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慧演 《珠江水运》2023,(21):112-114
为了提升港口工程护岸项目施工质量,以某工程为研究案例,讨论了模袋混凝土护岸干法施工技术关键。通过对模袋强度与抗滑稳定的科学计算,奠定了施工技术方案的可靠性;以GPS平面控制网为核心完成控制测量;在抽沙船配合下完成边坡开挖;边坡修整完成后铺设单位面积重量450g/m2的土工布;每200m3混凝土留取一组试件,并依靠潜水员完成水下混凝土灌注;砼齿坎选用C30混凝土施工完毕后采用50~100kg块石作为护底压脚。经该施工技术方案,提升了沙质边坡护岸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考虑耐碱玻璃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增强效应,通过C35高性能混凝土内掺0.0kg/m2、1.0kg/m2、1.5kg/m2、2.0kg/m2四种不同掺入量的耐碱玻璃纤维,开展了无侧限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与抗折试验三种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掺入量的耐碱玻璃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在标准养护和热养护两种不同养护条件下的强度发展规律,以及在9d、28d、60d、90d、200d五种不同龄期条件下的增强效应。通过试验对比,得到了特定条件下耐碱玻璃纤维的最佳掺量,为耐碱性玻璃纤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推广与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八卦洲右汊进口段实施了系混凝土软体排全断面护底工程。但由于八卦洲右汊是主汊,水深流急、地形变化复杂,进行河床全断面整体铺排施工难度大。为明晰软体排在该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多次采集工程区水下地形数据,通过多波束效果图检测软体排铺排质量,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不同时期工程区河床变化,更好地掌握工程整治与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完工后工程区河床由以冲刷为主转为以淤积为主,最大淤积幅度可达7.87 m,工程阻止了进口断面进一步扩大;2020年特大洪水后,工程区河床整体淤积量和淤积面积持续增加,淤积面积占比由66.6%上升至83.9%,淤积量由41.4万m3上升至54.5万m3;全断面软体排护底工程运行稳定,发挥了工程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LNG在亚临界状态下的工作要求,利用VOF多相流模型对LNG在1 mm、1.5 mm、2 mm和2.5 mm共4种直径微小通道内的沸腾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研究,操作压力为0.1 MPa,热通量为40.9~385.4 kW/m2,质量通量为110~600 kg/m2·s。研究结果表明:在直径为1.5 mm、2 mm和2.5 mm的微小通道中,观察到了泡状流、弹状流、波状-环状流、过渡流和雾状流5种流型,而对于直径为1 mm的通道,没有观察到弹状流和过渡流,却出现了受限泡状流和柱塞流,且发现流型随通道直径的减小而转变加快,不同管径中的流型种类以及所占通道比例不同。当通道直径由2.5 mm减小到1 mm时,在波状-环状流区域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了24.6%,但压降增加了50.1%。当质量通量增加到600 kg/m2·s,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了22.6%,压降增加了55.8%。  相似文献   

5.
李尚学 《水上消防》2023,(16):76-78
本文首先对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三合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中现状水源供水量、补充水源地水量和水源地水资源进行论证,表明本工程原设计日最高取水量为701.34 m3,日变化系数取为1.3,工程年取水总量为19.69万m3,而地表年径流量为20.24万m3,加之河道两侧泉水的汇入及两座水库同时调节作用,补充水源地水量能保证供水。随后对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排水工程设计进行探讨,旨在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后期正常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计算河流生态基流的方法有很多,以往研究已针对不同的河流进行了实践检验,但针对内陆干旱区尤其是极端干旱区内陆河生态基流的计算尚未见报道。基于以往研究,本文综合运用蒙大拿(Tennant)法和90%保证率河流最枯月平均流量(Qp)法计算了我国典型内陆河——叶尔羌河及其支流生态基流。计算得到叶尔羌河阿尔塔什断面汛期和非汛期日均生态基流分别为61.50 m3/s和41.00 m3/s,出山口喀群水文断面汛期和非汛期日均生态基流分别为64.48 m3/s和42.98 m3/s;提孜那甫河莫莫克断面汛期和非汛期日均生态基流分别为9.12 m3/s和3.04 m3/s,出山口江卡水文断面汛期和非汛期日均生态基流分别为8.50 m3/s和2.83 m3/s。通过与以往研究文献、规划报告及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Tennant法和Qp法可有效地运用于我国干旱区内陆河生态基流的...  相似文献   

7.
拦河工程中泄洪闸是一个重要的调节装置,其参数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枢纽功能及安全性。文章以新疆某输水工程为例,提出两种设计方案,得出两方案的最大泄流能力(P=2%)分别为922.35m3/s和1018.05m3/s。同时,通过方案对比分析,方案二水流流态好于方案一,并且在同一工况下,跃水消能参数方案二也是大于方案一,表明方案二较优。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码头工程BIM技术应用实例,介绍、总结了参数化建模、模块化协同设计、模型与有限元分析的融合应用等设计经验以及基于BIM模型进行虚拟建造、模块化建造、可视化技术交底等施工经验。结合施工管控平台的初步应用,对运维阶段的延伸应用提出展望,为实现BIM技术在码头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红星  黄涛 《珠江水运》2023,(1):101-103
BIM是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工程基础模型通过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运用三维数字化等手段实现信息共享,解决各阶段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本文针对航道工程,研究“BIM+GIS”技术进行方案设计,通过对BIM信息与GIS信息进行整合,使微观领域与宏观领域工程信息实现交换和互操作,将BIM的应用从简单的三维结构模型延伸到空间上的航道整治工程全范围,以实现BIM与工程各专业多源数据融合匹配。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港口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各阶段分析的基础上,对港口工程结构全寿命设计流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港口工程结构寿命的阶段,分析了全寿命成本组成,确定了全寿命成本计算的主要经济参数和计算模型。提出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全寿命分析和计算方法。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