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宜万铁路宜昌长江大桥主桥11号主墩围堰施工情况,大桥位于长江中华鲟保护区,水中不允许进行爆破作业,主墩墩位河床面无覆盖层,而且局部基岩面高于承台底高程,不能采用常规围堰方案来施工承台,通过方案比较采用外止水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技术,成功完成了无覆盖层光板岩面上的承台施工.  相似文献   

2.
天兴洲长江大桥北汊水中墩基础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聪慧 《世界桥梁》2007,(2):9-11,50
根据长江历年水文资料、地质情况,分析了天兴洲长江大桥北汊水中墩基础施工的工程特点和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施工组织的原则制定和实施过程、各墩位平台及围堰的方案比选,总结了该桥深水钢围堰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宁安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主桥为双塔多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该桥3号、4号墩均采用高桩承台基础.为解决桩基汛期施工风险大和3号墩深水无覆盖层斜岩面环境下桩基施工平台搭建难题,经方案比选,3号、4号墩基础采用先围堰(直径56 m)后平台的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施工中采取了以下关键技术:3号墩围堰采用气囊法下河,4号墩围堰采用整体起吊下河;围堰采用无导向船重锚锚碇系统定位;采用活动插板法快速完成了斜岩面围堰底缺口封堵;围堰采取了分区封底施工.  相似文献   

4.
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760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其中南岸4号桥塔墩位于长江深泓区,该区域覆盖层薄,局部基岩裸露,且岩面倾斜,基础施工采用先围堰后桩基的施工方案。围堰为双壁钢套箱围堰结构,平面呈八边形,长55.3m,宽29.1m,高23.9m。结合现场水文地质条件,钢围堰采用单定位船定位、注水下沉;钢围堰局部着床后采用麻袋混凝土和钢支墩进行支垫;钢围堰调平后进行刃脚封堵和外防护施工;钢护筒沉放、临时固定后进行底口封堵;围堰封底分2次进行,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桩基施工。  相似文献   

5.
粉房湾长江大桥为主跨464 m的双塔双索面公铁两用斜拉桥,桥塔位于长江边的砂卵石透水地层中,为实现在汛期前完成基础施工、桥塔出水的目标,从施工工期、质量安全、经济性等方面对承台基坑的3种围堰方案(逆作混凝土围堰、浇筑封底混凝土方案;多级井点降水及简单支护方案;台阶法分级开挖及注浆止水帷幕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最后选择采用...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1)
受三峡库区蓄水的影响,长江两岸大型基础工程面临深水位施工的困难。因水下钻爆方案未获得批复,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工程1号导向井钢围堰基槽只能采用水下开挖方案。通过对1号导向井钢围堰位置厚层堆积体清除技术、大型孤石深水位条件下锚固与清除技术、钢围堰基槽深水位条件下取芯成槽和淤积层清除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深水位条件的钢管桩联合工程钻机取芯掏槽实现水下围堰基槽和岩体的开挖技术。该技术经万州长江公路大桥防撞设施工程1号导向井钢围堰基槽堆积体和大型孤石处治实践的成功验证,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川南城际铁路临港长江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主跨522m的公路与高铁共建平层斜拉桥,3号主墩采用66根2.5m钻孔桩基础,承台为矩形,尺寸67.0m×35.75m×7.0m。大桥3号主墩基础位于长江江心,地质条件复杂,岩面起伏变化差异大,采用哑铃形钢-混组合结构围堰(由下部混凝土咬合桩、中部冠梁、上部双壁钢围堰组成)方案施工。主墩基础施工期间,咬合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将咬合桩打入底部基层以下4m,同时在加工厂内进行双壁钢围堰水平分块、竖向分节制作;咬合桩施工后进行冠梁施工;最后通过预埋板和剪力钢筋将下部咬合桩和上部双壁钢围堰连接成整体,形成组合围堰。为保证施工期间的组合围堰安全,对其应力、变形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组合围堰结构状态表现良好,满足现场施工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南岸主墩河床面基岩裸露、岩面倾斜、起伏变化大,承台施工所采用的双壁钢围堰吨位达1800t,且围堰刃脚最大高差达12. 5m,无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围堰的运输就位,通过采用双壁钢围堰卧式拼装及运输,在水中竖转的施工方法,成功完成了双壁钢围堰的安装就位,为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的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28日,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2号桥塔墩底节钢围堰顺利下水,并在3艘拖轮的护送下于当日在设计墩位处完成初定位。2号桥塔墩基础采用44根3.0 m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先围堰后平台的施工方案,围堰既是承台施工的挡水结构,同时也是钻孔桩施工的平台。此次下水的底节钢围堰为双壁钢套箱围堰,平面尺寸为71.2m×35m,高17m,重约2 415t。  相似文献   

10.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360+1 080+1 080+360)m三塔悬索桥,该桥中塔基础为69根3.0m钻孔灌注桩,桩长80m,采用浮式吊箱钢围堰兼平台施工方案。钢围堰在工厂加工制作,采用气囊法下水,整体浮运到位,通过定位船锚碇系统与定位钢护筒,遵循先调整围堰顶面标高,后调整平面位置和扭转偏差的原则,实现了钢围堰的精确定位,平面定位精度达到了50mm。由于钢护筒插打正值长江汛期,为了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保证钢围堰能够安全渡洪,通过方案比选与计算,采用插打45根钢护筒、加长21根钢护筒的渡洪技术,实现了安全渡洪。  相似文献   

11.
安庆长江铁路大桥采用双塔三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和6孔64 m跨现浇简支箱梁布置形式,铁路4线.深水区3号、4号桥塔墩采用先围堰后平台的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5号墩桩基采用定位桩平台施工方案,承台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案.浅水区6号、7号及W01号、W02号桥墩桩基采用双栈桥加定位桩平台施工方案,承台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案.桥塔起始段采用支架法施工,其余采用大节段液压爬模施工;横梁采用支架法施工,分2层浇注.主桥无索区钢梁采用膺架法架设,桥塔墩有索区钢梁采用架梁吊机对称伸臂架设;在3号墩设置桁内开启式提升站取梁;全桥设2个合龙口,先中跨、后边跨合龙.非通航孔桥64 m箱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水中墩平台、围堰及栈桥考虑不同设防水位.该桥已于2012年12月实现多点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12.
对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钢围堰封底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准备、组织准备及封底结果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大型钢围堰封底施工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异形双壁钢围堰的下沉的锚碇系统施工为实例 ,介绍了国内同类型桥梁中最大钢围堰锚碇系统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鄂黄长江公路大桥主5号墩基础由19根φ3.0 m钻孔灌注桩,直径为30 m,厚度为6 m的承台组成,经方案评审比较,由原钢围堰方案优化为钢套箱施工,大大节约了工期及造价.  相似文献   

15.
欧阳钢 《公路》2005,(6):18-21
介绍了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北塔墩钢围堰在漂浮状态时的稳定施工,以及由于墩位地质地貌复杂,基础钢围堰刃脚在不足1/3刃脚长度着岩的情况下,钢围堰在封底前和钢围堰在渡洪状态时的稳定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3号主塔墩基础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为满足双壁钢套箱围堰在施工各阶段的结构安全,分别对围堰拼装、封底、承台及塔座施工等各阶段的施工工况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各工序顺利进行。施工中采用钻孔桩与围堰同步施工技术,达到了快速施工、安全优质、节约成本的目标,确保了双壁钢套箱围堰的渡洪安全,为全桥的工期目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嘉绍跨江大桥北副航道桥承台施工为背景,重点阐述强涌潮浅海河流中承台施工方案比选。主要从围堰结构及施工方法2个方面对双壁钢吊箱围堰、双壁钢套箱围堰及钢板桩围堰3种方案进行比选,根据3种方案的优缺点,考虑到强涌潮及冲刷等关键因素,最终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方案。最后总结了双壁钢吊箱围堰施工的操作技术要点。目前,该桥10个桥墩已完成8个桥墩的承台施工,说明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池州市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78+228+638+228+78)m,主梁采用PK型分离双箱形式,南岸桥塔墩采用高桩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基础采用高低刃脚异型双壁钢围堰施工,钢围堰长50.4m、宽28.4m,重约1 532t。根据该桥桥塔基础建设条件,钢围堰采用先无底围堰、后钻孔方案施工,采用气囊法下水。钢围堰在船厂分块加工制造,在船坞内采用卧式拼装成型,利用橡胶气囊法滑移下水,利用地锚和卷扬机滑轮组反拉牵引控制钢围堰滑移速度,借助拖轮将钢围堰浮运至桥位处,完成钢围堰下水施工。  相似文献   

19.
武汉长江二桥双壁钢围堰钻孔桩施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介绍了位于长江主航道上武汉长江二桥斜拉桥主塔墩基础双壁钢围堰及钻孔桩的施工。  相似文献   

20.
丁巍  张娟 《中外公路》2019,39(1):105-108
五峰山长江特大桥正桥主航道桥采用(84+84+1 092+84+84)m双塔连续钢桁梁悬索桥方案。其北主塔承台平面为哑铃形,厚9.5m,单个圆直径40.0m,采用哑铃形钢围堰施工。围堰断面尺寸比承台断面尺寸大15cm,钢围堰壁厚2.0m,外轮廓尺寸为101.1m×44.3m,共分为3节。其中,首节高15m,在工厂内组装成整体后,驳运至现场进行整体吊装施工。该文主要介绍首节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