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充分理解广州市新的城市定位,综合剖析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广州市新一轮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对广州市的城市发展趋势提炼分析,总结出广州市路网结构性提升改善的应对策略。研究侧重于广州市骨架路网的提升改善,集中焦点问题和主要矛盾,以城市道路网主要功能层次为切入点,以环珠江口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为研究范围,以广州市域为主要问题导向,对过境、市域组团间以及重大枢纽等路网结构进行研究,找出主要问题,提出改善方向,研究提升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 城市道路网总体容量和交通负荷是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决策指标,过去都是从单个路段和单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来评估的。这样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逐个路段、逐个交叉口来计算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工作量非常繁复;二是个别路段,交叉口的容量简单累加(即使是加权累加)并不一定就是路网整体容量。因此,有必要突破传统的道路通行能力(我们称之为经典容量)概念,研究能客观反映城市道路网总体容量的指标定义和算法。八十年代初,法国工程师路易斯·马尚提出了“城市的时间与空间消耗”的概念。这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网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交通系统的好坏会对其他城市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为防止山地城市大理市海东新城区建成后未来年出现众多城市中心区所存在的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在建设海东新区道路网之前,结合基于土地利用的宏观交通需求预测和基于TransModeler的微观交通仿真,对原始规划道路网布局、路网密度、路网结构、路网等级级配、路网交通拥堵点段、交通拥堵区域等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对路网进行分析评价与优化设计,最终确定适合的路网体系。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道路网规模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增量”与“存量”并重的时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遵循绿色低碳理念进行城市路网建设规划,以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现状城市路网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路网建设规划的目标、策略以及要求,以提升路网运行效率,降低碳排放,增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设更有韧性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5.
商务区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功能核心,但高强度的开发产生了城市商务区道路交通的特殊性和对其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在研究了芝加哥、香港等多个城市商务区土地利用特征及交通出行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商务区道路路网规划的总体思路,并以江阴市滨江地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为例,进行了区域交通定性分析,对其交通策略的制定和路网交通规划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叶瑞云  赵长相 《公路》2022,(4):267-270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必提速区域交通格局重塑,湾区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要求。分析干线路网与城市发展协调机理,利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等大数据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区域交通发展要求和交通需求态势,明确干线路网规划建设思路,提出适应湾区发展的“通道联动、网络塑城”的城市干线路网发展策略,并据此拟定中山市快速干线路网布局方案,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交通数据采集系统检测器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伍建国  王峰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2):88-91,98
智能运输系统(ITS)被公认为是当前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和提高道路安全的有效手段。利用检测器收集交通数据是ITS的基本功能之一。如何在城市道路网中布设交通检测器是ITS建设时必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网基本路段交通流量的相似性分析,建立了路网交通检测器优化布点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一个算例,详细叙述了建模及求解的全过程。作者希望所述的检测器优化布点方法能为城市ITS建设中的此类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中环线八里台立交桥为案例,通过分析其建成初、中、晚期交通的发展,提出对中心城区超龄的城市互通立交设施进行科学疏导,充分利用周边路网来减轻交通压力,使其“延年益寿”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哲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51-54,M0008,M0009
临沂市南京路沂河桥及两岸互通立交项目是临沂市“三环十五射”骨架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路沂河桥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解决跨河交通及连接河东区、北城新区跨区道路的需要。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临沂市骨干路网、改善临沂市的交通出行条件,构建城市骨架路网,促进沿线区域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城市跨河道路与河道两侧滨河道路互通立交的总体布置在满足基本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城市滨河景观功能,对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滨水道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以图论中的网络极大流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城市道路网容量问题属于多起、终点的网络最大流问题。从调整O-D需求着手,建立了理想条件下城市道路网容量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考虑路网服务水平的城市道路网容量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是典型的多中心组团城市,道路网呈混合式发展,城市道路拥堵特征显著.选取兰州市白道坪片区作为研究案例,针对多中心组团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白道坪片区与中心城区交通联系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交通可达性模型,通过PyCharm工具,编写了矢量路网和POI(兴趣点)数据爬取程序,然后利用ArcGIS软件完成了数据计算和可视化.根据交通可达性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白道坪片区交通发展策略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兰州市为特大型带状组团城市,多年来市区交通形成了“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的交通局面,加之近年来全市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内、外交通联系更加繁忙,造成了现状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交通量均接近饱和状态,以南山(环)路交通拥堵问题最为严重的兰工坪路段为例,提出了道路路段及硷沟沿节点的提升改造方案,解决小西湖通道与南山(环)路间的交通高效转换需求,发挥南山(环)路东西向交通疏解能力、缓解市区内西津路等东西方向城市主干路的交通压力,研究思路可为同类交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淄博市中心城区道路高峰期拥堵严重,道路交通短板严重阻滞城市发展的现状,淄博市计划构建城市快速路网体系,近期计划建设一环快速路.在现场调研、建设条件分析、交通分布预测的基础上,阐述了淄博市一环快速路的设计理念、交通分析、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和总体方案布置.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独特的山谷型带状地理环境形成了天然的城市交通瓶颈,限制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布局.针对此问题,首先分析了兰州市交通对内对外链接能力不足、都市圈交通系统发展滞后、城区枢纽与功能区耦合不足等现状;其次,在对兰州市城市交通现状进行全面把握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兰州市交通发展战略措施体系;最后,提出了强化兰州多向通达的枢纽优势、推进兰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推进快速化和网络化及建设"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市等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保证兰州市城市交通的发展在未来能继续带动城市经济的腾飞,同时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5.
袁梦洋 《时代汽车》2022,(1):189-190
国内城市化进程发展不断深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快速成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水平也在快速提高,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城市内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就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对于一个合理规划和发展的城市来说,居民应该享受到便捷顺畅的交通环境,提高出行的效率和体验,助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果交通拥堵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市道路交通为研究对象,从交通供需矛盾入手分析城市交通现状,对交通拥堵形成的根源进行剖析。通过对交通管理理论与安全保畅经验进行总结,以建设"十二五"、服务青奥会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出发点,从城市发展模式、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等方面入手,合理配置路网时空资源以科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提出适合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入城段在高峰时段发生常发性拥堵问题,从出行结构、路网布局、立交节点3个层面对交通拥堵成因进行了分析.根据《东莞市交通发展白皮书》提出的城市交通高效性发展目标、道路交通发展总体策略及道路交通治理策略,提出:近期拥堵治理以交通管理措施为主要技术手段,中期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远期则由中短期的局部性治标措施上升到立足城市布局结构、优化完善路网规划、打造高品质交通廊道的系统性治本措施.最后,对未来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方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黄埔大道是广州中心城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走廊,交通拥堵对中心城区的交通出行、商业活动、休闲旅游、市民体验有重大影响。通过对黄埔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功能理解,将黄埔大道交通状态放入我国经济和城填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结合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和产业布置,回顾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找出黄埔大道交通拥堵原因。从广州市主骨架路网结构,片区低等级规划路网,城市更新,绿色公共交通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多纬度提出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合肥市高新区某区域交通拥堵改善研究着手,通过分析现状道路交通拥堵原因,提出深挖现有路网潜力、加强路面停车管理、优化交通组织结构以及对现状道路进行局部改造等一系列建议,力争在较少的工程投资下最大限度地释放道路通行能力。所提建议对城市道路交通改善研究和改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交通大数据分析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现状问题,总结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路网建设、强化静态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改善对策,以期为类似大城市交通拥堵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