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掺磷渣粉机制砂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不同磷渣粉掺量对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入磷渣粉,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得到改善,缓凝严重,早期强度降低,后期强度增长显著。配制了C35掺磷渣粉机制砂混凝土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超粒径骨料掺量对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4%超粒径碎石的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与常规机制砂自密实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少,仍保证良好的工作性,强度及静弹性模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掺加4%超粒径碎石的机制砂生态自密实混凝土在体积稳定性、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都优于常规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常规自密实混凝土挡墙及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挡墙的热力学特性并研究在土压力及水化热作用下的挡墙热力-结构力学耦合。结果表明:常规自密实混凝土挡墙水化热温度和放热时间大于堆石自密实混凝土挡墙;浇筑后近100 d,在土压力作用下,挡墙受力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机制砂自密实堆石混凝土施工质量优良,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具有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制砂在道路混凝土应用中流动性、保水性、强度及耐久性差等诸多问题,在机制砂道路混凝土中掺入天然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调整机制砂级配,达到对道路混凝土改性目的。研究表明:天然细砂,粉煤灰的掺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机制砂级配上的缺陷,改善其工作性和耐久性,减少了干缩性,提高了耐磨,抗冻性能;混凝土强度并没有明显减少,个别甚至略微增加。当机制砂与天然细砂掺配比例为5:5~6:4,粉煤灰等量或超量取代水泥为10~20%;粉煤灰10%+细砂30%的组合时,机制砂道路混凝土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单方粉体材料和矿物掺合料变化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为30%左右时,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随单方混凝土中粉体材料的增加,各组混凝土T50均降低,且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的混凝土坍落度显著增大。粉体材料掺量为450kg/m3时,所测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当粉体材料掺量不大于450kg/m3时,各组混凝土1d抗压强度均大于5.0MPa,且掺入30%粉煤灰和矿渣的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均大于25.0 MPa。  相似文献   

6.
采用磷渣粉等量取代水泥研究磷渣粉对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透水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磷渣粉替代部分水泥是可行的,磷渣粉等量取代水泥在10%以内时均可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磷渣粉最佳掺量为8%,透水混凝土强度、空隙率和透水系数分别为24.18 MPa、15.37%和2.45 mm/s,满足全透水型路面的使用要求;磷渣粉用作掺合料取代水泥时,有效取代率不高,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7.
张恒  谭信荣  马辉  陈寿根 《隧道建设》2017,37(12):1536-1543
为解决机制砂混凝土应用中存在级配不良、性能指标波动幅度较大、回弹率高及强度低等缺陷,以贵广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为依托,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对机制砂加工系统的设备选型与在喷射混凝土及二次衬砌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粉煤灰掺量为40%、水胶质量比为0.37的大掺量粉煤灰机制砂喷射混凝土能够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2)选择喷射混凝土配合比时,可加大粉煤灰掺入量,降低单位用水量和水胶质量比,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3)施工现场喷射工艺成熟时,还可适当降低坍落度值,以确保混凝土的喷射效果和实体质量;4)水洗机制砂石粉含量并非越低越好,在8%~12%时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尚传  傅智  罗翥  杜天玲  王大鹏 《公路》2006,(10):67-70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弹性模量、折压比和耐磨性的影响。粉煤灰水泥混凝土28 d强度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降低,而56 d的弯拉强度有大幅度提高;粉煤灰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普遍提高,折压比增加;粉煤灰水泥混凝土耐磨性在粉煤灰掺量为10%时有所改善,而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耐磨性降低;从水泥混凝土28 d耐磨性角度考虑,用于路面的粉煤灰水泥混凝土最大粉煤灰掺量为20%,超过此值,则水泥混凝土耐磨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将流动性和间隙通过性作为评价新拌清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指标,文中研究了各种掺量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0~20mm和5~10mm的粗集料混合比例为7∶3时最佳;工作性能随着粗集料体积率的上升而下降;随着砂体积率和矿物掺合料的增加,工作性能先增加后下降,当砂体积率、矿粉、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44,25%和20%时,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为测试掺废旧沥青混合料(RAP)、矿渣(S)、粉煤灰(F)自密实混凝土性能,采用坍落度、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分别对RAP不同掺量和不同矿物掺和料(粉煤灰和矿渣)的自密实水泥混凝土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AP对自密实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较小,而矿物掺和料对其影响较大;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衰减,而矿物掺和料对其强度改善不明显;最后通过对所有抗压强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RAP、粉煤灰(F)和矿渣(S)为自变量的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合理利用钡渣,降低毒性,该文研究了不同钡渣掺量下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得出当砂率为15%,钡渣全部取代细集料,水泥用量为430kg/m3,水灰比为0.58、0.60时,抗压强度达到38.4、35.8 MPa,抗折强度达到5.29、5.11 MPa,坍落度达到14、16 mm;当砂率为20%,钡渣部分取代细集料时,钡渣掺量为10%,水泥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试验配制了坍落度大于200 mm的C60高强机制砂混凝土,分析了5.1%、10%、15%三种不同石粉含量和掺加10%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探究了石粉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石粉含量在10%左右,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性能达到最佳;掺加10%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而对强度不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碾压混凝土抗裂性能,节约水泥用量,胶凝材料中通常会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用量,但是粉煤灰会对碾压混凝土工作性和早期强度有较大影响。为此本文通过采用改进的振动液化性能评价试验和抗弯拉试验,分析粉煤灰掺量对碾压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和早期强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粉煤灰能有效的改善碾压混凝土可碾性和易密实性,但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会降低早期强度,推荐粉煤灰掺量不应大于20%。  相似文献   

14.
李北星  周明凯 《公路》2007,(12):141-145
在利用岩石轧制生产机制砂的过程中,伴随产生相当数量的岩石细粉副产物。为了有效利用石粉资源,本文对石灰岩石粉代替粉煤灰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可用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测试了掺入石粉的水泥胶砂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其次,对石粉取代粉煤灰作掺合料对C 30、C 60、C 80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讨论。结果显示:在混凝土中掺入15%~22.5%数量的石粉作掺合料是完全可行的,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基本相当于等掺量的粉煤灰。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铁尾矿砂对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坍落度试验和抗折、抗压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外掺剂对铁尾矿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铁尾矿砂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较大,其抗折、抗压强度在铁尾矿砂掺入量25%时达到最佳; 2)以25%铁尾矿砂为标准组,对不同外掺剂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在铁尾矿砂基础上外掺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粉煤灰取代水泥,随着掺量增多,7 d强度降低,90 d强度增加;以硅灰代替水泥,随着掺量增多,坍落度先增加再降低,强度增大;以矿渣代替水泥,随着掺量增多,流动性变好,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钢渣和低品质粉煤灰进行有效利用,制备钢渣-低品质粉煤灰复合微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研究其对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及耐久性变化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净浆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复合微粉中钢渣比例为40%~60%,混凝土塌落度变化不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复合微粉中钢渣比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复合微粉(钢渣∶粉煤灰=6∶4)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但长期强度持续增长;复合微粉的掺入还使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及电通量减小,并且能够改善浆体结构,增加密实性。复合微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掺量可达30%~40%。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5,(9)
通过调整胶凝材料中矿物掺合料的种类、掺量,研究了单掺矿粉、粉煤灰及复掺上述两种矿料对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纯水泥混凝土相比,单掺矿粉、粉煤灰均会降低混凝土7d抗压强度,且强度与掺量成反比关系;单掺矿粉对混凝土28d强度无明显影响,且会增强28d混凝土抗氯离子的渗透性能,掺量达35%后增强效果不明显;混凝土性能对粉煤灰极为敏感,当掺入50%粉煤灰时,28d强度下降37%,氯离子扩散系数为纯水泥混凝土的4.4倍。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对道路混凝土脆性的改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粉煤灰、外加剂、砂率等因素对改善道路粉煤灰混凝土脆性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粉煤灰和复合早强减水剂双掺技术具有显著的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改善混凝土脆性的效应。所配制的道路粉煤灰混凝土各龄期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优于基准混凝土。同时,粉煤灰道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适当降低砂率,有利于改善水泥浆与骨料的界面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花岗岩机制砂取代部分河砂配制混凝土,开展了抗压、抗折、劈拉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了花岗岩机制砂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花岗岩机制砂掺加比例增加,混凝土力学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于最大抗压、抗折和劈拉强度而言,最佳机制砂掺量分别为10wt%、10wt%和15wt%,这主要是由于石粉的填充效应以及机制砂与水泥浆体之间具有更大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20.
文中研究了石灰石粉、硅灰以不同比例取代粉煤灰的预制梁混凝土工作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其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揭示石灰石粉硅灰复掺胶凝体系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石灰石粉取代粉煤灰掺量的67%、硅灰取代粉煤灰掺量的33%,预制梁混凝土性能最佳,相较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提高10%,扩展度提高6.3%,1 h坍落度、扩展度经时损失分别下降了33.3%,37.5%;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3.2%,4.2%,12.6%;3,7,28 d弹性模量分别提高3.5%、3.7%、6.1%;干缩率接近基准混凝土。复合胶凝体系混凝土微观结构中C—S—H凝胶比例大幅提高,C—S—H凝胶聚集成层状,对混凝土起到更好的填充和黏结作用。按适宜比例复掺的石灰石粉硅灰预制梁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要优于单掺粉煤灰,并且不影响混凝土的干缩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