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分析了国民经济宏观因素与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算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灰熵关联度算法, 依据《陕西统计年鉴》中近14年的经济数据与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数据, 研究了国民经济宏观因素与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之间的关联系数, 给出了各个经济指标对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的影响程度; 去除各数据之间量纲的影响, 用灰色关联度算法计算经济指标与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之间的关联系数, 用熵权法计算各经济指标的权重; 基于经济指标的关联系数及其权重, 计算了各个经济指标与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之间的关联度, 并分析了北京市和天津市公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经济指标, 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呈现相似的关联趋势, 陕西省公路货运量与第一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第二产业产值之间的关联度较高, 分别为0.944 7、0.941 7、0.940 2, 货物周转量与第一产业产值、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生产总值的关联度较高, 分别为0.920 7、0.915 9、0.915 3;北京市公路货运量与第三产业指数、第二产业指数、人均生产总值指数的关联度较高, 分别为0.716 2、0.714 8、0.710 9;天津市公路货运量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的关联度较高, 分别为0.862 0、0.855 6、0.853 4、0.851 4、0.851 4、0.851 3。可见: 北京市与天津市公路货运量关联因素分析结果总体上同陕西省基本一致, 主要关联因素都是该地区三大产业产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LUCC单一动态度、综合动态度模型和LUCC转移矩阵分析研究了越南Ha Noi市2000—2010年的LUCC空间格局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10年内,HaNoi市土地利用变化较大,其中专用设施用地面积由于转移到居住用地等各种土地而减少,农业产业用地面积变化最大也最活跃,林业用地、未利用土地是减少,而其他农业用地、水产地、居住用地、信仰-宗教用地、坟地、水域、其他非农业用地出现了增长;从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来看,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的综合动态度比2005—2010年活跃,具体2000—2005年Ha Noi市LUCC综合利用年变化率为0.824 6%;2005—2010年LUCC综合利用年变化率为0.597 81%。  相似文献   

3.
正进入21世纪,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2000—2017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至58.5%,城镇常住人口由4.6亿人增至8.1亿人。北上广深等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均超过两百万,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 609万辆增至21 743万辆。我国超大城市的空间规模、产业结构、人口教育水平、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等大幅提升,交通发展工作重点也逐步从"要素驱动、规模增长"阶段转向"创新驱动、内涵提升"的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线路客流是影响线路规模、投资和运营等的重要因素,选取轨道线路客流特征指标,建立了基于熵权法的城市轨道线路客流适应性分析模型,并以武汉市城市轨道规划线路为例,分析不同线路对客流的适应性程度.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轨道线路的客流适应性具有较好的识别性,并对安排线路建设时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航空运输为出行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飞行服务的同时,运输过程的碳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焦点问题,也给中国的民航运输业带来巨大的减排压力。有效地识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实现减排的关键。在计算中国航空运输业2000—2017年碳排放并分析其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Kaya恒等式变形和采用对数平均指数分解法(LMDI)对影响中国航空运输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规模、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对碳排放起到正向的驱动作用,能源强度和运输强度起到反向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西部综合运输系统需求驱动因素,将产业转移因素考虑在内,对原有包含三大因素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包含经济总量、运输需求强度、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整体变动等四大因素的完全分解模型,根据2002-2015年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综合运输系统需求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总量增长是西部综合运输系统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移促进政策的出台,运输需求强度变化和产业转移的影响逐渐显著.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应该根据产业转移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做好综合运输系统布局,创造更好的条件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7.
研究西部综合运输系统需求驱动因素,将产业转移因素考虑在内,对原有包含三大因素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改进,构建包含经济总量、运输需求强度、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整体变动等四大因素的完全分解模型,根据2002—2015年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综合运输系统需求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总量增长是西部综合运输系统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转移促进政策的出台,运输需求强度变化和产业转移的影响逐渐显著.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地区应该根据产业转移发展态势,有针对性地做好综合运输系统布局,创造更好的条件承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的武广客专引入长沙铁路枢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熵权模糊元的方案比选模型.针对武广客运专线引入长沙枢纽,确定了工程总投资、规模适应性、发展余地等11个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的熵权,通过计算欧氏贴近度对评价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优方案.该评价模型能有效避免评价标准不确定性、主观臆断带来的影响,从评价结果来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景观格局的时空改变对于区域气候、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石羊河流域2001、2006和2015年三期MODIS土地覆盖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该流域近15年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因子.研究表明:1)2001~2015年间草地和农用地快速增长,灌木和未利用地面积急剧降低.2)斑块形状趋于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水体、林地、农用地的破碎化程度增加,灌木、建设用地的破碎化程度降低,全流域的破碎化程度减弱.3)景观格局的改善与气候暖湿变化有关,主要驱动因子是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因素,政策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变化和固碳能力,对于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区域,对2013年、2016年两个时期的Landsat8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研究区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进而对土地利用进行转移矩阵分析,最后借助CITYgreen模型定量估算了城市绿地在固碳方面创造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2013—2016年,南岸区建设用地增长1025.01 ha,而城市绿地整体减少333 ha;南岸区城市绿地的减少主要表现为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和耕地;南岸区城市绿地年固碳带来的生态效益分别为478.2万元和454.36万元。研究结果揭示了南岸区城市绿地的空间分布、演变及其固碳效益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