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期线路具有不确定性,在研究远期线路换乘方案时应站在城市规划和线网规划的高度上,在对局部线站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稳定线路之间的换乘关系。结合济南轨道交通R3线一期工程的功能定位和工程特点,结合线网规划,对选线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经多方案比选提出决策建议。可为济南后续线路的选线设计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轨道交通换乘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便捷的换乘对于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影响上海轨道交通换乘设计的若干问题,如轨道交通线网的稳定性、换乘线位的预留、施工技术水平、地块开发和沿线市政工程建设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换乘点是轨道交通线网构架中各条线路的交织点,是提供乘客转线换乘的车站,乘客通过换乘站及其专用(或兼用)通道设施,实现两座车站之间人流沟通,达到换乘的目的。换乘点的分布和换乘方式的灵活性,对轨道交通线网的整体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换乘站的形式对轨道交通线网构架的稳定性也有着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与中心城线网衔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轨道交通房山线近期是市郊线,远期有可能提升为市域线。如何处理好近、远期线路功能的转换,是房山线线路设计的重点。从线路可达性、换乘便利性、投资经济性、工程可实施性、功能转换灵活性等方面,对房山线与北京中心城线网衔接方案展开探讨,从而推荐近远结合的综合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武汉轨道交通10号线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条市域快线,通过三处越江工程连接汉阳、汉口、武昌三镇。针对10号线穿越汉江工程,分别从线路长度、换乘条件、工程难度、沿线拆迁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了硚口路越江通道方案。针对越江工程与市政道路工程共通道的问题,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了区间左右线上下重叠穿越高架桥桩的方案,初步研究了线路纵断面方案,确保线路方案基本可行和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节点的研究不仅关系到本线路的线站位,还涉及到换乘线路的线站位方案。以常州轨道交通2号、6号线换乘方案为例,分析比较了两线换乘的方案,分析不同方案对城市规划、沿线区域、工程实施难度、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静安寺枢纽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轨道交通M7线、M6线和已建地铁2号线在静安寺形成大型换乘枢纽,介绍了轨道交通静安寺枢纽站多个换乘方案,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8.
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换乘枢纽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上海轨道交通人民广场换乘枢纽的总体规划布局与空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分析换乘枢纽的换乘形式与规模,提出合理、便捷、通畅的交通换乘方案,从而体现了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前期规划与项目实施性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张戎  汤慧  程银浩 《综合运输》2022,(2):122-125+137
上海市域铁路网包括新建市域铁路和利用既有铁路改建的市域铁路,根据上海市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都市圈城际铁路的融合发展情况,从线网规划、客流特征、票务系统等方面梳理多层次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影响因素,并以上海市域铁路为主体,分析其与其他轨道交通方式间换乘的特点及方式。最后以机场联络线为例,总结机场联络线各站换乘情况,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流特点提出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快线作为衔接国铁干线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方式,对于实现大都市区"三铁融合",形成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将国铁干线与轨道交通快线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周边城区享受国铁干线运输需求。本文在分析了线路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对比换乘模式、贯通运营模式的适用条件,并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快线与渝利铁路的实例分析,得到与实际线网相匹配的衔接模式,拟为工程实施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西安地铁3号线的正式运营,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网络式发展时代。轨道交通环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种线型,对于方格型路网城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梳理西安轨道交通8号线环线的相关规划,在分析8号线沿线功能区的基础上,探讨其路由与路径特征并依据客流预测的结果分析各换乘站换乘情况,进一步验证西安地铁8号线对西安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穗莞深城际及佛莞惠城际为联通珠三角地区南北向及东西向的快速客运通道,两线在望洪地区交汇,二者合理的换乘衔接方式,对方便旅客出行、发挥线网功能、高效组织运营和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从客流特征、行车组织、平面线形、规划适应性、工程投资及工程实施条件方面研究分析两线换乘衔接方案,最终确定两线采用十字交叉设西南联络线的综合最优换乘衔接方案,该研究成果对后续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城市群的城际铁路换乘衔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常熟路站换乘设计主要特点的分析,着重介绍了车站换乘厅布置、换乘通道及对1号线常熟路站改造的设计思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12号线选线与沿线地块规划、开发相结合的案例,论述线路方案的选择不仅在总体上要与城市及路网规划相一致,同时局部线位、站位的选择也应力求与沿线地块开发规划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对城市轨道交通选线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换乘方案的站位选择,方案设计的分析与比选出发,对重庆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与渝怀铁路江北客站的换乘枢纽方案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7号线中山北路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中山北路站与已建3号线镇坪路站的多个换乘方案,并通过方案比选和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传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存在的问题,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与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线网对城市空间布局影响、轨道交通线网现状以及协调方案等角度,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措施,主要包括融合轨道交通规划、构建精密增长机制、兼顾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综合协调规划,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对乘客而言,一个高效的轨道交通线网既可以使出行方向的选择最大化,也可以使出行中换乘的数量最小化。因此要优先考虑轨道交通线网的目标连接性,其原则是每两条轨道交通线路至少有一个连接点。""香港采用的铁路与物业综合发展模式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就是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打造出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均存在换乘距离长、换乘不便利等问题。介绍了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方案的类型、控制因素及相关原则等,分析了相关高架站换乘方案设计案例,给出了轨道交通换乘站换乘方案建议,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路是轨道交通系统的主线,主要结合轨道交通8号线线路设计对换乘节点车站线位预留、双圆盾构法、物探、小车的爬坡能力、施工技术水平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