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原本作为同盟国的东西方阵营很快便因为价值取向不同而进入冷战状态。苏联军方早就看出了西方国家航母编队对苏联及东方阵营的巨大威胁,相对于当时美国及其盟国强大的海上力量来说,苏联的海军力量确实过于弱小了。如西方国家把它们强大的航母舰队逼近到苏联海岸附近进行威慑,以当时苏联以陆军为主、空军为辅的军事力量来看,将很难对美军构成有效威胁。因此,苏联人除极力发展陆基弹道导弹应对西方国家的战略威慑外,还加大速度发展反舰导弹、加足马力发展潜艇力量并不断增强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以求遏制西方国家对苏联海岸和海军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在冷战结束,世界交替,地区军事冲突不断,舰船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欧洲将可能出现什么样规模的海军?本文主要介绍了英、法和德、希、意、荷、西、土等中等规模海军的国家在下世纪的情况,并讨论了欧洲海军力量联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挪威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北部,面积386914平方千米(含海外领地),人口454.6万。挪威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西濒挪威海,海岸线长21925万千米.多天然良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正因如此,挪威非常重视海军,自1949年加入北约后,一直承担着北约在挪威海围堵前苏联海军的任务。冷战结束后,前苏联海军的威胁消除,而俄罗斯海军实力也大大削弱。对挪威来说,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4.
周建华 《航海》1998,(6):31-33
90年代以来,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东南亚安全环境的新变化,东盟各国海军纷纷制定面向21世纪的中远期发展规划,不断加强海军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未来海上作战能力。 增加军费投入,重组新型海上力量 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为适应军事战略由“安内”向“御外”的转变,相继调整建军方针,由主要依赖西方大国为主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过渡,由以陆上力量为主向以海上力量为主过渡。据此,东盟各国普遍增加军费投入,逐步扩充军事实力。据统计,1991~1997年,东盟各国的军  相似文献   

5.
法国是世界海军强国,也是西方国家中除美国以外海军兵力结构最均衡的国家。法国海军装备的特点是性能先进、工艺精良.而且基本上都是本国造.进入新世纪后.法国对其海军装备开始了新一轮更新,一批技战术性能非常先进的水面舰艇开始下水并进入现役,其中“西北风”级新型两栖攻击舰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水面舰艇。  相似文献   

6.
海上信息作战和海上信息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从战略角度和从军事技术角度对海上信息作战的定义作了描述,分析了海上信息作战对海军建设的海军实际,提出了发展海军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纵观欧洲传统海军强国二战后水面舰艇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地勾画出一条界线不甚分明的三步走发展脉络,即上世纪50年代的战时老舰过渡期、60年代走向成熟的第一代国产驱护舰萌芽期、冷战中后期的综合化导弹战舰发展期。当然,这种分代只是一个笼统的归纳,任何一国的情况皆有其特别的一面,皇家海军或许可以算作一个孤例。而同属第二梯队的法国和意大利情况比较相似,都经历了一段为时不短的规模、实力恢复期,从美国接收的二手舰到了50年代末才开始逐步让位于本国设计的第一代火炮主力舰,在制导类舰载武器和先进雷达、拖曳声呐系统方兴未艾的冷战末叶,意大利海军水面舰艇装备迎来了相对平稳的成熟发展期。  相似文献   

8.
西方海军舰载武器的发展动态美国和北约军政首脑现阶段的长远目标之一依然是采用最新科技成就制造新式武器,以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军事优势。美国海基导弹兵力改进的主要方面,正如外国报刊报导的那样,是继续完成携带“三叉朝─2”型弹道导弹的“俄亥俄”级核潜艇的建造计...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清重臣,李鸿章是位被后人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以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说,抛开外交上的许多媚外和软弱行为,单就他的战略思想而言,在当时应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清朝的国家战略产生过重要影响。他的海防战略是中国近代海防意识与西方海军战略理论结合的产物,尽管有很大局限性,但在中国近代史上也起过积极作用。本文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入手,试论其理论基础和基本出发点、指导思想及合理性内核、局限性以及对现实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冷战局面结束之后,常规动力潜艇技术获得迅速发展,特别是常规动力潜艇的AIP推进系统的研制,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常规动力潜艇正朝着日益完善的高水平在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14年各海军强国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潜艇部队,其后不久,这些强国纷纷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在此后的战争中大显威风,屡立战功,被称为海洋蛟龙。  相似文献   

12.
冷战的结束,减少了公海上海战的威胁,然而新的海岸战斗任务,以及象战术弹道式导弹这样的战争威胁已经出现,这些作战任务和战争威胁,向传统的海军标准计算资源发出了挑战-要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迎接这一挑战是日益困难,另外,国防威廉姆.帕瑞在私人军用标准的高费后明确指出,应用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均使用商业标准。  相似文献   

13.
垂直/短距起降(STOVL)战斗机在冷战时期得到了各航空技术强国的广泛关注,西方国家和苏联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试图使这个技术实用化,即使是中国也在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进行过“四号工程”这样的项目。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早期发展虽然轰轰烈烈但成效却不高,实用化的战斗机只在英国和苏联得到了小规模的应用。目前,装备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国家中,除了英国(空军装备少量“鹞”式)和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AV-8B)之外,其他使用这类飞机的大都是拥有小型航母和引进“海鹞”(AB-8B)的国家。 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型号研制成本的迅速提高使现代战斗机的发展更加困难,曾经开发出“鹞”式战斗机的英国目前已经失去独立发展新型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能力,前苏联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发展中辉煌一时的雅克-141现在已经销声匿迹。具备研制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实力的国家数量在冷战后迅速萎缩,曾经的强国在技术上的衰弱衬托着美国的JSF计划更加雄心勃勃,以致在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型号和技术应用上目前出现了美国一强独大的局面。中国摸索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技术的发端是70年代的“四号工程”,80年代与西方关系的缓和也曾使“鹞”式一度接近了中国,但经济和技术上的问题最终使研制和引进的道路均未走通。 目前,海军和海军航空兵在中国国防战略中的地位正迅速增强,随着中国海军对舰载航空兵的重视和远洋海军发展的需要,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又一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前苏联解体后传出中国准备从俄罗斯引进雅克-141的消息虽然已经被证明不实,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对中国国防的发展确实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世界航空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也使中国的航空工业无?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海教育始于海军教育,晚清洋务派领袖以西方模式兴办水师学堂,力主向国外著名学校派遣海军留学生,使中国的海军和航海教育步入了近代教育,为海军培养出了大批杰出人才,加速了清朝海军近代化建设,其办学思想、教育制度和重视从实践中育才等方面值得借鉴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舰艇武备》1991,(4):25-26,56
渔船能为海军服务,已被二次大有后的经验所证明。北约海军司令部为提高渔船用作扫雷的效果,不但成产前关组织机构,制定“军民结合”计划,而且采取许多技术措施,如用无磁性材料制造船壳、装备高分辨力声纳和配备制式反水雷武器等,以提高渔船的性能。近几年,对渔船又推选模块化结构和改装试验,西方海军和图通过上述途径,补充战时扫雷力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沈苏雯 《中国船检》2015,(1):97-101
冷战结束和前苏联解体20年后的今天,全球军事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这样的世界局势,欧洲各国海军不得不在严峻的财政压力背景下整备军舰。而冷战末期服役的舰船也开始逐渐退役,正是到了为适应新军事环境而设计建造的舰船登场的时刻……  相似文献   

17.
张小锐 《船艇》1999,(11):43-48
1.地理环境与海上攻击战略 进入20世纪的最后10年,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使世界各国海军的战略环境因此发生了重大改变。世界主要海军大国着重按新战略方针发展海军武器平台及装备。面对新的国际及区域环境,印度对以往的安全防务战略作了充实和重新定位,其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军航空兵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相继组建,结束了中国长期有海无防的历史。1952年9月6日,作为人民海军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成立。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支重要的海空作战力量,并在与美蒋海空军的作战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面貌一新的海军航空兵已具备了远程巡逻、反舰、制空、电子战及空中加油等现代作战能力,时刻保卫着我国领海领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当历史浙渐远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在幽暗中发现一丝丝的光明,而发现这一丝丝光明的最大意义不在于发现本身,而在于它对未来的价值。当21世纪初的中国日益走向强大的时候,当我们的海军开始逐步迈向远洋的时候,人们不知不觉中会将人民海军的壮大与当年苏联红海军的崛起联系起来。中国和当年的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与西方强国尤其是资本主义的超级大国美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都曾经走过从“空、潜、快”的近岸防御迈向“绿水”甚至“蓝水”的道路。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两个国家的海洋战略与海军作战系统作一番简单的比较,以期从先行者幽暗的历史中发掘出一丝光明,以照亮后来者的脚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和造船工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海军力量和造舰能力大大削弱,已逐渐失去了远洋海军大国的地位。瓦洛宁先生是俄罗斯舰船工业界的知名人士,他对俄罗斯的舰艇建造工业的前途忧心仲仲,分析了俄罗斯造船工业现状,并提出了振兴造船业的建议。造船工业和海军的关系是皮和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