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乘客信息系统(PIS)的播控器控制1个区域(如上行,下行站台)的显示回路,当管理该区域的1台播控器/工控机发生故障,则该回路的所有PIS显示屏将失去导向功能,引起乘客投诉。因此PIS系统的可靠性成为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探讨一个最新的技术方案,在不增加投资成本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PIS播控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在上海地铁5号线PIS系统维护改造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谭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S1):120-122+127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信号系统升级改造为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后,同时考虑实现DTO(有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功能。为提升运营服务质量,需升级与优化PIS(乘客信息系统)报站广播功能。介绍了CBTC系统和PIS的基本功能;介绍了2号线不同车型列车PIS全自动报站广播功能的实现方式,以及PIS半自动报站广播功能优化后的报站模式切换逻辑。PIS报站广播功能升级与优化后,降低了人工操作失误造成的无广播或报错站的概率,规避了站间停车时提前广播的问题及报站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载PIS系统的故障率直接影响运营服务质量水平,文章针对南宁轨道交通3号线电客车PIS系统广播主机功放模块短路后电源模块频繁重启的故障,基于PIS系统及功放模块控制原理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试验提出优化功放模块熔断器的具体整改措施,并进行风险评估。改造后同类故障未再发生,整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地铁电视及PIS系统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地铁1、2号线地铁电视和PIS系统工程的特殊性、现场工况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重点介绍了地铁电视系统设计方案。针对现有轨道交通实际采用的PIS车-地传输方案固有的局限性及缺点,探讨了地铁电视系统无发射机(DVB-T)设计方案在车-地传输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及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简要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电客车乘客信息系统(PIS)功能及客室液晶显示屏(LCD)电源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结合3号线列车出入库流程、检修作业项目、运营时刻表等生产组织情况,经过分析、计算,对PIS客室LCD屏进行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预期效益等进行了论证,对新车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三菱重工已授予日本信号公司(Nippon Signal)圣保罗地铁6号线信号合同。日本信号公司负责提供其SPARCS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用于无人驾驶,包括ATS、联锁和ATP。去年,PPP特许移动圣保罗(Move S?o Paulo)授予三菱重工和三井公司(MitsuiCo)交钥匙合同。6号线一期,也被称为橙线,将运行在Brasilandia和圣保罗若阿金之间,全长15.9 km,有15个车站。该项目将在2020年完工,预计载客量为63.3万人次/天。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巴西圣保罗13号线市域车的特点及与我国国内城轨车辆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完善售后服务体系,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消息,巴西圣保罗市西部地铁4号线一处工地2007年1月12日发生塌方事故。巴西圣保罗消防人员13日称,有7人在这次塌方事故时失踪。[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来自市国资委的信息显示,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5号线、10号线、13号线、八通线和机场线共计33组重点道岔加装的道岔融雪装置,日前通过预验收,并将在今年入冬前正常投入使用。地铁线路融雪系统采用电加热道岔融雪系统设备,主要安装在地铁线路道岔的转辙器部分。当发生降雪或温度变化时,系统由人工启动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业务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乘客信息系统(PIS)和闭路电视系统(CCTV)就是其中的主要业务。设计基于长期演进(LTE)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测试车地通信系统在一定带宽下承载PIS和CCTV的能力,并在青岛地铁2号线进行实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5MHz、10MHz和15MHz带宽下,LTE网络可分别承载1路2M、4M和6M的PIS视频组播业务及1路、2路和3路CCTV视频上传业务,传输业务质量良好。该研究对PIS和CCTV业务码率设计、路数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铁乘客信息系统PIS是利用地铁全线运营区域的等离子显示屏PDP、高亮全彩LED屏、列车LCD液晶显示屏等,提供面向乘客的导乘信息、运营信息、公益商业广告、地铁服务宣传的数字媒体信息综合发布和管理平台,为乘客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文章对PIS系统构成、功能、技术特点作了简要阐述,对南京地铁2号线乘客信息系统车地无线传输进行了分析,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地铁乘客的乘车体验及舒适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铁列车PIS(乘客信息系统)。基于前沿多网融合的架构理念,构建了新型地铁列车PIS的拓扑结构。在阐述新型地铁列车PIS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对实现这些主要功能所需的5个关键技术(乘客助听系统、薄膜电致发光显示技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列车音视频智能分析及安全预警技术、车载乘客计数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新型地铁列车PIS可满足地铁列车智能化的需求,以及乘客获取互联网信息、乘车信息等需求。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车载乘客信息系统(PIS),分析了目前国内车载PIS部分现状,设计了智能车载PIS,增加了智能APP(计算机应用程序)、微信小程序等显示手段,将最短时间路径搜索算法和基于视频图像人流密度的估计算法相结合,增加智能的线路规划和显示功能,使PIS设计更实用、更人性化。  相似文献   

14.
圣保罗地铁系统平均每日完成客运量250万人次.该网络3条线路共49.2 km,46个站点.1号线(蓝线)全长20.2 km,在高峰时段每小时单向运载4.2万人次;2号线(绿线),被称为"Paulista",全长7 km,有8个站点,在高峰时段每小时单向运载2.7万人次;3号线路(红线)最长,有22km,每小时单向运载最大数量为7.0万人次.在2001年期间,该系统已运送旅客5.03亿人次.  相似文献   

15.
厦门地铁1号线电客车在国内率先采用36英寸宽屏LCD动态线路显示屏,因运用业绩较少,在电客车系统调试、正线调试、试运行等期间多次出现故障。从网络结构、运行逻辑、硬件原理、事件现象、原因调查等方面对故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动态地图的故障率,提高了PIS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PIS与CBTC无线组网技术及干扰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迅速发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并比较几个常用WLAN技术标准的不同特点,通过分析乘客信息系统(PIS)和信号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的车地无线网络组网结构及传输数据的特点,得出两个系统的网络带宽需求,并通过比较研究PIS和CBTC系统车地无线网络特点,探讨PIS与CBTC在地铁隧道环境下使用WLAN技术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结论:根据对PIS车地无线网络系统的带宽分析,PIS只能采用802.11a或802.11g技术。当PIS系统采用802.11a技术标准时,两系统之间可避免干扰,并且接口简单,工程实施性较容易;采用802.11g技术标准时,PIS系统需与CBTC系统避让频点,增加了两系统在无线网络上的工程接口。同时,两系统的车地无线网络还应考虑其他无线网络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杭州地铁4号线率先在业内通过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IS)招标,使用车-地无线通信(TDLTE)技术建设车地无线专网,用以承载PIS视频直播和车载视频监控业务。本文简述该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及实际测试结果,在网络建设时,正线采用1785~1805 MHz的20 MHz频率进行组网,上下行子帧配比设置为2∶2,并与800 M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共用漏缆。经过测试,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完全可以满足PIS业务承载需求。2015年7月,杭州地铁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基于已开通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车辆综合通信系统(LTE-M)综合业务承载测试。通过测试验证3、5、10 MHz以及15 MHz等多个不同频宽下的业务承载能力,为杭州地铁后续线路列车自动控制(CBTC)系统业务的承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沙地铁2号线试运营初期地铁列车PIS频繁出现广播故障的现象,从广播控制原理、事件记录、板件电路等方面对广播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避免此类故障的发生,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彭博 《都市快轨交通》2019,32(6):118-122
针对地铁传输系统对PIS(乘客信息系统)的MAC地址进行识别和处理,导致PIS车载显示效果不佳这一现象,通过实地测试,分析数据,得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相关解决方案并说明VPLS(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缺陷,论证PIS交换机单独组网方案的可行性,引入MLSP(移动链路交换协议)和RRPP(快速环网保护协议)等技术措施并说明该技术在系统中的功能。提出实际工程中的系统组网方案及设备配置方案,并对PIS单独组网的投资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推荐的方案,为同行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将成为联系城市中心区、外围组团和卫星城,解决市域范围交通拥挤的重要交通方式,确定合理的速度目标值是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项目设计的基础。速度目标值与线路长度、客流特征、站间距离以及服务水平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土建工程规模及设备系统的选择。以成都地铁13号线工程为依托,分析了13号线的客流特征,根据其功能定位确定了合理的时间目标值,并从站间距离、线路条件、时间目标值、经济成本以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对13号线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比选,进而确定13号线合理的速度目标值为140 km/h,并提出在总体速度目标值基础上,在中心城区范围内限速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