的结构称为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部份预应力是相对全预应力而得名的,它的基本特征则是容许沿预应力钢筋方向的混凝土出现拉应力,或者容许出现额定宽度的裂缝。前者称为A类构件,后者称为B类构件。  相似文献   

3.
1981年3月6日至15日,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委员会、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联合在杭州召开了关于修订《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桥规》)的公路桥梁专题讨论会。计有48个单位的9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除中央和地方交通系统的科技人员外,还有铁道、林业系统的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各类专题报告或论文52篇,对以下28个专题进行了讨  相似文献   

4.
在公路桥涵的地基基础设计中,墩台基础的沉降计算往往是不可缺少的。由于多年来我国桥涵设计中使用的计算方法(见《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不尽合理,因此,交通部在新颁发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中对此做了较大的改进。为了配合新规范的使用,并结合我国目前微机的普遍应用,笔者拟就墩台基础沉降计算的电算问题做一讨论,供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即将颁布执行的新《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简称新《桥规》)废弃了以往的容许应力设计法,而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进行桥梁计算。因此,本文介绍一点有关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知识,供参考。 一、极限状态设计法的 基本原理 容许应力设计法是公路桥梁界众所周知的设计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一句话,即,按弹性匀质体力学方法求结构中的应力,当结构中任一点的应力都不大于材料的容许应力时,则认为结构是安全的。这句话包含三个意思,即:  相似文献   

6.
新书介绍     
《公路》2005,(4):85-85
书名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条文应用算例《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已经交通部批准 ,于2 0 0 4年 1 0月 1日实施。为了便于应用该规范条文 ,特编著此书供作设计参考。本书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 2— 2 0 0 4 )条文应用算例。在设计中较为常用的需要进行计算的条文 ,本书均作了算例。本书可供公路桥涵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公路桥涵时参考。本算例中凡涉及作用 (或荷载 )部分 ,以最新颁布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公路桥涵标准图(通用图)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标准图是公路桥涵建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对于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公路桥涵标准图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分析我国公路桥涵标准图在不同阶段的应用状况,系统分析现有标准图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标准图的修正和完善提供依据,同时提出我国公路桥涵标准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文中简称《桥规》)关于弯矩扩大系数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了适合于不同弯矩分布情况下的弯矩扩大系数的计算式,供修订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和JTG 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规定的汽车荷载计算参数和荷载效应值进行对比,分析了其产生的荷载效应及经济效应的差别,并进一步研究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适应性问题,取得了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0.
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洪水流量是确定小桥涵孔径、类型及建筑形式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有关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仍然停留在20~30年前的水平。详细介绍了国内公路部门已有的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然后对径流形成法和暴雨推理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小流域公路桥涵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981年3月6日至15日,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委员会和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联合在杭州召开了关于《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桥规》)的公路桥梁专题讨论会。来自48个单位的9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除中央和地方交通系统的代表外,还有铁道、林业系统的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各类专题报告或论文52篇,对以下28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具体内容为:①关于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方面的有: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变计算、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新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桥涵承台的计算和构造内容的比较和解读,对日常采用的桥涵承台的计算和构造要求做出了分类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对计算和构造的一些日常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已由交通部批准执行,并交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约1980年内可出版。全书共分二十章,并附录有桥涵施工常用的参考资料。与1957年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砖石桥涵施工暂行技术规范》和《公路木桥涵施工暂行施工技术规范》相比,修订了很多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荅     
《公路》1981,(5)
你们编写的《公路设计手册》内容丰富、使用方便,深受桥涵公路设计人员的欢迎。今来信,想了解公路设计手册《拱桥》上册第457页拱铰受压面的最大应力公式σ_(max)=0.423 pE(1/R_1-1/R_2)~(1/n)的出处或推导过程,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它和应用它,盼复。  相似文献   

15.
与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相比,新修订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对矩形和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及承受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作了较大的改动。在推荐的公式中修正了纵向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的取值并充分考虑了混凝土的抗扭作用,并通过设计实例说明了新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分别采用JTG D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和JTJ 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设计的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连续梁桥进行可靠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靠近边支座1/2跨径范围内截面的可靠指标而言,按JTJ 023—85规范进行计算的结果略大于按JTG D62—2004规范进行计算的结果,其余截面则相反。该结果可为类似桥梁设计和旧桥加固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振华  魏华 《中外公路》2012,(3):203-207
根据某大跨连续刚构箱梁桥的构造特征和设计特点,在有限元(FEM)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实体建模能更好地模拟混凝土结构局部受力性能,结合杆件单元分析了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的整体受力特性。同时通过对比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和JTJ 021-8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关于车载的修改部分,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空间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仿真模拟,得出新旧规范车载的变化对连续刚构桥梁设计计算的影响,以期能为设计、施工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和修正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钢板组合梁可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优势,为给我国桥梁设计人员设计海外钢板组合梁桥提供建议,对《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及欧洲桥规(Eurocode—Basic of Structural Design、Eurocode 1:Actions on Structures—Part 2:Traffic Loads on Bridges)中常规跨径钢板组合梁汽车荷载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了中欧桥梁设计规范中汽车荷载模式、横向多车道折减效应、冲击系数、荷载组合等规定的异同,采用2种规范计算常规跨径钢板组合梁在汽车荷载及基本组合、频遇组合作用下的主梁弯矩。结果表明:欧洲桥规规定4种汽车荷载模式,已考虑冲击系数和横向车道折减,中国桥规规定了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2种汽车荷载,计算汽车荷载效应后期需考虑冲击系数和横向车道折减;2种规范极限状态和设计状况规定一致,区别在于作用分项系数和可变作用组合系数取值;多片主梁钢板组合梁的边梁弯矩最大,单独考虑汽车荷载时,欧洲桥规计算的主梁最大弯矩比中国桥规大35%~36%;在考虑荷载组合时,欧洲桥规主梁最大弯矩计算结果在基本组合作用下比中国桥...  相似文献   

19.
该文依据新版《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空间桩基础计算理论和专业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据此设计研发了功能强大的三维基础设计软件,对提高桥梁基础设计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前言近年来,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国内外土木界的广泛承认,并已成为当今加筋溉凝土结构发展的主流。我国公路新《桥规》(1985年送审稿)中已明确规定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