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析甘溪港双向水流河口浅滩的成因,介绍整治措施及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竹岐--侯官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是闽江水口--福州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重点河段,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探讨该河段浅滩成因及演变特点,重点论述该河段整治原则、整治方案,以及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三姓浅滩概况、二期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标准、工程规模及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松花江三姓浅滩二期航道整治工程的概况、建设标准、工程规模及工程效果,并总结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谢凌峰 《水运工程》2001,(10):47-51
通过分析西江下游河流及水沙特性、近期河床演变,对西江下游不同河流特性河段提出相应的整治原则,计算出适合各河段的整治尺度,给出主要浅滩整治工程布置方案,并分析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6.
北江航道整治工程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河性和滩性的分析,模型试验研究,提出适合北江的航道整治原理和方法及整治参数和措施,经实施后证明工程效果明显,达到并超过预期标准。  相似文献   

7.
洪毅 《水运工程》2000,(2):30-33
白玉通浅滩航道整治工程是松花江依兰至佳木斯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一部分,土可研报告已批准。文章通过初设和数模计算,预测整治效果,旨在进一步完善工程措施,提高初设成果。  相似文献   

8.
鸡心洲浅滩整治建筑物较多,但整治效果不明显,是赣江西支著名的碍航浅滩。通过对该河段的水动力条件和河床演变分析,揭示了该浅滩的成因和演变特点,确定了整治原则和方法,并通过河工模型试验进行了多个整治工程方案的对比研究,最终确定整治效果较佳的小曲率方案。经各典型年冲淤试验,鸡心洲浅滩段的航行条件可满足Ⅲ级航道标准。  相似文献   

9.
陈明栋  秦宗模  文岑 《水道港口》2005,26(Z1):101-103
通过小橄榄坝滩整治的研究成果介绍,描述了澜沧江水沙运动的特殊性,认为只有对成滩原因进行正确分析,才能找到急弯浅滩整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樟树至南昌河段的航道等级,满足快速发展的航运需求,在分析赣江下游重点浅滩—泉港滩群河床演变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河工模型,利用整治丁坝、疏浚、护岸等工程措施,对该河段2个Ⅲ级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了2个不同整治方案的效果,并优化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布置。该整治工程于2006—2007年实施。对航道竣工图的分析表明:该河段的碍航浅区消失,达到了设计的航道维护尺度,航道整治效果明显,为全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益良 《水道港口》2004,25(Z1):14-18
介绍了松花江三姓浅滩历经一个世纪的航道整治历程,展示了几代人为之不断实践,辛勤付出,也充分展示了当今中国航道整治与航道研究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赣江南昌-吴城段浅滩成因与航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赣江西支水文泥基本情况,分析浅滩的形成原因,对1987-1992年进行的Ⅳ级航道整治以来,各浅滩的平均水深,航道宽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整治后滩群的河床断面形态与航道度的关系,分析整治工程对全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影响及江上游万水库对本河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1 前言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通航里程928km,河道水量充沛,含沙很少,是一条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平原冲积性河流。地处松花江中游的三姓浅滩是松花江水深最小、航行最困难并闻名于国内外的碍航浅滩群。 三姓浅滩的治理始于1899年,长达百年的整治均因受种种条件所限未能达到预期效果。1983—1985年航道整治工程是一次比较全面、系统的治理,浅滩航道有明显改善。然而整治标准尚低,且一些整治技术亟需研究与深化。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千吨级驳船船队的通航要求,三姓浅滩航道整治工程被列入“八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吴鹏 《珠江水运》2003,(5):39-40
通过介绍固滩保槽法的原理及在山区河流浅滩整治中的应用,总结固滩保槽法的优势,展望固滩保槽法在贵州省山区河流浅滩整治中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邓年生 《水运工程》1997,(11):54-57
在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分析潮汐河口的水沙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整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提出潮汐河口浅滩整治的新理论及最高、最优整治水位等新概念。提出计算最高整治水位的三种方法及相应计算公式。分析了最优整治水位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分析潮汐河网区十字交叉河浅滩的水力特性和浅淮形成原因,提出了使两河动力轴线靠近、缩短浅滩长度的整治方法,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闽江潮汐河口汊道浅滩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梓 《水道港口》2005,26(3):172-177
闽江河口属多岛式强潮河口,河道内多有汊道,在汊道口或汊道内均出现有浅滩,水深一般都在2.5 m左右,严重阻碍了船舶的通航,为此对闽江通海航道进行了一期和二期整治。通过整治各浅滩水深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整治工程的成功。文中介绍了闽江河口水文泥沙的形势,并着重介绍了汊道浅滩整治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边滩较宽阔且滩面高程较高的过渡段浅滩整治时,在满足丁坝束水导沙功能的情况下,为减小坝体长度可将丁坝的坝根段去除,形成不接岸丁坝。湘江铜官滩的航道整治试验研究表明,采取不接岸丁坝方案可取得较好的整治效果,但整治时应注意近岸缺口段河床及河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虎跳门口门浅滩航道整治方案的整治效果分析,为口门浅滩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明栋  文岑  陈杰 《水运工程》2003,(12):56-59
通过对小橄榄坝滩整治研究成果的介绍,描述澜沧江水沙运动的特殊性。只有正确分析成滩原因,才能找到急弯浅滩整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