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智能建造技术在铁路建造领域广泛应用。为实现铁路建设过程中智能化、信息化管理,需要构建覆盖建设管理、施工、设计、咨询、监理等全域高速可达的铁路建造期通信网络。通过对铁路建造期通信需求进行分析,分两部分开展研究:因地制宜地选择通信承载网络方案;基于需求建设通信应用业务系统。同时为避免大量临时通信设备对维护管理带来挑战,研究通过云技术对应用业务系统进行融合,建设融合的通信应用云平台。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门式起重机检修资源缺乏和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分析铁路门式起重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铁路门式起重机综合监管平台的技术方案。从系统组成及实现功能、数据采集及编译、数据传输、数据运用等方面阐述铁路门式起重机综合监管平台技术方案;从实时运行监控、备件管理、档案管理、远程维护、故障管理、维修管理、统计分析等方面对铁路门式起重机综合监管平台的功能进行设计。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货场的门式起重机综合监管平台实践显示,应用效果良好,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对设备故障进行远程修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门式起重机作业安全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3.
铁路通信设备状态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和效率,为实现对铁路通信设备的状态监控与管理,满足通信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挖掘分析的业务需求,提出铁路通信设备技术状态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方案,包括平台总体架构、功能结构、网络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接口方案等,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将实现通信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并提供故障预测和状态评价等大数据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客运专线等高速铁路的兴建,铁路通信综合网管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铁路通信建设.建立新型的综合性的通信网络管理平台,将各项通信子系统整合管理,为铁路管理分层提供更高效、灵活、可管理的保障平台,铁路通信综合网管应运而生.但是,该技术仍然处于研究的阶段.各项标准还不成熟,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按照铁路总公司构建铁路通信设备设施技术状态大数据平台的要求,各铁路局通信设备均需按照规定的编码规则统一编码并纳入大数据平台管理。为尽快完成编码工作并为后续应用提供安全可靠的基础数据,铁路局成立专门项目组,设计实现铁路通信设备统一编码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完成设备的统一编码及现场贴码工作。本文针对系统架构、平台设计、手持终端及贴码标签的选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铁路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在安全管理、运输组织、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来提高效率,铁路系统各专业设备维护也迫切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来提高维护效率与质量。主要从通信维护的视角,探索性地提出了对铁路通信系统大数据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为方便通信专业掌握设备运维状况,优化通信设备运维流程,依托铁路电务大数据平台,开发通信智能运维应用功能。简要介绍铁路电务大数据平台架构,概述通信智能运维业务分析和应用功能设计,总结实现应用功能所采用的数据接入、地理信息应用和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通过开发设备综合监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故障智能诊断等功能,通信专业现有各类数据进一步得以综合利用,并以灵活多样的可视化方式展示,为通信专业人员提供丰富直观的信息和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通信智能运维应用功能已集成到电务大数据平台中,现场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发展,铁路通信网络和设备也大量增加,设备分布更加广泛,铁路通信网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高度数字化的大型通信网络。但各个通信子系统相对独立,缺少一个系统能够全面监测、统计和管理所有通信系统的设备资源,并进行相关的分析,为各个系统和系统间的建设和优化提供数据分析的综合网管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通信信号工程BIM技术应用成果通过对通信、信号工程领域的设备分类编码、信息共享、模型交付、标准化管理应用等深入研究,结合BIM技术自主研发了铁路弱电工程应用平台、信号综合仿真应用平台、铁路综合货场应用平台。电力电化BIM技术应用成果城市轨道交通BIM技术应用成果在厦门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设计中,完成了车站建模、三维报建,以及车站管线综合等内容,并以湖滨中路为例,开展了模型深化、出图研究、标准研究、施工模拟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铁路综合视屏监控系统运用维护中,如何及时了解设备状态并及时处理各类系统故障,是目前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分析铁路行业的视频监控运用维护管理的特点及需求,提出基于铁路行业综合视频监控特点和需求的运维系统解决方案,最终使运维管理能够实现系统评估、平台服务管理、设备状态管理、视频质量诊断四大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1.
铁路装卸设备是铁路货运生产的重要支撑,装卸设备的配置配备及运用维护管理水平对铁路装卸作业效率质量以及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分析铁路装卸设备管理业务需求,梳理业务流程,基于铁路货运生产作业与管控平台,设计构建铁路装卸设备管理应用,建立装卸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基于全路唯一编码构建全寿命周期电子履历,通过数据融合与集成共享,实现业务流程化智能化管理,实现设备运用维护与生产作业协同联动,加强设备数据资产管理及综合分析运用,为设备管理提供科学量化决策支持,推动设备运用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5G-R系统是铁路下一代数字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在民用5G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铁路应用场景定制化开发。在高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的标准特性上,增加了集群通信、智能呼叫、位置管理等铁路特定功能。为适应智能铁路物联网需求发展,面向铁路沿线5G-R网络覆盖,针对铁路物联网数据回传与行车业务数据共网回传的需要,在5G-R体系中提出连接管理平台功能实体。连接管理平台用于管理铁路物联网中进行基础设备设施监测检测的地面固定终端,通过协调数据发送计划,平衡无线网络话务量,实现对无线资源的统一调度,在保障行车数据传送的基础上实现铁路基础设备设施监测检测系统数据有序回传。针对铁路基础设备设施监测检测系统固定终端的业务需求,对连接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功能组成、运维管理提出细化方案。  相似文献   

13.
铁路通信系统虽然安装了浪涌保护器进行雷电防护,但仍然会发生一些雷电事故。为了降低雷电对铁路通信系统设备的危害,提升雷电防护效果,对铁路通信系统设备遭受雷击后的常见事故现象进行总结,对雷电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铁路通信系统浪涌保护器安装、选型、配线及注意事项,可供铁路通信系统防雷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当前铁路不断增加的通信需求,结合TD-LTE通信技术的优势,提出一种铁路TD-LTE无线专网系统方案。在保证铁路无线网络业务安全性和设备可靠性的前提下,详细说明系统网络中各网元的具体功能,对此方案中的实现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不同场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满足铁路通信中的有线和无线综合业务的同时,也满足了铁路企业多样的通信需求,真正实现高速铁路通信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5.
铁路通信综合网管对多厂家专业网管系统进行综合,在统一的网管平台上完成对多种设备的集中监控。由于各专业网管系统厂家不同,存在的接口也各不相同。本文针对不同的接口做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刘丽华 《中国铁路》2006,(12):42-44
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息承载类、业务提供类、通信系统管理类组成,其中传输与接入子系统分为骨干传输层和接入层;利用多业务传送平台提供IP数据网承载平台;采用GSM-R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实现话音通信和数据传输;通信综合网管子系统可实现对客运专线通信系统的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资源管理和性能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1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概述1.1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是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多个通信子系统集中管理、运行监控的网络管理系统。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建设始于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工程。原铁道部运输局于2008年8月颁布了《铁路通信综合网管系统技术条件(V1.0)》,对综合网管系统的构架、组成结构、实现的各项功能进行了规定。随后在武广、京沪、哈大、郑西高铁等新建铁路项目中,各铁路局开始建设路局级通信  相似文献   

18.
张寿红  郭磊  冯辉  邓臻  涂静 《中国铁路》2023,(9):109-116
青藏铁路所处地理位置复杂,各视频监控点分散在不同路段。针对当前视频监控网络存在设备部署零散、容易出现漏洞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面向青藏铁路视频监控网络的安全防护方案,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视频监控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平台,并部署于西宁西站。该平台可提供视频监控安全分析平台,通过风险漏洞管理、视频专网非法行为监控阻断、视频设备故障和视频质量检测等功能,实现定制化、智能化的视频监控安全管理,通过融合行为分析、机器学习、设备识别和安全准入等关键技术,促进铁路信息监控系统集成化发展与创新,也为铁路信息资源整合和综合应用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有的铁道部、铁路局和车站三级网络基础平台,构建1个中心支撑下的三重防护系统.1个中心是指安全管理中心,包括安全管理平台和铁路CA认证平台.三重防护系统是指通信网络防护系统、区域边界防护系统和计算环境防护系统.安全管理平台对全路各类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监管;铁路CA认证平台通过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技术,实行分等级、分权限的访问控制.通信网络防护系统通过加强业务数据流安全,保障通信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区域边界防护系统通过铁路内外网接入平台,保护内网数据,隔离外网安全威胁;计算环境防护系统采用合理的访问控制策略和审计功能,提高系统主机层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分散建设,基础核心数据不统一、系统间无法互联互通的问题,建设了铁路主数据管理平台。对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主数据规范建立、主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综合分析以及对铁路主数据的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对于铁路主数据平台建设的逐步完善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