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千变万化,有些教师只偏重课文本身的讲解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忽略了课后的"思考·练习".其实"思考·练习"是每一个课例的组成部分,而且作用非常大.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对"思考·练习"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高原地热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拉萨—日喀则铁路的隧道工程存在高温围岩和高温裂隙水的异常地热现象.异常地热现象致使隧道混凝土衬砌的工作性能、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能劣化,影响隧道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分析混凝土原料及主要性能,以及高温环境中混凝土物理力学和耐久性能发展趋势和劣化机理.针对高原地热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进行系列试验研究,测试高温环境下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和二次衬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提出混凝土掺加高温稳定剂是解决高原地热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有效措施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青藏线试验段通信信号试验大纲”是针对青藏线对通信信号的特殊要求提出的。青藏铁路地处高原多年冻土,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生活、工作条件相当艰苦。为将青藏铁路建成“高质量、高可靠、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要求信号系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系统结构简单、现场设备少;少维修、低能耗,运营维护成本低。因此试验项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国内成熟技术,但设备指标须按照青藏线特殊要求制订,试验的重点是检验恶劣环境下系统功能的适应性;另一类为国外引进技术/国内新技术,试验的重点除与前者的共同处外,很多试验项目,例如基于GSM R和GPS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浅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运营养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铁路特殊的高原地质地理、水文条件、路基状况等,分析了青藏铁路路基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引起路基变形的多年冻土现象.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铁路的病害特点,同时根据高原多年冻土的特殊性,提出了相应的路基养护措施和养护工作的内容,并对一些路基病害提出了应急预案;最后就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的养护措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前“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和长期的政治任务.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我们提高对“三进“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制定实施计划,抓住“三进“的关键,提高了学生思想理论素质,增强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所谓“思维体操”,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争平 《铁道勘察》2008,34(2):78-82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地区长度达546.43 km.多年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阐述了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多年冻土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和纬度、地形、地表水体、植被、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阐述了多年冻土区不良冻土现象及融区的分布特征,指出了多年冻土的勘察设计特点,为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原电力机车IGBT主变流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应用于高原环境下的电力机车IGBT主变流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主电路及其变流器模块特点,并叙述了主变流器高原环境适应性相关设计,如内置加热器的工作原理等.型式试验数据表明,该变流器相关技术参数能够满足高原电力机车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高原病诊断标准》明确指出:“高原低压性缺氧是导致该病的主要病因”。低压性缺氧有别于正常气压低氧性缺氧,后者的缺氧(如矿难事故等)环境气压基本正常,产生的后果是脑组织软化、昏迷、死亡。而低压性缺氧首先是低气压对机体的影响,可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改变,主要是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影响了细胞环境的改变伴以低氧性缺氧造成的损害。在急性期是脑细胞体积的增大、间质水肿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遗憾的是近年的一些文献和工具书,均回避了低气压的问题,绝大多数仅从高原缺氧切入研究并做出论断,应该说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10.
论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如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放松能力等.这些因素对短跑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放松能力对运动员成年以后对于速度障碍的克服对于运动成绩出现“高原现象“时运动成绩的稳定与提高更为明显.下面针对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高原环境对电工电子产品的影响,阐述了制定高原电工标准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制定高原电工标准的情况,结合高原电工标准要求和高原机车电工产品的运行特点,提出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制定高原电工产品技术条件时需考虑的问题和应采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分析企业在贯标工作中"两张皮"现象的表现形式、产生根源,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来,为保障大提速成果,铁道部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提速固定设备维修保障体系,而“天窗”修工作是维修保障体系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根据上海铁路局实施情况,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天窗”修工作提出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冉理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1):32-40,59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全长1142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跨越高原多年冻土地段里程最长的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文章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特点及主要工程问题,科技攻关工作与采取的措施,所取得的主要阶段性成就等几个方面,对如何更好解决在高海拔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这一难题,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原铁路”,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同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研究结论:文章经过系统分析和研究,查清了线路通过地区多年冻土的热稳定性、含冰量和不良冻土现象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攻克冻土难题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工作保证。对路基工程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地基、保护冻土”的设计思想、治理原则和具体工程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15.
内昆铁路老锅厂—李子沟段的高原斜坡软土是一种罕见的地质现象 ,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局部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性质的软土 ,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修筑路基都将面临路基稳定并如何施工这一课题。通过对该段路基施工的试验研究 ,有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排水治软抗滑”指导原则和处理措施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高原斜坡软土地区的路基综合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道岔融雪设备功能及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凯  杨成达 《中国铁路》2005,(11):44-47
青藏铁路处于高海拔、多年冻土、风沙雨雪大的特殊自然环境.冬季道岔积雪直接影响转辙机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高原条件下道岔融雪装置尤为重要.介绍德国和荷兰融雪设备的应用情况及功能特点,分析远程控制的各种模式功能;根据我国道岔结构特点,提出加热冬安装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区域计算机联锁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青藏铁路地处高原、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及运量较低的实际情况,信号系统采用区域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是合适的,可以减少定员,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SS8机车部分保护电路工作不良造成的“二次合主断”现象,从电路、微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电路提出了改进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正确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前提。生物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肩负起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而要想使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生物教师就要具备随时为自身“充电”的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使“充电”得以正常进行,才能使每位教师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这些能力有:  相似文献   

20.
重点研究某高原铁路物流特征和BIM-GIS技术在物流系统设计和关键数据上的一致性,探讨实现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架构.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BIM和GIS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分析BIM-GIS协同一体化应用在某高原铁路物流领域的优势.根据对某高原铁路物流特征和物流协同模型的分析,提出从物流可视化到信息流动、监控一体化的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