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太阳能油池”是利用太阳的温室效应,将池内的沥青(渣油)加热到融熔自流的状态,按需要流入化油锅内,再利用电能或其它能源将其继续升温、脱水,达到施工所要求的温度。这种加热沥青的新工艺,在山区建造“太阳能油池”时,由于地理条件因素的影响,对如何判断山区“太阳能油池”选址的合理性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般地讲,山区太阳能油池地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与巴盟公路总段在巴盟临河首建了太阳能及远红外综合加热沥青装置。该装置主要组成部分是太阳能油池,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锅、电器自动控制三部分。太阳能加热沥青油池是一种无集热板的平板集热器,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则是将涂有氧化铁涂料的电热管置于装有沥青的熬油锅内,通电后,在额定时间内则沥青可以升温至使用温度;电器控制部分是在电器控制柜中,装有WTQ-288型电接点式压力温度计;配合继电器;根据需要自动控制熬油锅沥青加热温度。太阳能油池方位取正南向,玻璃采光面  相似文献   

3.
我区首座太阳能远红外线综合加热沥青、渣油装置(以下简称太远装置)在巴盟临河建成。于1986年8月通过了内蒙经委和交通厅的技术鉴定。该装置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有推广的价值。现简介如下: 一、太阳能远红外综合加热沥青装置的作用“太远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太阳能油池;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锅;电器自动  相似文献   

4.
夏季利用太阳辐射能的太阳能油池,能使沥青温度升至80℃,当把它加热到沥青摊铺所需温度170℃时,就能大大节约煤炭或电能。然而要达到节约能源效果,除了要确保采光屋面能采集到尽可能多的太阳能,并确保油池的整体保温性能之外,防止屋面漏雨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中南地区公路科技情报网召开了 《太阳能加热沥青》和《旧路技术改造》研讨会 中南地区公路科技情报网于1985年11月6日至9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太阳能加热沥青》和《旧路技术改造》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交通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各兄弟网及本网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共计114人。 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主要是《太阳能加热沥青》和《旧路技术改造》。太阳能加热沥青在我区应用已有5年的历史,1980年湖北省首次将太阳能和远红外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中,建造了太阳能和远红外综合加热装置,使太阳能产生的“温室效应”将沥青融化后流入油锅,一般达到60~70℃,然后利用电热远红外线的作用,再将沥青温度提高到160~180℃,供拌合使用。1983年9月此种装置由湖北省主持通过了技术鉴定,1984年国家经委将其列为重点技术开发项目。1983年湖南省益阳及长沙地区公路总段,1984年河南省偃师县公路段、广西桂林市公路总段相继建立了这种装置。湖南益阳地区公路总段建成的两座太阳能沥青池,总采光面积269m~2,总储存能力为723t。长沙公路总段  相似文献   

6.
中南地区公路科技情报网于1988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河南省召开了“乳化沥青新技术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使乳化沥青新技术在中南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以提高公路养护效益。与会代表听取了10位代表的发言,并参观了通许、尉氏、荣阳等县的乳化沥青路段以及太阳能加热油池、乳化沥青设备、多功能道路养护机、郑州黄河大桥等。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生动活跃,收益很大。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60年代以前,我省的公路以土路为主,60年代之后,随着黑色路面的日益增多,沥青加温设备也逐渐发展起来,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柴(煤)地灶明火加热(火管) (2)蒸汽加温 (3)太阳能加热(83年开始) (4)沥青导热油加热设备(85年开始) 用导热油加热沥青的流程  相似文献   

8.
溪边公路站整体工程建造从1986年5月动工,于1987年6月竣工,总投资12万元。分五部份施工:电控系统;油池、油锅部份;乳化沥青生产线;拌和机生产线;破碎系统。电控系统包括变压器、配电盘、自动控制柜三个主体。变压器选用一台100KVA和一台30KVA两台不同容量的变压器,在不同季节轮换使用;配电盘是供电的总枢纽,制作时至少要考虑8路电源的接线,适应设备用电的需要,自动控制柜为1~#柜和2~#分别对35吨油池的电热管,最高最低液面以及导流槽自动控制和对3吨油锅的电热管,电动阀门,最高最低液面以及油温自动控制。油池、油锅部分是生产设施建造的主体。油池顶面装铺21.6米~25毫米平板玻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热管式太阳能加热技术;针对中国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间长等特点,设计了基于太阳能的加热式沥青油罐,并进行了试验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证明此种新型太阳能加热沥青油罐能耗低、污染小、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路事业的迅猛发展 ,沥青用量大幅度增加 ,对沥青油库数量及质量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由于原沥青油库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而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单位的需要 ,所以我们在原有 4只 30 0 m3 沥青罐的基础上新建 3只 80 0 m3沥青罐 ,形成年周转量约 10 4 t,并可同时贮存 3个品种沥青的规模。1 沥青加热方法的选择导热油加热沥青就是通过导热油这个传热介质来实现沥青的预热、脱水并加热到使用温度 ,是属于间接加热方式 ,其工作特点是压力低、温度高、加热均匀且容易控制、热效率高、节省能源。2 系统设计思路导热油沥青加热设备主要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11.
1 导热油加热沥青装置的选择我段于1988年4月开始筹建沥青砼拌和厂,选用 LB-30型沥青砼拌和设备.为了寻找与拌和设备相配套的沥青加温装置,我们先后赴甘肃、咸阳、西安、无锡等地,考察了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装置、蒸气锅炉加热沥青装置和导热油加热装置.经过反复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导热油加热沥青装置与其它装置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安装简单,能作到当月安装当月使用;一次性投资较低,比蒸气锅炉加热装置低三分  相似文献   

12.
沥青加热和加热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道路沥青的结构组份、物理特性以及影响其路用性能的因素.特别提出了温度对沥青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常用几种沥青加热工艺的原理与用途,选择加热工艺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沥青加热设备的原则,分析了常用的两种加热设备的结构特点与用途.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太阳能预热和保温沥青,并加至一定压力的水(不汽化)作为载热体将沥青进一步加热至使用温度,即太阳能与中压水加热综合利用于熬油工艺是沥青加热工艺的新发展,本文阐述了该工艺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建议在公路系统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李学勤 《公路》1989,(9):36-37
河南省周口市公路段通过学习外地经验,采用先进技术,于1986年自行设计建成了一座太阳能和远红外线综合利用油池,使沥青的加温、液化、脱水、升温实现了自动化、电气化。经过一年多的投产使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在太阳能充足而气候寒冷、风速大、温差大的内蒙古西部地区,如何建“太乳站”的实验研究情况.介绍新建的有保温装置的跟踪太阳能加热导热油,再由导热油加热沥青的装置,与全密封、环流、连续生产的乳化车间配套的新型太乳站的技术状况.  相似文献   

16.
低碳环保泡沫沥青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随着公路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沥青材料在中国的需求量也迅速上升:2010年消耗约2 100万t,其中公路建设用量达到1 600万t。沥青在公路交通建设中主要用于生产沥青混合料。每生产1t沥青混合料需要消耗0~#柴油6.5~7.2kg、电2.5~3.0 kW·h;在生产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集料的加热、沥青的融化、沥青混合料的热拌热铺,会释放出一些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例如每生产1t沥青混合料,CO_2排  相似文献   

17.
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在国内的使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情况,指出该设备在使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旧沥青回收料的加热控制及废气处理、旧沥青回收料的计量、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及回收料加热与输送中的粘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养护管理Q&A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兆德湖北省当阳市公路段总工,教授级高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最早把太阳能热应用技术用于公路建设,拥有“浸入自动式控制加热沥青”、“黑色路面养护车”、“太阳能加热沥青装置”、“泡沫沥青的研究与应用”等多项成果,获交通部、湖北省科技成果奖九项。  相似文献   

19.
应用导热油加热技术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0多年,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地库也开始作为沥青贮仓.针对采用地库作为导热油加热沥青的这一技术,对地库的用热设备、导热油供热系统及沥青加热所需热量计算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的各种太阳能加热沥青装置进行较详尽的原及结构特点介绍,指出其尚存的缺陷,并试图推测今后可能出现的、新的太阳能热沥青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