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是一种具有防滑且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领域最先进和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ABC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文章对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进行分析,并对该系统的故障检测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ABS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轿车已经普遍装用了ABS系统。ABS系统的全称是电子控制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其作用是使汽车在制动时,充分利用车轮的附着力,使车轮处于最佳制动状态,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  相似文献   

3.
朱华 《城市车辆》2005,(1):63-64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ABS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乘用车已经普遍装用了ABS系统。ABS系统的全称是电子控制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其作用是使汽车在制动时,充分利用车轮的附着力,使车轮处于最佳制动状态,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  相似文献   

4.
ABS,英文全称是“Anti——LockBrakeSystem”。汉意是“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安全的日愈重视,大部分汽车已将其列为标准配备。其作用是:当汽车在制动时,能充分利用车轮的附着力,使车轮处于最佳制动状态,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虽然ABS能大大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但是不同类型的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液与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 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液,它是汽车制动系中传递压力使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作用的液体。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过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隋况有关,所以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目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已被广泛用于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液的合理选择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司机的行车安全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现代新型汽车,为了增强驾驶安全性能,普遍安装了制动防抱死装置(ABS),ABS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能根据车轮的转速,通过自动调整制动管路内的制动液压力大小来控制和调节车轮制动力,使汽车的滑移率始终保持在15%~25%之间,即车轮边滚动、边滑动状态。  相似文献   

7.
ABS气压调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ABS是一个反馈系统,它根据车轮的运动状态对制动压力实施调控,从而修正车轮的运动状态,使其趋于理想化.实践表明,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5%~20%时,纵向附着系数最大,可达到最大的制动力,同时横向附着系数也保持较大值,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抗侧滑能力.故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5%~20%时,具有良好的防抱死性能,使制动过程处于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8.
1 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当遇到情况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的转速,自动调整制动管内的压力大小,使车轮总是处于边抱死、边滚动的滑移状态;尤其紧急制动,它将断续制动,即制动—松开—制动,以躲避危险。  相似文献   

9.
一辆日本三菱轿车仪表板上的“Anti-Lock”指示灯,在点火开关处于ON位置时,不论是否启动运转,该指示灯均常亮不灭,表明该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存在故障。 为充分发挥和利用汽车制动器的制动效能,提高制动减速度和缩短制动距离,增强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防止车轮抱死所带来的危害(如:侧滑、甩尾、车祸等),电子式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被认为是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 ABS系统属四传感器及“前独后共”的控制方式,即四个车轮上各装有检测车轮速度的传感器,分别向ABS电子控制器输入减速度信号,通过ABS电子控制器的分析判断,分别向左、右两  相似文献   

10.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通过增压、保压和泄压等过程的不断循环,使制动时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5%~20%的最佳范围内,保证汽车制动过程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制动中产生的抱死、跑偏和甩尾等危险现象。ABS系统是基于常规制动系统而工作的(见图1)。  相似文献   

11.
博世自1978年6月开始批量生产ABS防抱制动系统,自此之后,ABS成为所有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发展基础.该系统能够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辆即使在全力制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稳定,驾驶员并得以采取避让动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春成  曹永林 《天津汽车》2002,(2):37-37,39
随着国内外新型汽车特别是高级轿车在我国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电子化程度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例如:ABS系统是在制动时可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且制动效果优于普通制动系统的刹车装置.它主要有电子控制器即ABS电脑、车轮速度传感器和执行器(即压力调节器)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ABS、EBD和BA     
现代汽车上最主要的安全装备当属ABS,ABS的英文全称anti—lock brake system.意为防抱死制动系统.又称制动防抱死系统.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控制车轮不锁死。大量的研究试验表明.汽车在制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处于似转非转的状态时,轮胎的纵向、横向的抓地力都最强,这不仅意味着汽车这时获得的制动力最大.而且此时汽车还能够准确地转向.这对遇有突发事件.在紧急制动中还要通过转动方向避让障碍物非常重要。车轮在制动中如果锁死不转动,就会导致:①后轮先锁死.车辆必将出现侧滑甩尾;②前轮锁死.汽车将无法进行转向:③前后车轮都锁死.还会延长制动距离和加剧轮胎的磨损。因此ABS的第一位作用是防止后轮锁死避免汽车制动侧滑:其次是防止前轮制动抱死,保证转向有效:减少制动距离是第三位考虑的。  相似文献   

14.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reSysterm),简称ABS。它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在路面上滑拖,以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能力和缩短制动距离。使汽车制动更为安全有效。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检修方法不正确,将会导至ABS系统效能降低或丧失。以至发生车辆事故。因此,在使用与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简尔 ABS)是最近几年开发使用的一种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的高新技术装置。当汽车在行驶中进行制动时,尤其是在潮湿、泥泞、冰雪路面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高速行驶中实施紧急制动,车轮很容易抱死拖滑,一旦有一个以上车轮抱死,就会造成车辆侧滑甩尾,方向失控,导致车辆相撞倾覆,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ABS 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发的汽车安全性装置。  相似文献   

16.
博世A1978年6月开始批量生产ABS防抱死制动系统。自此之后,ABS成为所有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发展基础。该系统能够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辆即使在全力制动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稳定,司机并得以采取避让动作,防止事故的发生。凭借其电子控制技术,博世的ABS成为首个应用在车辆上最有效,最可靠的安全解决方案。在ABS的功能基础上,博世相继在1986年开发了牵引力控制系统(TCS),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外新型汽车特别是高级轿车在我国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电子化程度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例如:ABS是在制动时可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且制动效果优于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装置.它主要由电子控制器即ABS微机、车轮速度传感器和执行器(即压力调节器)3部分组成.工作时,车轮速度传感器对车轮速度进行监测,并将信号传递给ABS微机,ABS微机接收车轮速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经测量比较、放大分析、判别处理后,向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调节器收到指令后对制动力进行调节,使制动性能处于最佳状态.很遗憾,许多驾驶员和维修工至今还不甚了解或很不了解ABS制动系统的特性和故障的诊断方法,以致仍采用传统的操作和维护方法,遇到故障不知从何入手,使问题复杂化.现根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和维修经验,介绍几种诊断ABS故障的技巧和方法,供驾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外新型汽车特别是高级轿车在我国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车电子化程度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例如:ABS系统是在制动时可防止车轮完全抱死且制动效果优于普通制动系统的刹车装置。它主要有电子控制器即ABS电脑、车轮……  相似文献   

19.
肖艳 《城市车辆》2008,(1):48-50
(接2007年第72期) 5 制动系统的电子控制 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简称ABS,是指在制动过程中,可自动调节制动力大小,防止车轮抱死,以获得最佳制动性能,包括最佳方向稳定性、正常转向能力和最小制动距离的装置。它是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汽车上装用ABS可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汽车行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由于采用电子控制式防抱死系统,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使车轮的纵向处于附着系数的峰值,同时使其侧向也保持着较高的附着系数,从而使汽车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