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光 《隧道建设》2009,29(5):597-600
弹性整体道床在运营中常发生病害,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某隧道整体道床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超细水泥灌浆料进行注浆的整治施工方法,对同类病害的整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新桩  董鹏 《路基工程》2013,(6):201-203
针对小棕溪隧道整体道床出现的病害问题,利用地质雷达测试和实验室试验结果,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依据运营隧道综合维修“天窗”限制,采用加固型TGRM水泥基特种灌浆料及其注浆工艺对该隧道整体道床病害进行了治理,实践结果证明,达到了治理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有轨电车整体道床-路基的病害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并从土质条件、路基含水率、物理力学条件等角度对路基病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对整体道床失效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疲劳荷载作用下支承板底的容许弯拉应力建议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湘桂线波寨二号隧道洞内整体道床番浆冒泥及其整治情况,将该隧道整体道床重新改为普通碎石道床,并用塑料排水板和土工布封闭路基面,使病害得以彻底整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某长大铁路隧道工程为依托,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铁路隧道整体道床的基础上,结合钻探资料、设计资料进行数学模拟分析,研究了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长大隧道整体道床缺陷,主要集中于填充层和整体道床与填充层分层界面处;数学模拟分析配对t检验p-value值均大于0.05,说明采用地质雷达无损检测可确定整体道床病害的具体位置及缺陷类型;单样本t检验得到总体上整体道床与仰拱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填充层比设计厚度小0.20 m左右。  相似文献   

6.
根据广州地铁设计与运营的情况,建立了地下线整体道床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整体道床钢筋网设置方式、非盾构地段隧道结构与整体道床连接设计、轨枕、排水方式等的合理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活载作用下,道床板的上下表面在纵横向都有受拉或受压的可能,道床板宜双层配筋;轨枕的长度对道床板应力影响很小,而道床板应力随着轨枕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地下线整体道床在保证施工方便及扣件锚固需要的尺寸外,建议采用尺寸较小的钢筋混凝土长轨枕。为预防结构底板变形缝处渗水病害,在道床设计时,应加强道床与基础的连接,考虑疏水、导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在黄土地区修建了大量黄土隧道,但由于人们对黄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目前修建的黄土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隧道基底部分病害特别严重,但目前铁道行业缺乏对黄土地区隧道产生病害原因的深入研究,本文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太中银铁路和包西铁路运营隧道构筑物状态调研为依托,通过对黄土地区铁路隧道的道床基底病害特点进行研究,揭示了黄土地区隧道整体道床基底产生病害的特性,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治理方法和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成昆线沙马拉达隧道中整体道床病害原因,目前整治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治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彭玥锴  张鹏  徐滔  万壮  杨黎 《路基工程》2022,(3):167-171
城市地铁盾构区间隧道若出现道床与管片剥离病害,会直接威胁到列车的运行安全。以某地铁区间线路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列车运行过程中对道床和管片剥离影响最大的荷载位置。根据荷载作用在道床上的不同位置,发现荷载在远离道床伸缩缝的过程中相邻道床底部的拉应力值急剧减小,确定了荷载最不利位置为道床靠近伸缩缝处,可为模型试验和病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项川 《路基工程》2014,(3):203-205
针对宜万线五爪观隧道上行线K1161+406段整体道床伸缩缝两端道床板出现宽约0.3 mm裂缝,整体道床伸缩缝处出现翻浆冒泥、两轨间伸缩缝已被淘空等病害。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宜万线行车特点,采用特殊施工组织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治理。施工后,通过检测证实,治理效果明显,道床已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