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来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的冲击,越来越受到各国人士的关注.欧美央行纷纷注资救市,其严重后果不仅要求我们积极应对此次危机,更要求我们反思并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需求     
连着几个月的销售下滑,让许多人为中国的车市感到忧心,甚至呼吁政府应该制定救市方案,因为汽车工业是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不能放任其衰退。我并不反对政府制定让市场更健全的政策与规范,但是否需要“救市”,我完全持保留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由于欧美存货处于低水位,不少买家急于补货.令4月份香港出口值按年仅跌18.2%,为连续第六个月下跌.但跌幅则稍为少过市场预测的跌逾23%.是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月份。经济师形容,近期出口跌幅缓和.显示海外需求有所回升.但目前仍难言已见底,相信至下半年,当外国救市措施渐见成效后.出口才会止跌回稳。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10,(1):62-63
环球金融海啸由2008年第四季开始席卷全球金融市场,资产价格急速下泻,骨牌效应从金融体系推进至实体经济,引致全球濒临衰退边缘。惟幸在各国政府推出一连串救市措施后,环球经济在2009年已逐步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5.
新闻分析     
《汽车与配件》2011,(39):19-19
尽管美债危机刚过、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经济尚处于低迷时期;尽管全球经济面临风险加大的威胁,但美国经济并未丧失活力。最近。美联储通过4000亿美元卖掉短期国债,购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以图救市。反映在商用车市场中,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内地今年将面对两大严峻的考验:第一就是经济增长下滑的风险;第二就是出现通缩的威胁。然而,内地政府推出救市及振兴经济的措施是全方位和持续的,显示中央的决心。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13日,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支持钢铁、汽车等九大支柱产业振兴,强调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企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此举被业界人士看作是国家对汽车产业展开救市行动的明确信号。”中国汽车产业不是面临着需要不需要救市的问题,而是救市已经迫在眉捷。”一位业内权威人士说。  相似文献   

8.
黄耀明 《经济导报》2010,(32):47-47
自从金融海啸之后,全球投资者都明白,欧美市场的长期结构性问题不易解决,资金部署必然是由西向东移,这是大势所趋,其中又以中国经济和企业最获看好。正因如此,欧美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数据,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心.这大半年以来,中国公布各式统计,都可以引来欧美金融市场的起伏。  相似文献   

9.
李耕 《轿车情报》2008,(11):4-4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巨幅动荡影响着全球经济,银行倒闭、企业破产、楼市股市油市暴跌,越来越与国际接轨的中国自然也没能躲过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美国、欧洲、亚洲各国政府齐齐出重手予以救市,虽初见成效,但要真正恢复人们的信心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0.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09,(40):21-21
全球性的集体抢救行动,经已初步收效,数据显示大部份国家和地区已成功跨越金融海啸的底谷,但经济复苏的前景却是非常脆弱,加上早前各国“药石乱投”式救市,后遗症尚未完全浮现,风险变数务必步步为营。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决定今年的施政报告不再“派糖”,将重点放在发展六大优势产业,促提经济全面复苏,是一项正确而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给中国贸易和生产带来的阻滞还未完全消除,虽然中国政府继续稳步实施大规模救市的积极作为,但其主要出口地美、日、欧等地区经济环境的恶化显然对中国外贸出口造成了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中国沿海省份相当一部份中小企业停工、歇业。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的会展业,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前者衰退的羁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步走出经济低迷,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多年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能源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经济导报》2010,(8):1-1
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各国(地区)情况参差。由于中国仍然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复苏前景仍然好于欧美。迪拜债务、希腊财赤为欧洲经济复苏蒙上了不确定性的阴影;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当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而中国经济一直独秀之时,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将资金和技术投向中国的快速成长行业,欲分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杯羹。  相似文献   

15.
欧美爆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然而,香港仍然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只要应对得当,应能渡过惊涛骇浪,并进一步巩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环球经济表现持绩疲弱,最新公布欧元区、德国及日本2008年第四季的经济收缩情况进一步恶化,失业率却持续攀升,各地推出的救市措施亦未见成效,政府不断为市场注入资金但彷如泥牛入海.信贷市场则继续萎缩,经济活动大幅放缓。整个投资环境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海啸的阴霾下.内地经济于2009年经历了极其严峻的一年。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系需求锐减,累及内地出口一度下挫26.4%。由于对外贸易是内地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出口不济不但拖低经济增长.更会引发大量失业,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均已造成严重影响,股市暴跌,经济成长放缓,消费下降,失业人数增加……为应对这场危机,各国政府正在想尽各种办法救市.我国为应对这场危机,中央采取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刺激消费,加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新车上市     
《时代汽车》2009,(3):42-43
据了解,2009年将上市的50多款新车普遍升级换代,外形更时尚,技术更先进,在动力、空间、变速器、色彩等各个方面都引领了车市最新风尚,新车的上市无疑将对品牌形象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车将成为2009年推动中国车市发展的生力军,预计大部分新车将在年中及下半年发布,除了等待整体经济形势出现好转,汽车厂家们也在期待国家能出台更多的救市良策。  相似文献   

20.
《中华汽摩配》2004,(3):19-21
2004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欧美汽车市场有望出现转机,加上亚洲特别是中国车市的继续快速增长,给处境不佳的欧美汽车厂商增添了一份信心。不过,专家认为,2004年全球汽车业将继续面临与过去相类似的问题,即价格竞争和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因此,车市的复苏能否转变成利润的上升目前尚难以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