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浮船坞横向强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如华 《江苏船舶》1999,16(6):8-11
浮船坞通常坞体较宽,且采用纵骨架式结构。因此,在浮船坞设计时横向强度的计算显得较为突出。本文以举力31066kN浮船坞为例,提出浮船坞横向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一艘80000t级整体式浮船坞拖航为例,从被拖物的角度对拖航工程设计的步骤及工作内容做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浮船坞的特点对浮船坞拖航的技术难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由于浮船坞的拖航阻力较大,拖力点的选取和拖力眼板的设计便成为浮船坞拖航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鉴于浮船坞的强度校核关乎整个拖航工程的安全,该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浮船坞进行了整船有限元分析,既校核了拖航状态下的扭转强度、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也对按规范进行的总纵强度校核做了进一步的验证。坞墙既高又窄的结构特点使得对坞吊进行就地有效封固成为一项特别困难的工作,为了节约将坞吊拆卸再安装的高额成本,对其进行了专门的绑扎设计。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浮船坞抱桩支座区域的坞体结构强度的设计实例提出一种处理此类强度问题的方法。该方法以22 000 t浮船坞为计算实例,依据规范,通过水池试验的方式测得抱桩泊碇载荷,并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其他基本载荷,然后结合浮船坞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计算工况组合,最后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来评估相关构件的强度。经验证,该船坞强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大连船务为韩国三星重工设计建造的12万t举力浮船坞是目前世界在建中的最大浮船坞。2008年1月3日,该坞共6个总段中的1号总段即尾岸桥部分首先顺利下水,标志着该坞即将进入水下合龙工程。  相似文献   

5.
“长山”号浮船坞是一座设计举力为13000吨的大型钢质浮坞。修船对象为25000吨级油轮和货轮,并以“郑州”号货轮为修船代表船型。“长山”号浮船坞由上海船舶设计院设计,上海船舶修造厂施工建造,于一九七六年第四季度完工。本坞采取三节组合式结构,具有整体刚性好,并能解决自修问题等特点。“长山”号浮船坞的主要尺度和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l世纪我国将逐渐成为世界修造船中心。钢质浮船坞,由于建造时间短、不占用码头岸线和厂区、移动方便、易于环保等优点,特别是我国修造船中心加快向岛屿转移,浮船坞越来越受到船舶工业的青睐。为缩短浮船坞在船台或坞内建造时间,尽快投入运营,分段建造、水面对接成为降低建造成本的首选,旧坞改造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并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在30万吨级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来评估坞体结构强度讨论了超大型浮船坞的结构规范适用性问题.采用的有限元计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坞体总纵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全坞粗网格有限元计算以及进一步的局部结构细化分析;另一类是坞体局部强度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包括首尾浮箱平台强度、坞墙稳定性和锚泊设备支撑结构的强度计算.通过一系列完整的有限元计算,说明现行的浮船坞规范仍然适用于超大型浮船坞,并最终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黄山”号是我国现有最大的一艘钢质浮船坞,其举力为13,000吨,可供25,000吨级的船舶作坞修之用。这艘浮船坞是由连续的坞墙和浮箱式的浮体组合而成。浮体由九只浮箱组成,这些浮箱都是从五艘不同类型的万吨级废钢船中割取修建而成的。这样,为国家节约了三千多吨钢材,造价也降低了百分之三十。而连续的坞墙则是新建造的。在浮船坞的船体建造过程中,我厂承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