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美国文学史上两部非常优秀、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女性主义。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作为案例,对照分析它们体现女性主义手法的异同,使读者不仅能深刻理解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同时能更多地关注女性主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再论《红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美国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红字》的主题源泉,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艺复兴运动为《红字》提供了人物原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为霍桑创作技巧上借鉴、仿效的样板。再论《红字》旨在揭去《红字》的最后一层面纱,为喜欢该作品的中国读提供解读,为中国的外国学研究园地增加一道历史批评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撰写的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逸闻轶事的志人小说,《三国志》则是"二十四史"中由晋代陈寿撰写的一部记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两部著作对同一人物形象刻画上的异同颇有值得研究之处。此文将列举其中一些人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中看出两书对同一人物形象刻画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从更深层次看出作者的身世、时代背景和创作思想倾向对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西洋记》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是明朝万历年间文人罗懋登以郑和下西洋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这部作品被鲁迅先生评价堪与《西游记》《封神演义》并列为三大"神魔小说",[1]也被当代欧洲汉学家誉为中国第一部海洋小说。近十年来,这部具有海洋文史叙事风格的作品逐渐引起国际汉学界的注意,尤以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与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合作研究《西洋记》为代表,呈现了对《西洋记》比较  相似文献   

5.
《小世界》是戴维.洛奇的代表作,它既是上世纪译介到中国最有影响的英国当代小说之一,又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诙谐幽默的后现代主义力作,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方的《围城》.本文从作品中喜剧性人物的塑造和后现代主义小说技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喜剧内涵.  相似文献   

6.
玛格丽特·爱特伍的新作《奥瑞克斯和克雷克》是颇有争议的一部小说。本文利用新中世纪主义的社会结构,来解读爱特伍怎样塑造奥瑞克斯和克雷克这两个人物形象,以颠覆现实主义小说,以全面描述一个日益形成的后国家世界。  相似文献   

7.
《小世界》是戴维.洛奇的代表作,它既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后现代”佳作,又是典型的学者小说.《小世界》具有多重的文化意蕴,它的深层意蕴不仅表现在小说的整体构思和结构形式上,还孕育在作品中的典故和引语之中.《小世界》再现了当今西方学术界和西方社会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两本《红字》中译本的评析,阐述以信为本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9.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在追求爱情,主要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相近,但在人物形象,悲剧意义和悲剧结局等方面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从《红字》看霍桑的自我分裂与白日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儿.霍桑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者认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论与创作家的“自我分裂”的观点,霍桑将自己精神生活中矛盾冲突的几个方面体现在丁梅斯德、海斯特和帕儿身上:丁梅斯德体现了作者的迷茫和彷徨;海斯特代表了一个思索的霍桑、一个叛逆的霍桑、一个无奈的霍桑;帕儿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人性和人类真诚情感的向往,是作者构建的一个属于自己,也属于大众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11.
《发条橙》是英国当代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小说的暴力/反暴力主题和它对现实的冷静而悲观的分析,被评论界归类为反面乌托邦小说.该小说的反面乌托邦主题主要体现在人性困境,权利斗争和价值冲突等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解构分析,希图从新的角度阐释小说的反面乌托邦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中亚东干文学是世界华语文学的重要一支。东干小说广阔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东干人在乡庄的生产和生活。东干著名小说家阿尔里.阿尔布都的小说集《独木桥》是东干小说的代表作。作品反映了东干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小说语言具有简洁、朴素、鲜活、生动、口语化等特色,体现了东干小说语言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俗语承载着厚重的中国本土文化,其成功外译无疑提升中国文化外宣力度,莫言作品英译本中俗语的处理无非是这方面的典范。文章解析了小说《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中俗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和套译。  相似文献   

14.
《镜花缘》是一部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大胆地突破封建礼教的规定,倾情地描写了各类女性的杰出才能及其大胆的行为,表现了其进步的女性观。从男女角色地位、社会活动范围等方面来探讨了书中才女是怎样摆脱了封建束缚,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在广阔的社会领域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了作者难能可贵而又进步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5.
中亚东干文学是世界华语文学的重要一支。东干小说广阔地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东干人在乡庄的生产和生活。东干著名小说家阿尔里·阿尔布都的小说集《独木桥》是东干小说的代表作。作品反映了东干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小说语言具有简洁、朴素、鲜活、生动、口语化等特色,体现了东干小说语言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出版发行的古典名著之一.夏洛特.勃朗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的具有哥特特点的小说带给读者的不仅是恐怖阴森的感受和体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小说为传统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划出了一片新天地.本文从女性哥特主义视角解析《简.爱》,正是为了加深对小说这一文学主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爱的故事》是美国作家露丝·怀特的作品,该作品1997年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银奖。小说展现了青少年在遭受重大挫折与伤痛之后如何在爱的支持下走出阴霾,心灵变得坚强与勇敢的艰难历程。通过分析主人公成长中的顿悟、成长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仪式等方面所体现的成长主题,深入探讨了该小说中体现出的对爱的三种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8.
2000年,约翰·厄普代克出版了风格迥异的个人第19部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文章在互文性和消费文化理论的背景下,分析这部小说是对莎剧的重写。并指出小说借古喻今、戏仿名人,一方面利用名人意识,另一方面又充满着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是美国消费文化领域的一位操手。  相似文献   

19.
《尤利西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小说,代表了现代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几乎是乔伊斯尝试小说新潮艺术和尖端技巧的实验场.本文试结合"互文性"文本理论,对《尤利西斯》的叙事艺术进行阐释,认为乔伊斯在创作《尤利西斯》时所采取的主要叙事策略是互文性策略,即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创造性吸收和改编,这也是《尤利西斯》产生广泛的象征意义并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小说《老人与海》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晚年的一部杰作。小说主要叙述了老渔民圣地亚哥出海捕鱼的故事。人们欣赏它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而站在当今时代,小说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矛盾的多维生态关系尤为凸显。文章细致展示小说中人,自然(大海)及海洋生物之间的对话和交锋,分析坚毅的渔夫不能如愿从大海深处带回巨大的马林鱼的根本原因,引领人们对小说潜在生态批评的认识,同时延伸人们正确的生态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