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航运复合型人才是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航运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走访调研多家航运企事业单位,从企业、院校、行业三个角度梳理目前航运业人才现状,分析目前航运业对航运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定位,提出加强长江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发掘的总体思路及相关对策,以此提高武汉市航运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促进长江航运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壮大的航运市场,航运业发展正面临着现代航运创新能力不足和航运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航运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为解决人才供需关系的突出矛盾,从企业、高校、行业三方面入手,提出加强长江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总体思路,建立适应武汉航运中心发展需要的航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聚集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的落实,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将会很快步入实质性阶段,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不辱使命,为武汉航运中心建设作贡献,既是武汉港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武汉港人乘势发展、做大做强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4.
<正>2月18日,547标箱的江海直达集装箱船"海川6号",从阳逻港解缆鸣笛,满载驶往上海洋山港,标志着目前武汉本港最大吨级的"江海直达"班轮从武汉首航成功,填补了武汉本港无500标箱江海船的空白。同一天,武汉市市长万勇召集召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武汉市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等一系列讲话和指示精神,部署加快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5.
3月8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批复中首次正式明确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地位,赋予了武汉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新的内涵。武汉港是长江流域华中第一大港,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中转站,确定武汉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推进长江航运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武汉VTS二期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武汉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简称武汉VTS)工程建成后,发挥了较大社会效益。但是目前此系统的管理区域仅为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至武汉长江二桥之间约16公里水域,远不能满足武汉港水上安全管理的需要。随着武汉市江滩的建设,武汉港口作业重心逐步向上游及下游方面发展,尤其是下游阳逻港得到长足发展,充分运用VTS等现代化监控手段加强武汉海事局辖段水上安全监管是大势所趋,是武汉市沿江经济及长江航运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针对当前的港口发展形势,对VTS二期工程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唐亮  朱宏 《水上消防》2009,(3):26-26
2008年,湖北省省政府、武汉市市政府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实现中部崛起、打造武汉城市圈和建设“两型社会”.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将鄂州、黄冈部分港口纳入整体规划,建设武汉新港.总投资100亿元左右。武汉新港的建设给长江航运公安局武汉分局水上消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武汉市水路运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探讨武汉水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水运发展策略:加强水运通道建设,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航道网络体系;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分明、绿色高效现代港口体系;加强船舶运力革新,构建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的绿色运输装备体系;发展现代航运业务,构建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推进集疏运服务,构建较为完善的多式联运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安全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境外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金嘉晨  真虹 《水运管理》2010,32(1):11-14
为促进上海航运软环境建设的顺利进行,介绍境外著名国际航运中心在经济体制、税收制度、法律环境、金融外汇、贸易投资政策等5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就税收、法律、金融保险等3个关键要素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提出建议:制订航运企业税收激励计划;完善海事法律制度,提升海事法律人才水平;丰富航运金融保险产品,培养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 武汉位居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兼具经济腹地和中转型的长江港口城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下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龙头已经先行起飞,上游重庆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重庆长江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不失时机地把九省通衢的重镇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应该是大势所趋。这既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发展的需要。 一、建设武汉航运中心的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5,(3):52-55
国家级航运中心地位的确立使得武汉新港既承受着武汉城市圈乃至全省区域一体化的压力,又面临着资源整合、港区建设、航运服务业发展等问题,处在城市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职能转变、区域经济竞争优势提升的关键时期。此时,推进城市"实"、"新"的文化向度、培育和打造航运文化品牌和精品、建立高新技术手段的文化传播体系以及对外协调机制,推进文化"走出去"等策略是培育和发展武汉航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和优化高校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高校航运服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海事院校应在巩固传统航运服务教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航运服务教育的研究和实施、适度扩大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教育和培训规模、加强与国际院校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现代航运服务业人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汉位居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是兼具经济腹地和中转型的长江港口城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下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龙头已经先行起飞,上游重庆市政府也提出了建设重庆长江航运中心的发展规划。不失时机地把九省通衢的重镇武汉建设成为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应该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对比现有市场上的航运交易平台(宁波港、太仓港、武汉航交所等)和其他单位软件系统的优缺点,提炼符合南京港区域业务特色的航运交易中心货运交易平台的业务需求,建设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6大应用平台(口岸协作服务平台、船舶交易服务平台、货运交易服务平台、航运人才服务平台、航运信息服务平台、航运金融服务平台)和2个门户平台(门户网站平台和移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人才需求状况,通过问卷调查、重点走访等方法,调研航运企事业单位对海事语言及复合型人才在外语能力、航运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分析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及能力短板,提出跨专业招生、第二专业、模块式课程、共建实习基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航运中心的概念、类型和发展历史,提出了武汉航运中心并重发展港口、船队和服务的理由,并给出了推进武汉航运中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航海职业吸引力下降、航海职业认同感下降,航海类学生就业多元化等问题;结合现代航运对复合型航海人才能力的新要求,提出了基于构建"内引式"校内协同育人和"外延式"校外协同育人的的"大协同"育人模式,旨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航海人才,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同时可为其他地方高校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从武汉新港管委会获悉,2016年7月22日,由武汉新港管委会主办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报告》白皮书发布,报告提出,"十三五"期间,武汉将实施"2411"工程,基本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411"工程,即重点建设两大枢纽、四大功能平台、一个航运市场主体集群和一批临港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上海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分析上海港的发展现状,认为上海在航运服务方面有所欠缺,需要通过建立航运服务集聚区来发展其高端航运服务,提高竞争力水平,并以伦敦的航运服务体系为样本,结合上海自身的地域条件,依托产业集群理论,从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育、软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建立上海港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策略,并对上海港航运服务集聚区辅助功能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与广东省港航硬实力相匹配的航运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离不开高端航运服务的建设,而高端航运服务人才是重要支撑。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线,本文立足广东省高校,分析现状,找出航运特色高校在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探索广东省高校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路径,促进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完善及提高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水平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