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端到端自动驾驶算法的开发现已成为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热点。经典的强化学习算法利用车辆状态、环境反馈等信息训练车辆行驶,通过试错学习获得最佳策略,实现了端到端的自动驾驶算法开发,但仍存在开发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解决虚拟仿真环境下训练强化学习算法的低效性和高复杂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异步分布式强化学习框架,并建立了进程间和进程内的多智能体并行柔性动作-评价(soft actor-critic, SAC)分布式训练框架,加速了Carla模拟器上的在线强化学习训练。同时,为进一步实现模型的快速训练和部署,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loud-OTA的分布式模型快速训练和部署系统架构,系统框架主要由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 technology, OTA)平台、云分布式训练平台和车端计算平台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了提高模型的可复用性并降低迁移部署成本,搭建了基于ROS的Autoware-Carla集成验证框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多种主流自动驾驶方法定性相比训练速度更快,能有效地应对密集交通流道路工况,提高了端到端自动驾驶策略对未知场景的适应性,减少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实验所需的时间和资...  相似文献   

2.
远程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CORBA技术能为我们开发开放的、灵活的、交互的、分布式和实时性的远程教学系统提供思想和技术支持。该文首先对CORBA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探讨了CORBA在远程教学系统开发中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经济导报》2007,(2):58-62
分布式动力或牵引是欧洲高速列车(未来的客运车辆)生产商开发的一项先进技术。分布式动力基本上意味着车轮以动力驱动,而与常规机车的推动或拉动列车组不向。它虽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是它在欧洲高速列车上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性能高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分布式SCADA系统的体系结构,硬件配置及其功能特点,着重分析该在湘黔线娄大段电气化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情况,为分布式SCADA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拓宽了思路,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城市路网布局的分布式模式与集中式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式城市路网的思想借鉴了信息科学中的分布式系统理论的主要成果,文章提出了城市路网的分布式全局模式,并对城市路网布局的分布式模式和集中式模式进行了技术评价指标,可靠性与安全性、与城市空间布局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式路网布局能适应并推动城市空间布局的逆城市化进程,是一种有效城市路网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6.
CORBA及其与Java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布式对象技术CORBA,并对CORBA技术和Java技术结合的曲范Java IDL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云计算、大数据、分布式对象等新兴技术的研究,以及对软件体系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分布式多系统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及其架构,目标在于降低应用平台开发复杂度、提高软件生产率,并形成支持高性能、高可用度、灵活可扩展的软件系统结构模型,最终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信息集成接入与融合应用平台,平台可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状态安全评估和数据服务的功能.通过对系统平台关键指标的多次验证,证明了平台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后续将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J2EE和MVC的Web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建立分布式电子商务所涉及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模式。详细讨论了J2EE和MVC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运用J2EE和MVC的Web技术搭建了一个分布式电子商务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9.
一个改进的基于CORBA的异构数据集成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以CORBA技术为代表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对现有的异构数据集成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异构数据集成系统的的体系结构框架,对该体系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提出了我们下一步研究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仪(BOTDA)分布式光纤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该技术能够准确有效地监测结构体的温度和应变。该文将此技术应用于钢板桩围堰施工过程中应变、弯矩和挠度等检测;开展了光纤传感器室内应变标定试验;提出了一套光纤传感器的埋设工艺;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围堰钢板桩检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对钢板桩的分布式检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土压力盒、应变片等传统监测手段比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优点有分布式测量、抗磁干扰、耐高温、防水、抗腐蚀、便于安装、容易实现长距离监测等优点。分布式光纤测试方法可作为一种新型钢板桩围堰测试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隧道的安全服役离不开安全监测和预警,分布式光纤技术为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一种全新的技术保障手段。为解决隧道的差异性沉降监测难题,从实验室内光纤轴向拉伸监测变形和Z字形布线方式监测差异沉降的原理及其在某隧道内的应用效果2个方面,阐述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无论室内的等级光纤拉伸和还是Z字形布线方式,位移和应变的对应关系都呈现出良好的线性比例关系,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工程监测结果来看,分布式定点应变感测光缆能实现对管片接缝变形的准确定位和毫米级接缝宽度感知,Z字形光缆布设方式也能对隧道内管片差异沉降实现精准感知,充分体现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隧道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鲜明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分布式应用系统在复杂网络环境下进行数据可靠传输的问题,提出根据可靠UDP(RUDP)协议来实现分布式应用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案。介绍了UDP和RUDP协议,讨论了基于RUDP的数据可靠传递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结合实际的开发和应用,给出了数据传输功能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迭福山隧道为例,概要说明了公路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公路隧道照明控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机、区域控制器、光亮度检测器、以及照明控制柜、照明灯具等组成。该系统主要采用现场总线技术、检测技术、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等,实现了对迭福山公路隧道的照明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4.
尹龙  王晓琳 《隧道建设》2014,34(2):158-162
为了解决土质隧道深部围岩变形实时连续监测的难题,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模型设计、试验与应用工艺验证的方法,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测试土质隧道深部围岩变形的实时监测方法,得出了监测力学模型与监测方程,提出了传感器的制作、布设与安装方法以及系统集成与实时监测的工艺技术。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工程实地应用验证,并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菀  干昆蓉  施斌  张丹 《隧道建设》2013,33(2):110-115
为了开发一种高密度实时监测技术,用于及时了解隧道开挖面前方地层的变形情况,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已有成果基础上,采用模型设计、室内试验与应用工艺验证的方法,研究开发一种用于土质隧道围岩超前位移监测的方法,得出监测力学模型与监测方程,提出传感器的制作与标定、布设与安装,系统集成与实时监测的工艺技术。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得到了验证,取得了初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区域智能协调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城市混合交通状态复杂多变,随机性大,具有分布式交通区域控制等特点,利用多智能体技术和融合技术对其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和融合技术的城市交通区域控制系统框架和智能体的内部结构,并采用博弈再励学习方法进行优化控制和区域协调,实现城市交通控制区域智能协调和全局优化,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说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二次衬砌脱空的问题,实现在浇筑过程中对衬砌脱空的主动监测,结合隧道二次衬砌衬背脱空的成因,研发基于分布式压密传感器的隧道衬砌脱空主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分布式压密传感带、延长线、直显终端及工业电脑组成,具有原理简单、安装便捷等优点。通过在衬砌层间预埋分布式压密传感器,对浇筑过程进行主动监测,结合带模注浆技术,实现对衬砌脱空的精准注浆与快速处治,有效解决隧道衬砌脱空问题。在验证试验中,系统在浇筑过程中共发现2处拱顶空洞,证明该系统对脱空监测的有效性。同时,该系统在国内部分重点铁路线已经取得应用,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对二次衬砌拱顶脱空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5.5%。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路基边坡在附加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失稳模式,开发了一套边坡模型试验装置和包含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测试系统。在边坡内部不同高度植入了应变感测光纤、FBG应变和温度传感器以实时获取边坡模型内部应变分布和发展信息。试验结果表明:基于FBG应变传感器和OBR技术的应变监测数据反映了边坡失稳的过程,与边坡表面位移的观测结果十分一致,根据应变发展信息将路基边坡失稳破坏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此外,根据每条监测线路的最大应变位置,定出边坡潜在滑动面的准确位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铁路客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布式铁路客票系统.给出系统结构模型,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并通过流量估计与预期票分配处理技术来缓解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拥塞.  相似文献   

20.
江门-广州番禺高速公路及江珠高速公路北延线江门四村-顺德均安段项目需要与多段高速互通拼接,沿线软土层分布不均匀,文章提出了9种软基拼接方案,说明每种方案的原理,并对9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根据当地情况、施工工艺、经济比较推荐了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