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BIM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撑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一、BIM技术介绍BIM的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BIM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撑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建筑信息模型同时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实时信息分发服务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分布式数据环境下实时信息的共享需求,进行了实时信息的发布/订阅技术研究.提出在现有主动推送的信息交换模式基础上,增加采用发布订阅机制实现的信息按需共享方法.具体提出了发布订阅技术的基本模型、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介绍以DSP为核心的SINS/GPS,分布式控制组合导航计算机的设计方法。选用TI公司的DSP作为导航算法处理机,采用TL16C752B、MAX3232、MAX3362设计RS-232/485/422异步串口,另一片DSP控制GPS-OEM板串口输出的报文,采用CPLD作为调度机实现M/MU六路数据采集,各处理器通过双端口RAM共享数据,实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还采用GPS接收机输出的1PPS脉冲,结合CPLD产生的时序实现MIMU和GPS数据的同步采集。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是一种分布式异构计算及数据存储架构,利用虚拟化技术对不同物理地址的计算及存储资源进行逻辑划分,计算及存储效率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在海上信息处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数据经常在不同物理地址节点之间传输,较易受到外界攻击,所以数据服务的安全问题成为了云计算信息处理及共享平台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研究了现有的海上云计算信息共享平台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重加密数据服务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据传输系统作为信息系统软件核心构件,是各信息系统中心实现信息交互的前提与基础.论文在基于现有单节点数据传输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数据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包括:集群动态组建、心跳守护、服务器注册、服务器发现和集群负载均衡管理.同时通过使用LoadRunner并发性能测试工具,对该分布式数据传输系统在不同集群规模和不同负载压力情况下的数据传输效率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6.
多数据链综合组网应用及其信息分发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福  黄鹍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7):11-13,31
通过分析欧美等国多链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输过程和处理特点,归纳出一种典型的多链综合组网的网络结构,提出了多链信息的表示原则和分发方式;使用分布式航迹处理方法实现全网航迹的一致性处理,在地面网络中形成航迹号一致的实时战术态势,并在全网共享,为解决大区域范围内航迹一致性处理及航迹实时共享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面向未来网络化和服务化体系结构下,论文针对分布式异构、海量数据资源共享需求,提出基于发现元数据的数据集成框架,并通过信息目录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信息搜索技术进行搜索和发现、通过信息聚合及挖掘技术实现信息的二次开发和利用,提供多样化服务化信息共享技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武昌造船厂信息化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俊  施平 《船海工程》2004,(2):47-50
以企业数据库为主板,采用插件式体系构建企业信息模型总体框架,各构成要素通过计算机网络联成一个整体,在数据库和各层面数据中心基础上构造控制管理模块,协调和控制企业信息流、物质流和资金流,共享企业信息资源,形成企业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散货港口全场料堆信息共享问题,在现有无人化智能堆取料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共享存储(DSM)技术的研究方案,在中控室实现多台料机服务器的数据共享功能,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作业料堆的垛型数据,节省作业料机的二次扫描时间,提高港口堆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总线的多任务无人水面艇分布式控制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比有人驾驶船舶,无人水面艇因其具有低成本、高速度、高机动性以及高智能化等特性,特别是在危险情况下代替人工作业的应用实践,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无人艇控制系统方案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总线的分布式控制平台设计方案。然后详细分析了智能终端、主控单元的设计方案。结合实际项目应用进行了系统测试,试验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控制平台设计方案可行,通过自主研制的智能终端可稳定、可靠地实现多传感器数据的分布式采集、处理以及共享,分布式结构保证系统可方便地搭载或变更任务模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基于面向服务SOA架构的共享短信平台系统设计,通过使用统一规范的接口协议,将短信平台在不同应用中统一调用,实现集中共享,使用一个应用管理网站进行操作和控制,部署系统简便,只要网络通达,就可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近些年开始流行面向服务(SOA)架构,这种新架构思想,对在分布式软件开发方面非常灵活,起到减少耦合的作用,并具有平台无关等特性,能很好解决系统服务的复用,也具有灵活性和便于互操作。本文从技术工作实践和实用的角度对面向服务架构(SOA)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海事信息化在系统集成方面提供一些技术参考,最后对基于SOA架构的信息系统,在今后海事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洋各类电子信息广泛应用,传统的基于单中心的通信数据存储平台性能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数据类型及数据量的极速增长。基于云平台的存储系统可以通过分布式的物理资源对数据进行统一存储,不仅提高了存储数据效率,并且通过云存储中心可以对各种类型的存储数据进行检索,可实现不同物理地址数据的共享。本文针对不同区域的船舶AIS系统,在研究AIS数据信息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基于云存储的信息共享平台,最后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如何将斗轮堆取料机司机与司机、操作员和生产管理者之间相互连接的问题,对斗轮堆取料机生产信息的优化和共享进行研究,通过在散货码头流程控制系统和生产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融合再开发,利用现场工业以太网,实现了斗轮堆取料机与操作员之间、斗轮堆取料机司机之间、斗轮堆取料机与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之间、斗轮堆取料机与远程管理者之间4个层面的信息共享,使各方可根据需求实时共享信息,并对生产进行指导和控制。斗轮堆取料机生产信息的优化和共享提高各方联动互通性,尤其是提高了混配作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增强了散货码头在混配生产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共享网络隐私数据防篡改方法存在防护结构机制与隐私数据特征匹配度低的问题,从而导致防篡改效果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舰船信息共享网络隐私数据防篡改方法。首先,对共享网络中隐私数据存储区域进行分布式认证优化计算,重组隐私区域的认证结构,提升文件数据的安全级别;然后,对认证数据点进行认证特征差异化计算,从根源切断单一权限的修改条件,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最后,通过防篡改安全性增强计算过程有效实现隐私数据防篡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共享网络隐私数据被篡改,维护了舰船信息共享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舰船导航和武器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分布式指控系统的发展,建立全舰统一姿态基准系统已成为必然。提出了利用测量结果推算出的甲板挠曲姿态信息作为分布式捷联姿态基准系统(简称分布式捷联基准)的补偿信息,然后利用基于模糊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建立全舰统一姿态基准系统。最后通过对简易模型的仿真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PLC和PC工作站的分布式监控系统,探讨了分布式监控系统中与计算机、控制、网络相关的技术问题工程解决方案,提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与实时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三者相结合是现代分布式监控系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彭辉  刘雪涛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A01):138-141,151
垂直发射装置的发射控制系统是一个分布式实时多任务数据处理系统,具有实时性、并发、异步和多任务等特点。Petri网是描述和分析异步并发现象的一种有效的模型工具。以Petri网为工具,建立了发射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对其功能和数据流进行模拟,并对其结构性能、任务的忙闲程度、死锁进行了定性分析,实现了模型和程序结构的自动转换,从一个全新角度对发射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CAN是一种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介绍了CAN总线的特点,并具体阐述了使用CAN总线实现舰载无线通信控制管理系统的分布式控制,通过任意一个用户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任意一个信道设备;给出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硬件电路的设计;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各智能节点间底层通信关键模块的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用CAN总线实现系统的分布式控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系统的顽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系统规模更易于扩充,具有低成本性和高可靠性的优点,并且效果较为理想。CAN总线是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的理想总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逆变电源分布式并联控制方案,解决了分布式并联系统中各并联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换问题。试验证明采用该方案的逆变电源并联系统性能优良,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实施船舶全寿命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分析了传统信息共享技术的缺陷及采用Web服务技术实现船舶全寿命信息共享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船舶全寿命动态信息系统中信息共享的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利用通用标识符UID(Universal Identifier)及两层数据转换来实现船舶生命周期视图间映射的方法。最后根据该模型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