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石油的供需情况及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也随之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能源生产、消费国。其中石油已成为世界第五生产国。在1993年前,我国石油产量大于消费量。但从1994年开始,石油消费量开始大于生产量。从我国石油进出口情况看,1985年我国出口石油达3630万吨,进口量仅90万吨,而在以后的10年中前者不断下降,后者不断上升,到1993年进  相似文献   

2.
一、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及特点 1、钢铁产量持续高增长,实现产销两旺 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钢铁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据统计,2003年前11个月全国累计产钢2亿吨,同比增长21.5%,钢材产量2.13亿吨,同比增长23.3%.预计全年产钢2.2亿吨,比上年增长3500万吨;产钢材2.33亿吨,比上年增长4000万吨,增长21%.  相似文献   

3.
闵光 《海运情报》2005,(3):21-21
中国国内的原油生产量增长停滞,而石油需求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增长,在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进口量逐年扩大。中国2003年的石油进口量为911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2004年上半年的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9.3%,约为6102万吨,如按年率换算,全年的实际进口量将达1.2亿吨。  相似文献   

4.
《机电设备》2006,23(1):30-30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朱汝敬日前预计,随着原油进口的增加,今后15年我国大型油船需求量将增加3倍,从目前约1000万载重吨的保有量增加到3950万载重吨。他认为,原油进口的增加将带动我国原油运输能力的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预计2010年我国需进口原油1.8亿-2亿吨,2020年前后进口量将达2.4亿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石油需求一直保持较高增长水平。2014年我国石油年消费量超过5亿吨;年进口量已达3.1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较2013年上升近2.6个百分点。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我国对外能源合作将进一步加强,石油进口量持续攀升,对国内石油储备能力要求也与日俱增。目前我国石油储备体系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差距较大,现有的战略石油储备量仅相当于36天原油净进口量,与国际能源署提出的建立相  相似文献   

6.
2009年,全球干散货运输市场最令人惊讶的现象莫过于中国不断刷新的铁矿石进口记录.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今年1月份达到低点后开始了大幅度增长.截止到9月底,中国铁矿石月度进口量已经5次刷新历史记录.而9月份的单月铁矿石进口量更是达到了历史性的6455万吨,同比暴增64.6%,超过了1999年全年铁矿石进口量.很明显,之前有关中国对钢铁需求增长结束的预测被过分夸大了.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石油产量同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对燃油需求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对石油进口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在本世纪末是否需要巨型油轮(VLCC)这个热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将达100万桶/天,即4800万吨/年。但是这个预测数字还取决于许多相关因素,例如经济增长能源的需求量,国内原油产量和炼油能力等等。 VLCC的营运活动还将受到港口及航  相似文献   

8.
航运要闻     
《海运情报》2010,(8):38-39
中国LPG进口量转为增加 中国LPG进口量2008年前趋于减少,2004年为637万吨,2005年610万吨,2006年534万吨,2007年405万吨,2008年258万吨,但2009年比上年增长58%,为407万吨,其中丁烷增长45%,为174万吨,丙烷增长69%,为233万吨。中国LPG的需求量2009年约2200万吨,比上年增长约10%。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12):30-30
IEA:203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激增;巴西今年大豆产量预计达5870万吨;中东和北非天然气产量25年内将增3倍;2006年铁矿砂价格最高涨幅将达30%;俄2015年前石油年产量将达5.3亿吨;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会小幅降低;内蒙古今年原煤产量可达2.4亿吨;2006年我国经济将增长9%左右;我国今年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9600亿斤;2010年中国电煤需求预计达到16亿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力煤海运进口量在过去十年里显著增长,从2008年的1,700万吨涨至2016年的1.6亿吨以上,然而这一增长却并不平稳.2015年由于环保政策趋严和国内需求疲软,中国动力煤进口量一度下降超过30%至1.28亿吨.2017年开年中国动力煤进口量强势增长,但是仍有可能在余年再度遭受一系列的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6,(1):30-30
史托福:中国海贸增长将放缓;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进口量;山西省明年煤炭可供应量可能减少1亿多吨;明年我国钢材供大于求过亿吨;西气东输西段输气能力达120亿立方米/年;宝钢与NEU签订10年期铁矿石运输协议;我国2010年需要船用中厚板420万吨。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和21200年中国分别进口铁矿石4390万吨和7000万吨,2003年进口1.46亿吨,居世界首位。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比上年增长40%,达到2.1亿吨,估计2005年将进一步增长到2.4亿吨。随着铁矿石进口的迅猛增长,中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压港问题日趋严重。据报道,宁波、青岛、湛江和秦皇岛等铁矿石装卸港口均有超过200万吨的货物积压在堆场无法运  相似文献   

13.
一、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及特点 1、钢铁产量持续高增长,实现产销两旺 在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钢铁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年产钢超过2亿吨的国家。据统计,2003年前11个月全国累计产钢2亿吨,同比增长21.5%,钢材产量2.13亿吨,同比增长23.3%。预计全年产钢2.2亿吨,比上年增长3500万吨;产钢材2.33亿吨,比上年增长4000万吨,增长21%。 2、进口钢材继续大幅度增长,对国内市场形成巨大压力 2003年以来,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冷轧薄板、中厚板等钢材品种供给不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也在稳步增长,国际海运业持续兴旺,中国造船人抓住船舶市场百年一遇的需求旺盛的机会,大力发展船舶工业。2006年造船产量达到了1 587.1万载重吨,是2000年的4倍;2006年手持船舶订单达到了6 872万载重吨,比2000年增长了5.5倍。2007年中国造船产量仍继续大幅度上升,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55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3%,新承接船舶订单4 2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5%,手持订单达亿万载重吨。按英国克拉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5.
何杭生 《中国船检》2013,(12):45-46
自2008年以来,我国在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达7784万吨,再度刷新2013年9月份进口7458万吨的历史高位。随着铁矿石进口量的逐年增加以及船舶人型化发展,国内铁矿石码头布局也在不断凋整。那么,随着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新格局又将如何演绎呢?  相似文献   

16.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于1999年10月18日开工建设,2003年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当年完工交船50万载重吨;2004年,交船122万载重吨,名列全国船厂前茅;2005年,造船完工217万载重吨,成为国内第一家造船产量突破200万载重吨的船厂,并实现利润超过2亿元;2006年,继续保持跨越式增长的势头,全年造船产量突破300万载重吨,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造船产量和利润总额继续稳居国内第一.  相似文献   

17.
《船艇》2007,(6)
记者日前从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获悉:2006年我国船舶完工量达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占当年全球造船产量的近五分之一;新承接船舶订单达到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完成工业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铝矾土对外依存度很高,2012年印尼铝矾土出口中断事件使得中国铝矾土进口趋向多元化。中国铝矾土海运进口量在近几年增长强劲。由于中国国内氧化铝产能快速扩张,以及受制于国内有限的铝矾土产量和较低品味的矿石,在2007-2011年间,中国每年的铝矾土进口量由最初的2400万吨增长到4500万吨。由于中国铝矾土对外依存度很高(2011年对外依存度达到55%),因此2012年印尼铝矾土出口中断使得中国铝矾土进口的现状发生了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9.
1中国船舶工业突飞猛进,船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产量看,2004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已达880万载重吨,占世界当年市场份额的14%。我国已连续10年造船产量占世界第3位。据最近的预测,2005年造船完工量肯定能突破1 0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2005年  相似文献   

20.
一、广州港必须再造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港的发展非常迅速.1999年,广州港成为中国大陆沿海港口中继上海港之后,第二个跨入世界乙吨大港的港口.全港货物吞吐量由1990年的4164万吨发展到2000年的111287万吨,年均增长速度为11.5%,预计2002年可超过1.3亿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